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2021-05-11哇麻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硬膜外组间直肠癌

哇麻措

(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007)

0 引言

直肠癌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类疾病,目前对于导致该病的发病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十分了解[1、2]。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遗传、饮食、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3]。本文研究直肠癌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4-71岁,平均(57.4±3.8)岁;直肠癌病史1-17个月,平均5.4±0.9个月;ASA分级为Ⅰ级24例,Ⅱ级16例;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44-76岁,平均(57.1±3.3)岁;直肠癌病史1-19个月,平均5.8±0.7个月;ASA分级为Ⅰ级22例,Ⅱ级18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期间单纯实施全身麻醉,静脉滴注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剂量标准分别为2mg/kg、3μg/kg、1mg/kg,在药物注射完毕之后实施气管插管操作,手术操作进行期间通过微泵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丙泊酚,每小时给药剂量标准控制在2-4mg/kg之间,同时还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芬太尼、维库溴铵,从而使患者的肌肉能够维持在理想的松弛状态。研究组手术期间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T11与T12的椎间隙位置实施穿刺操作,并于硬膜外用药,首先给予3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观察5min之后,在追加给予5mL浓度为0.75%的左布比卡因,将麻醉区间控制在T6-12,全身麻醉的用药和操作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

1.3 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2)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3)麻醉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变化情况;(4)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无效:正常牵拉肌肉,患者在操作期间有严重的应激反应,表情非常痛苦,手术不能够顺利进行;有效:正常牵拉肌肉,患者在操作期间偶尔有轻微应激反应,表情自然,手术顺利进行;显效:正常牵拉肌肉,患者在操作期间无应激反应,表情非常自然,手术顺利进行[4]。

1.5 数据分析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以SPSS 18.0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麻醉总有效率

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麻醉总有效率[n(%)]

2.2 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麻醉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

两组麻醉后血压和心率均低于麻醉前,组内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前后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幅度更小。见表3。

2.4 麻醉不良反应

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仅出现2例,发生率5.0%,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出现9例,发生率22.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直肠癌在临床的发病率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对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5、6]。加强直肠癌在发病早期阶段的诊断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点[7-9]。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在手术期间的麻醉方案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又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影响,是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10-12]。本次研究中,直肠癌根治术期间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研究组研究对象麻醉有效率达到95.0%,明显高于单纯接受全身麻醉的对照组患者的77.5%,且研究组仅有2例麻醉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麻醉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等指标数据表现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充分说明,直肠癌根治术期间,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优势性,今后可以将其作为该类患者手术麻醉的常规方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总之,直肠癌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实施麻醉,能够减小对心率和血压水平的影响,减少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使麻醉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表2 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表3 麻醉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的变化程度

猜你喜欢

硬膜外组间直肠癌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