APP下载

与自然对话坂茂鹰取纸教堂中的生态理念研究

2021-05-11郭立群龙宇

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自然

郭立群 龙宇

摘要:对坂茂纸教堂的生态理念进行分析。从坂茂建筑作品鹰取纸教堂出发,首先介绍坂茂的设计理念,然后围绕纸教堂的材料、空间、光线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鹰取纸教堂实现了与自然的对话,诠释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坂茂在纸教堂的设计表达中所展现的生态理念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了一些生态设计方面的参考。同时总结出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1.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2.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3.采用人性化的建造方式。

关键词:自然 生态设计 纸教堂 坂茂 纸管

中图分类号:TD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4-0123-03

引言

曾獲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茨克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是业界公认的坚持“可持续”理念和环保设计的人道主义建筑师。他总是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建筑、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建筑本身和建筑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设计组织和建筑创作。他善于运用最简单的材料一纸管,建造出真实而优美的建筑作品。将人文关怀体现于建筑创作中是他经常用的创作形式,他设计的建筑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经常远高于建筑本身的物质财富,鹰取纸教堂就是他非常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之一,该作品充分考虑与自然的融合,在设计、施工和整体规划中实现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对话。

一、坂茂的建筑美学

早在1986年,坂茂就开始将纸作为建筑材料设计了名古屋博览会的凉亭,之后又设计了卢旺达难民营的纸住宅、纸画廊、鹰取纸教堂、汉诺威世博会的超级纸屋等。与此同时,坂茂对于纸张的利用也逐渐发挥到了极致,建筑的结构、支撑、围护全部利用纸管建造,建筑物也因此呈现出一种轻盈的建筑体态,更加内敛纯净,可以用四个词来总结坂茂的建筑设计特点,即:轻巧、适应性强、环保、人性化。

坂茂运用最少的建筑材料转化为具有现代技术的建筑,与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理念有着相似之处,而处理建筑的最佳方法就是用平淡如水的方式进入建筑的本质:空间、材料、结构和形态2。因此,欣赏坂茂的建筑作品,仿佛置身于一面宁静的湖水之前。坂茂认为建筑就是要用贴近人性和自然的精神来建造,使人们关注建筑的“结构、造型、实用”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态问题,关注“人、建筑、自然”的关系。

坂茂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为当地人民建造了鹰取纸制教堂作为临时的集会场所。教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低成本、易于组装、可以快速搭建的建筑,他以纸管作为建筑材料,为灾区民众提供简单舒适的礼拜场所,作为地震后社区重建重要的精神地标。2005年这座“纸教堂”拆卸并将其运送至台湾,命名为“Paper Dome”,在台湾桃米里新故乡社区重新搭建,作为教堂和小区活动中心使用,这座纸教堂原本只是作为一个临时建筑,但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可持续建筑的一个典型设计。

二、人与自然对话

在坂茂看来,运用更为简单的材料能够突出地表现空间的特点,从而使人们自然而然地与周边环境发生联系,与自然展开“对话”。纸教堂的设计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精神统一,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

(一)人道主义精神

建筑不应该只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体验,在人们遭受磨难之时可以通过建筑作为媒介接纳生命与自然。

坂茂将服务于人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纸教堂的设计并不是在造型或创意上取胜,而是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灾民来说,经历了痛苦之后,除了基本的食物、水等必需品,可能最需要的就是情感和家庭的归属感。教堂在教民的心中具有神的象征意义,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坂茂通过与灾民接触了解到他们内心的需求后,花了五个星期将教堂重建,为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

虽然纸教堂是作为临时的避难所而建造,但是纸教堂带给了灾民心灵的安慰,使之成为人们心中的“永久性建筑”。人们聚集在这样一个设计精良的地方,能够在混乱之中给他们一些尊严感,使建筑“永久”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这种精神上的永存是无法取代的。坂茂说即使一座建筑是纸造的,如果人们喜欢它,它也会成为永久性的,但如果一座永久性建筑被灾难或开发商摧毁,它可能会变成临时性建筑。纸教堂早已超越了本身的价值,成为了日本震后重生的象征。

纸教堂从设计到施工以及最后使用,都与人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堂进行重建时,坂茂和当地160民志愿者一起建造,让使用者参与到建造过程中。在建造的过程中,他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努力为当地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与自然共生

隈研吾曾说,“与其说建筑一件工业品,不如说是与大地、天气紧密相连的事物[3]”。纸教堂作为一个神圣的空间必然以某种方式与自然发生联系,它矗立在青山原野间,周围开阔的自然景观显得教堂更加神圣,透过自然界的阳光和风,达到自然与人心灵合一的境界(如图1)。纸教堂的设计对于灾民来说是内心的安慰,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一种积极的环境观念,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可持续性和自然性融入到建筑意蕴中。纸教堂的空间内容并不复杂,甚至显得十分简洁,没有一般教堂的宏大震撼,但正是这样的简洁,让参观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堂本身,体现了建筑师精妙的设计想法,展现了与环境友好的生态理念。

三、建筑与自然对话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三大不变要素,我们生活在自然所创造的美好健康的环境之中,也要提升对环境的保护,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4。纸教堂的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教堂与周围环境是共生的关系,它记录了自然变化的痕迹,在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中与环境融合。

(一)材料

这座教堂的美丽之处首先在于材料的朴素。纸教堂的屋顶设计是一个有3层拱形,涂有特氟龙的白色帐篷状屋顶形状,其宽度27.2米,最高点8米。教堂外墙是一个长方形空间,由玻璃纤维浪板制成的塑料百叶窗构成。建筑内部则是由58根纸管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可容纳80个座位的椭圆形空间。58根纸管是利用木材作为基础部分,不需要与地面进行刚性连接,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冲击破坏降到了最低。

1.材料的环保性。坂茂曾说,“材料是我研究的一大兴趣,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会考虑它与自然环境、成本、技术的关系5。”选择纸作为建筑材料正是坂茂为了避免高额的成本和自然资源的浪费,纸教堂很好地展现了他“用较少的材料去建造,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纸质材料的环保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循环使用。纸可以回收做成纸浆再制作成新的纸筒,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过程,使得使用周期变长,成本也得到极大节约。另一方面,纸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纸是由木材等天然材料加工而成,通过降解可以回归自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几乎也不产生废料。

材料的可持续还在于纸的不间断性,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普通的建筑材料,比如木材、石材等價格会升高甚至导致短缺,然而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材料,因此不会受到影响。

2.材料的稳定性。纸教堂所采用的纸管全部是由高密度牛皮纸一次性制作而成,纸管的厚度为15毫米、直径为33厘米、长度5米,纸管经过防水、防火、涂膜处理和一系列严谨的强度测试,可制作成不同的长度和厚度,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坂茂认为这些纸建造的建筑如同石头建造的一样,纸就是进化了的木头,都是利用堆积材料来承载重量。把纸做成圆柱状来增强强度;把石头砌成墙体或圆柱形用于支撑,这些做法其实都遵循了材料本身的特性,所以纸管的强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纸质材料本身的确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防潮、防火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坂茂通过一次次实验、测试、修改,最终将建筑使用的纸管用清漆进行浸泡并在表面涂抹聚亚安酯来提升纸管的物理性能,并在之后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改进方案。

坂茂设计纸教堂时,他的纸管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通过伸缩实验、弯曲实验、张力试验和不同水分含量的压缩实验来检验纸管的强度,对纸管的品质不断试验和完善。在纸教堂运到台湾之后,居民也对所使用的纸管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每根纸管的抗压强度达到6939公斤,抗弯程度是每平方厘米85.2公斤,整体状态十分安全。

3.材料的自然性。“纸”源于中国,在日本也有着漫长的历史,通常被制作成屏风、门窗、灯具等家具用品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设计材料,具有一种温和优雅之感。用纸管作为建筑材料,同样也保留了材料的自然属性,无论是纸的色彩还是形态,都是贴近自然的,使人从现代建筑的水泥灰白色调中释放出来,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传统的建造材料相比,运用自然材料的纸教堂具有和谐美、意境美、生态美三方面的建筑美学内涵,形成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特点。

纸教堂中的纸管以立柱的形式呈现,纵向的线条给人一种干净简约的轻松感,纸管不加任何装饰,简简单单直立在教堂的四周,营造出朴素高雅的环境氛围。纸管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建筑材料,但它并不影响人们审美性,相反纸质材料具有独特的肌理和触感,这是普通建筑材料所没有的特点。屋顶所采用的是一种类似帐篷的软性材料,阳光投射进室内,使整个教堂大厅温暖充满光亮。与普通教堂相比,纸教堂无论在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一种温和且有质感的印象,当人们进入教堂,可以通过嗅觉感受到纸质材料具有的独特的自然气息,感官的多重感受使人们体验到纸教堂空间带来的自然、舒适之感。

(二)光线

坂茂将光线、风、植物等自然元素引入纸教堂之中,为建筑带来活力和诗意。光线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最为明显,是坂茂生态理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建筑空间的划分是由墙体分割而成,但在纸教堂中光线也是表现空间的要素之一,坂茂在设计中充分使用自然光,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存在。

1.丰富空间层次。在纸教堂中,光线和建筑的空间是相互依存的,坂茂巧妙地利用纸管造型设计出光影共生的现象,光线透过阵列的纸管进入教堂内部,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如图2)。安藤忠雄在表现自然光时,善于利用直射光,让阳光直接照射进入室内,但坂茂的设计对于自然光的表现方式更加柔和,利用玻璃立窗、纸管进行遮挡和反射,使得光线更加平和,过多的自然光引入空间中,会使空间苍白呆板,通过反射、折射的方式使教堂室内的光线不会过于强烈,烘托出教堂的静谧,增加教堂的轻盈之感。

除了自然光线的运用,坂茂还通过教堂内部的人造光源来强调空间的层次感。教堂的部分灯光布置在纸管的内侧顶部,增强内部光线,同时在准备室采用地灯照明来补充光照(如图3)。

2.营造空间氛围。坂茂的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形式,他运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自然光营造出纸教堂空间独特的精神氛围。自然光代表着希望、光明和温暖,光线的融入使得纸教堂有了灵魂和生机,光线透过四周围合的玻璃立窗,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情感和意境,给人们带去沉思和平静(如图4)。屋顶覆盖着透光的天幕,当光线从屋顶投射出来,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白天,阳光透过纸管的缝隙照射进来,强烈的光影效果形成一种整齐的节奏感,让人感到静谧与宁静;夜晚,教堂的灯光驱走了黑暗,守护着安睡的人们(如图5)。

3.创造空间活力。在纸教堂中光线也成为人们感受自然与时间的媒介,在不同的季节、时间形成不同方向、角度、强度的光线变化给人以空间的想象力,使人们敏捷的感知到建筑、自然的变化。纸管特殊的纹理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显露出交错纵横的疏密效果,形成或深或浅的光影变化。经过光线的照射,教堂内各种材质的肌理颜色更加清晰,创造出灵动的空间效果,周围摇曳的植物光影也为教堂带去生机与活力。

(三)空间

由于材料的特殊性,空间结构也趋于简单。教堂整体是一个10mX15m的长方形(如图6、7),在这个小小的室内空间中,坂茂设计出丰富的空间变化,他运用简单的纸管造型和轻盈的屋顶设计,将这种低技术材料转化为精神空间,使人获得充满戏剧性的空间体验,超越了一般教堂建筑带来的沉重之感,纸管材料与现代主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精神内涵。

1.空间的流动性。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建筑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就是墙和空间,光影”。坂茂的设计产生出一种新的空间效果,他将纸管作为限定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形式创造各种可变的空间效果,可以开敞闭合,也可以展开收缩,同时不同间距的纸管排列方式产生的疏密变化也强化了空间的丰富程度。这种多变的空间效果与密斯的设计手法十分类似,在密斯所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中,室内不同空间界定模糊,自然过渡,形成“流动的空间”,纸教堂的设计也是如此。整个教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隔墙,全部用疏密排列的纸管作为界限,纸管既是墙体也作为支撑结构存在,这是消隐了墙体的做法,也适应建筑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最外层的玻璃立窗也创造了视觉上的透明,实现了室内室外空间自然的连通,当玻璃窗全部打开后,在空间上室内外也互相延伸一体,如同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拉门和百叶一样,形成视觉和空间上的流通,创造出轻盈、明亮的空间效果。

2.空间的方向性。纸教堂作为宗教建筑,坂茂也很好地表现出教堂的神化精神。首先是向上突出的屋顶,从立面上看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的构图(如图8),以及从顶部照射下来的自然的光线,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指引,预示着希望与光明。其次是室内座椅的摆放方式,跟随着教堂中纸管的形式排列成椭圆形,指向讲坛的方向,也同样强调了空间的方向性,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寄托(如图9)。

3.空间的功能性。空间的清晰表达是营造空间感的重要手段,空间一旦形成就确定了功能的使用,纸教堂的空间被分为四个功能分区:讲坛、走廊、观众席和准备区(如图10)。四个功能区并没有完全分割开来,而是既独立又融合的形式,用纸管、家具等进行分区。沿着椭圆形空间的长轴,纸管被紧密排列,形成一个分隔讲坛和后面准备区的屏风。在入口处,纸管之间的距离变大,以允许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进入和连续性。当发生集体活动导致空间变得拥挤,纸管间的虚实界面就可以被打破,教堂的空间延伸到外部,内部空间处于一种可变的状态,座位面积可以扩大到走廊区域上甚至是室外,观众席变大从而整个教堂就可以容纳更多人(如图11)。此外,利用玻璃立窗与纸管形成的走廊成为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它既不分隔内部和外部空间,也不是独自存在的,与外界呈现出一种似有似无的联系,起到调节自然与建筑关系的作用,使室内空间向自然环境中无限延伸与融合。

总结

坂茂在纸教堂中对纸质材料的改造和创新使用,以及在建筑中对空间和光线的营造,创造了“纸教堂”独特的设计美学,而且纸建筑所具有的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优点也充分体现了坂茂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正如托马斯·普利兹克所说,“坂茂在设计中的创新方式没有受到建筑类型的限制……他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现在这个能源日益短缺的时代,当其他建筑师使用钢和混凝土时,坂茂已经沉浸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中。他率先在建筑中使用强化纸和纸板,继续重塑我们对当代建筑的看法,他高效、环保、经济地建造出一系列简单美观的建筑,为当前的生态设计提供了另一策略。

参考文献

[1]傅城,魏春雨.坂茂思想及其作品浅析凹.华中建筑,2009(2):17-20.

[2]李哲,曾坚,肖蓉.一个实验建筑师的回歸一坂茂及其作品解读任[J].建筑师,2005(1):51-54.

[3]曲沭同,刘松茯.坂茂建筑设计的可适性研究[J].建筑师,2017(2):16-24.

[4]余晓丽.生态与可持续建筑[J].中华建设,2019(10):140-141.

[5]李佳.坂茂和西蒙.维列的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09.12:44.

[6]杨凯雯,江滨.坂茂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师[J].中国勘察设计,2016(4):82-91.

[7]张丽娜.光影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简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5).

[8]Yvette普利兹克建筑奖.坂茂:不平凡的诚恳[J].设计.2014(5):93-100.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自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生态设计”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之应用探讨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