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文体学的新视角:论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可行性与优势

2021-05-11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体学语言学隐喻

袁 微

象似性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许多哲学理论已经涉及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且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语言学认知转向的时代背景下,象似性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即两者之间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1]159象似性是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和补充,为探索语言本质及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与视野。

一、象似性理论回顾

美国语言哲学家皮尔斯(C.S. Peirce)首次提出象似性,并用“Iconicity”(象似性)这一术语来指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自然关系。但当时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风靡一时,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作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有力补充,象似性依然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上世纪50年代以后,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语言结构本身转向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系统,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象似性。”[2]“Iconicity”是在形容词“iconic”(图符的、图像性的)后加名词性后缀“ity”构成,表示“图像性”或“临摹性”。从其构词方式可以看出,象似性意味着语言符号与所表达的客观世界之间的照应关系,随着语言学认知转向的到来,象似性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象似性国内外研究概览

根据皮尔斯的语言符号三分法,象似性可以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Humboldt(洪堡特)、Jacobsen(雅克布森)、Haiman(海曼)等学者都认为语符象似性广泛存在,对语言符号任意观提出了挑战。“语言成分的形式与意义(包括功能表现)之间的关系,自柏拉图的《对话录》以来,一直是个充满争议且又极具理论意义的话题。”[3]随着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象似性因其与人类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再次被关注。Haiman认为“句子的表层形式是语义的象似图示,语言结构常常与我们思维的非语言图示相似”[4],正如Ivan Fonagy所言:“象似性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文字游戏,而是语言运用,或者说所有自然语言的基本规则。”[5]Olga Fischer从跨学科的角度对语言和文学中的象似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扩大了象似学的研究视野与空间。

日本学者Masako Hiraga在皮尔斯象似性三分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分类。她把象似类型、象似方式和在语言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比如,拟象象似的象似方式为“表现物体的抽象结构”[6]34,其符号与物体之间为关系象似或双重结构内比,在语言中的表现为顺序象似、接近象似性、(不)对称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象似性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得到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印欧语系和手语的探讨,Pamela & al认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有理据的,而且普遍存在,象似性在语言加工和语言习得中扮演重要角色。”[7]Pamela & Olga在OperationalizingIconicity(《象似性操作》)中的第二部分“文学中的象似”中提到:“象似性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文体学分析,是诗歌、小说等其他文体中使用的手段。”[8]至此,象似性与文体学的结合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象似性研究在国内也有可喜的发展。许国璋对象似性持肯定态度并首次把“Iconicity”翻译为“象似性”。此后,沈家煊、杜文礼、张敏、王寅等学者把象似性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英汉对比中,极大地丰富了象似性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寅尝试将象似性与文体结合起来,认为“象似性会衍生或对应一些辞格”[9]。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就是以象似性理论和文体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文学语言中的象似性与文体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新课题,二者的界面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正如杨坤所言:“象似性的跨学科研究值得学者关注。”[10]

(二)语言象似性的维度

1.映象象似

语言中的映象象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音象征和书写象形。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大量象似性现象。拟声词、语音象征、象形字、标点符号、字体等都是语言映象象似性最基本的体现。“模仿”是其精髓,因为语言符号的这些特点与所指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类似”,这种相似点的连接是人类认知最原始的方式,是象似性理论的基础。

2.拟象象似

拟象象似是指句法结构照应认知结构的现象。拟象象似主要体现在句法方面,主要包括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几个方面。距离象似性,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空间上也接近。“语言成分形式上的紧密程度和意义上的紧密程度两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3]Lakoff & Johnson认为:“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映照了人们认知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人们的思想结构。”[11]顺序象似性指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于时间顺序,并且与文化观念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即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概念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数量象似性,即在概念上信息量更大、更重要的、更难推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就更加复杂。“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预测度成反比象似。”[12]314

3.隐喻象似

隐喻指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个概念,从一个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所有概念和语言形式都是隐喻象似的结果,因为“认知概念结构映射客观世界,语言映照概念结构,语言形式映射方位结构等等,隐喻无处不在”[1]160。然而,国内对隐喻的研究并没有放在象似性的框架下,这对象似性研究和隐喻研究来说都是一种缺憾。在本文的理论探讨中,隐喻将作为象似性的一个分支。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隐藏了人类特有的思维机制与认知规律。隐喻象似则是“两个概念的空间之间的转移与类比,从一个较为具体的空间投射到一个比较抽象的空间,是将两个不同概念域的概念联系起来的认知方式”[13]。有学者认为“文学是对一切社会生活现实的浓缩与升华”[12]325,隐喻象似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和完整。因此,隐喻象似作为抽象程度最高的象似层面,在文学文本的剖析上的确占有一席之地。

二、文体学:为文学分析提供客观细致的解读

文学文体学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探讨文学作品,是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桥梁。文学文体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考察文学作品如何通过不同的语言选择来表达主题思想创造美学效果,并认为在语言学的分析工具辅助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并阐释文学作品”[14]16。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既有语言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又保留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神韵与美感。俄国形式主义学家Shklosky用专业术语“defamiliarization”(陌生化)强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那样令人熟悉和自动。Makaiovsy把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概念发展成“Foregrounding”(前景化),表示对语言各个组成部分艺术性地、有意图地变异,并已经成为文学文体学的核心术语与关键概念。形式文体学以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认为内容或者抽象的认知意义是首要的,文体风格的不同取决于形式上存在的差异[14]75。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文体学派将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结合起来对语篇进行细致的文体分析,同时关注语篇和语境的关系。张德禄的功能文体学从音素、音系、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入手,结合文本语境对文本每个层面的前景化语言进行分析,从特征、动因、效果等维度进行文体批评。

文体学批评避开了主观臆断的经验感受,避免了把作品的主题与作者的经历、背景强硬联系起来。在语言学理论的强力支撑下,文体学的批评思路为文学批评的科学化、客观化和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文学的基本组成材料——语言方面分析更能欣赏文学语言的美学价值以及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文体学通过文本细读,剖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

三、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可行性探讨

(一)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现状

语言符号象似性为认识语言的本质及揭示人类的认知方式提供了新的视野。图形与背景、概念隐喻在文体分析方面得到了学术界广泛且深入的关注,而关于象似性与文体批评的结合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在知网中以“象似性文体”为关键词检索1980—2020年的文献,结果为期刊论文33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硕士论文9篇,主要研究者有王寅、卢卫中和毛延生等。王寅虽然提出可从象似性角度研究文体特征的设想,但没有进一步阐述。卢卫中仅仅关注数量象似性的文体效果,毛延生主要探讨小说的话语象似性表征。至今,国内学界还没有关于象似性和文体学结合的深入探讨,其中综合的理论性探讨尤为缺乏。“寻求新的学科领域与象似性研究结合,并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丰富理论内容,并广泛应用于实践。”[15]而从理论上阐述分析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优势与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二者的有机融合将给文学的文体批评带来新的生机与视野。

(二)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修辞手法可以形成鲜明的文体特色,且在文体分析中有一定的解释力,所以传统修辞学与文体学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符号象似性对应着诸多修辞手法,因此,象似性是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正因为象似性与修辞学都可用来分析和阐释语言的文体特色(即前景化语言),所以象似性视角下的文体学分析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象似性、修辞手法、前景化语言之间的相通性是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基础。同时,因为象似性种类与修辞手段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性,因此,象似性视角下的文体分析具有可操作性。事实上,修辞格是对各种象似性原则的具体运用,比如,押韵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语音象似性,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数量象似性,渐进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隐喻象似性。当然,修辞手法是规定性的,但象似性是描写的,它们之间的内容和关系并不能完全对应,但确实为象似性理论下的文体学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综合王寅的观点及吸纳功能文体学的基础上,笔者了梳理象似性、修辞手法及语言的前景化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厘清二者结合的基础与可行性。象似性、修辞手法和前景化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象似性、修辞手法和前景化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象似原则”“修辞手法与文体特征”“前景化语言”的对接与融通,象似性与文体学完美融合。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词汇、书写、句法到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象似性,文体分析在象似性的框架下就会更加完整并且有体系。比如,功能文体学的操作模式就是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出发,分析前景化语言,挖掘其语言内涵与交际功能,为文学语篇提供更可靠的阐释。

四、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优势分析

语言的象似表征映射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主题呈现,读者通过这些语言的象似表征,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与动机。象似性作为联系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分析作品。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具有逻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词汇、书写、句法到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象似性,语言文体分析在象似性的框架下就会更加完整并且有体系。比如,功能文体学的操作模式就是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出发,分析前景化语言,挖掘其语言内涵与交际功能,为文学语篇提供更可靠的阐释。

第二,象似性作为人类认知的根本属性,关注人类的情感认知和阅读体验,为文体学分析提供了新视角。“认知文体学关注文学阅读中的心理过程”[16],现在认知文体学的视角主要有认知语法、原型、图形和背景、文本世界等,象似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语言结构与特征映照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感受,用象似性理论进行文体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文本的文体特色。通过细读探讨语言特征与人类认知方式的映照关系,为文本各个层面上的文体特色找到认知的根据与背后的动因,这不仅顺应了文体分析的认知转向,而且对作者和读者的认知与情感给予足够的关照,这也正是对文学批评文本回归的回应。

第三,象似性视角下的文体学研究不但连接了作者与读者,而且关注了社会历史语境,完善了文体学研究的理论。在唯物主义和体验哲学的关照下,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更加注重“人本性”的体认语言学阶段。王寅根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对象似性作了全新解读:“语符象似于人们的认知方式,其前在其作用下与现实世界也存在部分相似关系。”[17]也就是说,象似性是人类语言活动的本质特征。文学作品必然会呈现作者的现实世界和情感表达,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就“临摹”了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读者的阅读过程也受象似性认知机制的调控,对文本进行体验和加工,通过对语言象似性的解读走进作者的文学世界。通过语言象似性的桥梁作用,作者和读者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这弥补了认知文体学只关注读者阅读心理过程而忽视作者写作过程的缺陷。

笔者将以现代英语诗歌为例进一步证明象似性对文学文本的解释力。诗与歌同宗同源,因此诗最初用于吟唱,直到现在,诗歌语音的音乐性和韵律感也极强,这是诗歌文体的特质。正如Strachan & Terry所言:“诗歌除了我们看到的文字,也是我们听到的声音,诗歌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也可以被我们的耳朵感知到。”[18]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文本最具音乐性。正所谓“声音是意义的回声”,语音方面的前景化效果和拟象象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挖掘诗歌的文体特色与意义。日本学者Hiraga认为:“语音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重要元素,而且在模仿和传达诗歌意义方面的价值同样不能忽略。”[6]12声音在传统意义上属于韵律学或者格律学研究领域,象似性理论为研究声音和意义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Hiraga认为:“语音手段包括拟声,语音象征,韵律和节奏。前两个手段与声音的内在特征有关,而后两个手段关系到声音单位的构造。”[6]131语言的声音元素可以反映诗人的情感和认知。诗歌的声音与意义、韵律与思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面笔者将通过对Hilda Doolittle(希尔达·杜丽特尔,以下称为H.D)诗歌Garden(《花园》)的文体学分析,探讨语音象似性如何增强诗歌的诗意和感染力。

You are clear(你多明晰)

O rose, cut in rock,(哦!玫瑰,雕刻在岩石中)

hard as the descent of hail.(如下落的冰雹一样硬!)

I could scrape the colour(我可以刮下你的颜色)

from the petals(从花瓣中)

like split dye from a rock.(就像岩石中撒下的染料)

If I could break you(如果我能折断你)

I could break a tree. (我就能折断一棵树)

If I could stir(如果我能搅拌)

I could break a tree—(我就能折断一棵树)

I could break you.(我就可以折断你)

“诗歌作为文学文本艺术,其定义性特征为情感、形式和意义三者之间的象似关系。诗学象似性用语言符号创造出情感和意义,使得大脑获得真实感受。”[19]也就是说,欣赏诗歌艺术就是探索语言符号通过大脑的认知与解码获得情感和意义的过程,而象似性就是解读这个密码的钥匙。语音象似指语音的物理特征与语义表达和情感构建之间的映照关系。拟声(Onomatopoeia)是语音象似的重要方式,其定义为“作为语言的声音特征与语言所指的意义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20]。利奇认为,拟声效果根据词汇本身的各种维度特征,比如硬度(hardness)、柔度(softness)、薄厚(thinness)和响度(sonority)来决定。他认为爆破音(Plosives)∕b∕、∕d∕、∕g∕、∕p∕、∕t∕、∕k∕的硬度(hardness)最大。这几个辅音在发音时,随着口腔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口腔中的气流爆破而出,具有强烈的力量感和坚硬度。H.D.的这首诗共有51个单词,其中23个单词都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爆破音,爆破音出现了39次。当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频繁出现的爆破音似乎让我们听到大理石雕塑被敲打时发出的脆响。在诗歌二、三节的8行诗中,双元音[ei]出现了5次,如此高频率的双元音使用是诗歌语言对日常语言的一种“偏离”。“scrape”意为“刮掉”,双元音[ei]有较强的响度,而且发音时从[e]滑向[i],持续时间较长,象似着“刮”的动作。结合诗行“scrape the colour from the petals”来看,“scrape”的宾语是“colour”,颜色是不能脱离物体被“刮下来”的,而诗歌这样匠心独运的书写凸显了玫瑰色彩的浓艳与厚重。“break”(折断)出现了4次,反复出现在“break you”和“break a tree”的表达中。“折断”一棵树和“折断”玫瑰的“颜色”相提并论,这样的表达触发了读者多感官联觉机制:“玫瑰”的颜色和馨香被赋予了大树那样的质量和体积。诗歌的语音象似性构建了H.D.诗歌的文体特色——“希腊式硬朗”。

再以G.M.Hopkins(霍普金斯)的《我的命运就像是陌路人》的部分诗行为例,探讨诗歌语言如何映射诗人的心理象似表征。“To my creating thought, would not hear/ Me, were I pleading,plead nor do I:I wear- /Y of idle a being but by where wars are rife.(对于我的思想,他们充耳不闻/我苦苦恳求,直到我已疲惫/无所追求,但到何处冲突才成熟)”诗人此时远离家乡,忍受孤独与寂寥。他年轻时皈依天主教使他遭受着长期的精神压抑和疏离。“would not hear”(充耳不闻)放到诗行的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用逗号隔开,形式上的分开意味着情感上的分割,更体现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would not hear/ Me”的跨行值得注意,“Me”(我)被放在了下一行,与上一行的距离增大,又用逗号将“were I pleading”(恳求)分开,从距离相似性的角度看,“Me”与世界的距离增大,凸显了诗人的孤立无援。诗歌文本的跨行意味着诗人心理距离的疏远,因为“句法象似性的本质是一种空间性”[21]。“pleading, plead”的连用值得品味,诗人在绝望中“恳求”,希望能得到理解与救赎。从数量象似性的角度看,“plead”的重复反映了诗人长期追寻与求索的无奈。“wear- /Y”(疲倦)是单词的跨行,这在诗歌中并不多见。一方面,单词的跨行拖长了阅读和朗诵的时间,从映像象似的角度说,更能凸显诗人的疲倦与无力感。“Y”单独放在行首,有醒目的视觉效果,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疲倦憔悴、形单影只的身影,诗人的苦闷与孤寂跃然纸上。通过细致的文体学分析,诗人苦闷惆怅的情绪和独具一格的诗歌美学被读者深切感受到。文学语言象似于作者的情感与思维,象似性是读者在文本阐释中使用的认知机制,象似性的文体学分析方法是作者和读者灵魂对话的桥梁与纽带,是阐释诗歌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以上举例从映象象似和拟象象似的角度对现代诗歌进行文体分析,当然,象似性角度下的文体分析在小说和戏剧等文体中同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解释力,其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进一步开拓。

五、结语

象似性视角下的文本分析是认知诗学领域的创新,将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起来更是一个新课题。从语言学视角展开文学文本诠释不但可以为文学文本批评提供坚实的语言学指导,而且证明借助实证性的语言分析方法探讨文学主题的路径具有充分的现实可行性。象似性理论丰富了文学文体学的理论研究,文体学分析证明了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阐释力和优越性。二者的融合与联姻有跨学科的性质,正如卢卫中所说:“跨学科的象似性研究能拓宽象似性研究的视野,拓展象似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象似性理论的解释力,还能扩大其应用范围,使之辐射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2]象似性与文体学的联姻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完整的分析框架和广阔的应用空间,丰富了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也为文学阐释提供了新视野。

猜你喜欢

文体学语言学隐喻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活的隐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