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视域下信阳民歌传承方式的反思与整合

2021-05-11石小瑞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信阳民歌民众

石小瑞

文化自觉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强大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又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前提。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换言之,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信阳民歌以独特的情感风格与词曲意调,成为中华民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它的传承发展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信阳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传承方式,即口传心授,包括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自发传承和个体之间言传身教的世代传承;二是现代的传承方式,即通过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对信阳民歌进行的传承。通过文化自觉对信阳民歌的两种传承方式进行反思并整合讨论,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基因、唤醒民众文化觉醒、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一、信阳民歌概况

(一)信阳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信阳素有河南“歌舞之乡”之称,信阳民歌融“豫风楚韵”于一体,经数年的演变与发展逐渐成熟。信阳地处江淮之间,位于大别山区,水网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信阳民歌的创造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流传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是信阳市区、罗山县、商城县、固始县和光山县。信阳民歌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1953年,在信阳长台关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战国编钟、鼓和瑟等乐器[2]。由此可知,在战国时期,信阳民歌已有完善的体系。信阳民歌伴随人们的生活经久传承,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根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并按历史时期的不同,可将信阳民歌的发展阶段分为传统时期、北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民歌时期六个时期[3]。每个时期都产生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民歌,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它是商城民间艺人王霁初根据当地民歌《八段锦》整编而成,在革命战争时期随红四军唱到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唱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如今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二)信阳民歌的艺术特色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与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信阳民歌汇集了鄂、豫、皖三省特色,又在本土传承和演变,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歌。信阳民歌根植于民众生活,发展于民众生活,它的艺术风格也与民众的情感喜好相吻合。它表达的民众思想感情是自然真实的,展现的生活状况是直接朴素的。信阳民歌在长期的、广泛的民众创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环境特点进行改编,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传唱模式。它的语言是口语化的,没有文人式的矫饰却精练简洁,极富生活气息。在艺术特征上,信阳民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赋、比、兴、夸张、拟人、反复、双关等随处可见。它的句式结构多以四句式、五句式为主,民歌语句和曲式结构都反映了信阳民歌的艺术特色。

二、文化自觉视域下信阳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反思

信阳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传统的传承方式和利用新媒体的现代传承方式两种,对这两种传承方式进行反思,有助于其创新发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

(一)传统的传承方式

在长期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信阳民歌的程式、技法、章法、句式、韵律、表现手段等都具有稳定性和可复制性,它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伴随生产生活在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自发传承和个体之间言传身教的世代传承。

群体传承是自然的、自发的,就是在广大民众群体中一般的口口相传,这就是民间文学传承的主要方式[4]。民歌在民众的生产与生活中产生、发展、流传,它由民众创造并靠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传承。信阳地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生产劳动多群体劳作,在劳作过程中或集体对歌或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这样的表演方式具有十分突出的群众性,能产生较广泛的影响。人们在劳作中演唱,并在演唱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和心理状况进行集体改编创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民众既是创造者,也是传承者。

个体之间的传承是指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传承。“民歌之所以能口头传授,世代相承,保留至今,只是因为它表达了把它从遗忘中挽救出来的那些人的情感、热情、成见、迷信和思想。”[5]个体传承人见证了信阳民歌的发展历程和流传演变,在不同时期,传承者会根据特定的环境,复制较有代表性的民歌,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需求编词,使其增加许多个人色彩,充分发挥了信阳民歌传承发展中个人的独特作用,如信阳商城县的石体洁、王霁初、黄少杰等。其中,有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王霁初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之上加工创作而成。个体传承人把流传下来的民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自己的徒弟,这是信阳民歌得以保留传唱的重要前提。

(二)现代的传承方式

现代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利用新媒体传承。在当今数字网络时代,新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时空界限,增加时效性,使产品信息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因此,利用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也成为一种有效手段。互联网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信阳民歌的报道,如,2016年10月《八月桂花开》在河南艺术中心演出,河南文化网非遗专栏对信阳民歌进行了介绍,当地报纸对信阳民歌进行了宣传,广播电台对信阳民歌演出活动进行了在线介绍。得益于网络视频,信阳市很多优秀民间艺人与民间歌曲被挖掘出来,走向大众的视野,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欣赏到民间艺人陈卉的《绣手巾》,付大坤、周洪芳的《栽罢黄秧去瞧麦》,卢敏、胡永军的《对花》等。新媒体传播让信阳民歌走进民众视野,扩大了知名度,更多的人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学习了信阳民歌,通过对新媒体的利用实现了信阳民歌的传承。

(三)对信阳民歌传承方式的反思

信阳民歌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主要的传承方式使信阳民歌得以不断发展。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对信阳民歌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扩大了它们的流传范围与影响力度。但通过研究其现状以及对现有传承方式的反思,可以发现这些传承方式存在一定不足,信阳民歌的传承发展面临一定阻碍。

首先,在传统传承方式中,人民群众以前是集体劳作,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共同体,实现了信阳民歌的自发传承。他们可以共同创造、改编、传唱民歌。但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的现在,集体田间劳作与群体交流、歌唱的场面相对较少。城市化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信阳民歌群体性自发传承的条件有所欠缺。

其次,个体之间言传身教的世代传承使很多具有独特性的民歌得以保存,对民歌的传承极为重要,但这种传承方式同样遇到了发展瓶颈。以南冲村的传承人状况为例,该村超一半的村民都在外务工,且以青年为主,他们平常很少有机会接触家乡的传统民歌,更多的是在过节时回到家乡才有机会接触到家乡的地方民歌,何谈学习与传承。一些民歌传承人由于身体条件或经济原因或无传授对象,优秀的民歌濒临失传,这对信阳民歌传承无疑是一场灾难。

再次,利用新媒体的现代传承方式能够促进信阳民歌的传播,扩大其影响力,但一些内容的实质却出现了极大偏差,创新性的缺乏使其流于旧有形式,利益性的驱使逐渐使文化丧失了真实性。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接收信息。但同时,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加之舆论把关制度的纰漏,容易出现虚假信息,以讹传讹,有的甚至会引发“蝴蝶效应”[6]。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随意改编信阳民歌,使它失去了本身面貌,如“抖音”平台上存在着很多恶搞红色民歌类的视频。信阳民歌反映的是信阳地区的风貌人情等特色,有可能会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失去本真性。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信阳民歌传承方式整合的途径

(一)整合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传授方法

传统传承方式主要包含群体之间相互交流或者个体之间相互传授,它的形式相对单一。受农业生产、经济水平、固有思维方式以及民歌活动自身特点等方面的制约,传统传承方式的传授者在自己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所掌握的民歌在特定的场域中传给固定的人群,传授的信息相对较少,影响力较低。现代传承方式的传授方法十分丰富,如拍摄纪录片、广告、音乐剧等方式,利用现代媒介对信阳民歌进行储存并传递,可以使其更易于走进大众的视野。而且现代传承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能使人在采取多种形式中学习而不受空间限制。因此,传统传承方式在传授方法上要吸收学习现代传承方式的多元性和灵活性,二者进行整合,进一步推动民歌的有效传承。

(二)整合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组织形式

群体之间的自发传承和个体之间的世代传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需要一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需要唤起群众的共鸣,并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徒,传授时主要有“一对多”或“一对一”两种形式。基于这两种形式,教授者必须根据特定的场合并兼顾每一位学徒的自身特点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在教授过程中激起民众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传统传承方式的教学效率不高,但它的传承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血脉相承。现代传承方式以媒介传播为主,它的传播性很强,但其真实的意义是以信阳民歌的普及为主。过度追求影响度和普及性,使信阳民歌不可避免地成为缺乏中华文化深刻内涵的民间文化,无法对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壮大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利用现代新媒体对信阳民歌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善于打破常规的组织形式,引入传统传承方式中的两种组织形式,整合内部关系,进行目标群体分类,实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施教。

(三)整合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保存手段

信阳民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需要全面的保存手段,不仅要突出传统传承方式对信阳民歌生动自然的“声”的表达,还要注重现代传承方式中“影”的运用。“声”主要是传承个体在现场所吟唱的信阳民歌的歌声,“影”主要指对传承个体所吟唱歌声的记录性影音视频。不仅可以用文献记录、群体传授、个体教学等传统传承方式保存信阳民歌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将信阳民歌的优秀作品制作成音乐剧、纪录片、电影等不同形式进行保存,以促进信阳民歌更为广泛地传承与发展。比如,信阳民歌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反映,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可以尝试对信阳民歌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择优将其改编创作并拍摄成电影,通过声光影同步的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并熟知信阳民歌,以期达到传承的目的。

四、结语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本文通过对信阳民歌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分析与反思,来探讨两种传承方式进行整合的途径,以期能够全面审视信阳民歌的传承,促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秦 鱼纹

猜你喜欢

信阳民歌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信阳茶魂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