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例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1-05-11汪安友王兴兵杨会志张旭晗朱薇波蔡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网状障碍性

金 焱 刘 欣▲ 汪安友 王兴兵 杨会志 张旭晗 朱薇波 蔡晓燕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安徽合肥 2300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安徽合肥 230001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骨髓造血衰竭症,急性AA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早期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55例初诊AA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55例初诊AA患者,根据Camitta标准分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2017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②年龄≥14岁;③首次就诊于我院住院治疗的AA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4岁;②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③入院前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促造血治疗。

1.3 研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骨髓标本免疫表型检测,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标本经髂后上棘或胸骨柄取材,送检5 ml肝素抗凝骨髓标本培养24 h分析染色体核型,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相关基因。

1.4 观察指标

①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比例及CD4+/CD8+T细胞比值(CD3+T细胞:T淋巴细胞,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②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程度,有无红系、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巨核细胞数量;③骨髓病理:骨髓增生情况、有无网状纤维增加及其程度[网状纤维分级(除血管周围固有的网状纤维):(-)无网状纤维;(+)稀疏散在分布的网状纤维;(++)交互成网,稀疏分布的网状纤维;(+++)交互成网、较密集广泛的网状纤维;(++++)交互成网、密集分布的网状纤维[2]、有无异常细胞及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④ 免 疫表型:CD34+细胞比例、髓系幼稚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抗原表达减低及过表达、抗原跨系表达及异常表型;⑤遗传学:染色体核型、白血病融合基因、MDS相关基因。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55例初诊AA患者,男33例,女22例,年龄14~79岁,中位年龄46岁,见图1。25例NSAA,24例SAA,6例VSAA。

图1 55例AA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2.2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55例AA患者中12例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8例(66.67%)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异常,NSAA与SAA及VSAA中各亚群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2例初诊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3 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

43例(78.18%)患者骨髓增生减低,12例(21.82%)患者骨髓增生活跃(非巨核系),未见粒系及巨核系形态异常,1例(1.82%)患者涂片见21个巨核细胞,3例(5.45%)患者存在红系病态造血。53例患者骨髓活检均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3例(5.66%)患者网状纤维增多,为(-~+),未见异常细胞及ALIP。

2.4 免疫表型

55例AA患者中42例患者行流式免疫表型检测,NSAA 18例,SAA 20例,VSAA 4例。患者CD34+细胞比例不高,髓系幼稚细胞占全部细胞的0~0.9%,其中40例患者检测了CD4+/CD8+T细胞比值,24例(60.0%)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异常。NSAA患者中3例患者粒细胞分化发育模式异常,其中2例表型正常,1例CD16表达减低;2例患者部分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异常表达CD56,其中1例合并NKT细胞表型轻度异常,较均一性表达CD8。SAA患者中4例患者粒细胞分化发育模式异常,其中3例表型正常,1例成熟阶段粒细胞CD10表达减弱;1例患者部分NKT细胞表型异常,2例患者出现抗原跨系表达。1例VSAA患者NK细胞表型异常。

2.5 遗传学结果

23例(85.19%)患者成功送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正常核型,4例(14.81%)患者标本无分裂相;35例患者融合基因检测未见异常;7例患者使用FISH检测MDS相关基因,1例患者检出D7S486及 D7S522缺失(+)。

3 讨论

本研究中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提示8例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异常,免疫表型检测提示24例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异常,提示AA的发病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3]。AA发病机制主要是T细胞免疫亢进导致造血干细胞损伤,部分患者还存在造血干细胞非免疫相关的遗传缺陷[1,4]。T细胞亚群检测可以进一步揭示再障的发病机制,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治疗选择亦有重要意义[5]。

43例患者骨髓细胞学显示骨髓增生低下,53例患者骨髓活检均表现为增生减低,提示骨髓活检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细胞学及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病态造血及ALIP检出率,评估巨核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等[6]。

AA和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患者均可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低下,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①MDS常存在病态造血,55例AA患者未见粒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3例患者存在红系病态造血,表明AA可以出现红系病态造血,单一红系病态造血存在时应谨慎考虑MDS[7]。②研究中骨髓活检见3例患者网状纤维增多,为(-~+)。Fohlmeister等[8]分析111例AA患者的骨髓活检结果,4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状纤维增多,未见胶原纤维化。研究中3例网状纤维增多的患者均无MDS诊断依据,诊断考虑AA。MDS患者网状纤维染色通常表现为(+~++),AA患者亦可存在较轻程度的网状纤维增多,骨髓活检提示网状纤维染色超过(++)应排除AA[1,9]。③AA患者细胞学涂片巨核细胞一般不超过7个,但本研究中1例患者首诊时细胞学涂片见21个巨核细胞,未予免疫抑制治疗,2个月后患者复查细胞学未见巨核细胞,提示新发患者可能处于疾病发展过程中,高度怀疑AA时应对患者密切随访。

骨髓细胞学及活检提供的信息有限,流式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AA和hypo-MDS的鉴别[10-11]。本研究的免疫表型结果提示,患者的异常抗原表达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粒细胞CD117异常表达、CD34+细胞比例增加、髓系幼稚细胞比例等对鉴别AA和hypo-MDS具有一定价值,然而MDS免疫表型复杂,单个异常表型的鉴别意义有限,关注总的抗原异常表达以及组合分析各指标更利于疾病诊断[10,12]。

AA患者可检测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可持续存在或完全消失,并不一定预示恶性疾病性质,常见 -7/7q-、+8、13q-、+6、+15 和 +21等[13-14]。研究中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Cytogenetic analysis,CCA)未见异常,7例行FISH检测MDS相关基因的患者中,1例FISH检测异常而无核分裂相。FISH检测探针覆盖的染色体范围有限,但在检测低分裂指数的克隆染色体异常方面较CCA存在优势[15]。联合CCA及FISH检测可提高异常克隆检出率,有助于正确诊断。

AA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克隆性造血的检出使AA与部分hypo-MDS的鉴别更加困难,早期正确诊断并评估骨髓造血衰竭的原因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6]。迄今为止,AA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确定仍然以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活检为主要基础,应进一步完善患者的遗传学检查,联合应用CCA和FISH以提高异常克隆检出率。此外,多数AA患者无明显细胞遗传学异常,T细胞亚群检测和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AA和hypo-MDS的鉴别以及疾病发病机制的揭示,对AA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1]。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网状障碍性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二维网状配聚物[Co(btmb)2(SCN)2]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Pb2+识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