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背景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

2021-05-10涂华锦邓燎原

学会 2021年2期
关键词:河源市科普公民

涂华锦 邓燎原

[摘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该文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的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剖析现实困境,提出把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增加“线上+线下”科普资源供给,缩小城乡群体“发展差”,构建“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格局,提升薄弱群体科学素质水平,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保障和支撑,以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驱动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对策河源市

[中图分类号]G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20050-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A040403011);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HYSL20P38)。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民众是基础和支撑[1]。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普及是支撑科技创新的社会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我国科普能力大幅提高,科普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公民同时在“崇尚科学精神”“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测试达标,可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2]。2016年4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和题库,提出了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为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提供了“标尺”和“依据”[3]。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对于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概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2020年人均GDP约为全国总体水平的一半,是欠发达地级市的典型代表。为监测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受河源市科学技术协会委托,项目组于2020年5月至8月开展了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采取分层三阶段不等概率PPS抽样方法,调查范围覆盖河源市五县一区18~69岁的常住人口,采用实地入户面访和线上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背景信息、科学技术态度和科学素质测评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测评题目50道,从《基准》题库中随机选取,分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三个部分,覆盖26条基准内容,力求客观测量当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测算和判定标准与历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保持一致,即测算受访者回答科学素质测试题目的得分,将超过70分者判定为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出目标群体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值。XUEHUI学会2021年第2期2021年第2期创新驱动背景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XUEHUI

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1200份,回收有效样本1020份。按城乡分类,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样本分布为29.8%和70.2%;按年龄分类,18~39岁、40~54岁、55~69岁公民的样本分布为59.2%、36.1%和4.7%;按性别分类,男性、女性公民的樣本分布为48.2%和51.8%;按文化程度分类,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和大专及以上公民的样本分布为60.2%、24.6%和15.2%;按重点群体分类,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学生的样本分布为33.8%、28.7%、12.0%、11.3%和14.2%。对比《河源年鉴(2019)》人口统计情况,抽样样本分布较为合理,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提升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河源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36%,较2015年的5.2%提高了3.16%,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明显。“十三五”期间,河源市通过完善科学素质共建机制,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加强科普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与河源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特征。

(二)不同群体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明显

从城乡看,2020年河源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0.79%和6.24%,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59%和1.74%。河源市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高于农村居民,两者相差4.55%,城乡差距明显。从性别看,2020年河源市男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23%,比2015年提高了3.63%,增长率为55%;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52%,比2015年提高了2.72%,增长率为72%。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要高于女性公民,但女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增长速度要高于男性公民。从重点人群看,2020年河源市城镇劳动者、农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95%和4.99%,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3.55%和1.39%。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水平发展好于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与总体水平相比差距最大[4]。

(三)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发生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有94.7%的公民选择通过手机获取科技信息,手机成为河源市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电脑、电视位列河源市公民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占比分别为63.3%和56.8%。而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河源市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前3位主要渠道分别是电视(90.6%)、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53.5%)和亲友同事(53.1%)。其他主要渠道依次是科技活动(15.7%)、报纸(9.7%)、亲友(7.4%)、图书(7.0%)、杂志(5.1%)、广播(3.0%)。日常生活中河源市公民通过科普设施场所获取科技信息的机会增多,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科普宣传栏(79.0%)、户外大屏幕(49.9%)、图书阅览室(39.7%)、科普移动端(31.7%)、社区科普馆(21.9%)、楼宇广告牌(21.5%)。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科普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科学素质水平明显提升,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水平的基础。数据显示,2020年河源市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为4.12%,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02%,高于2020年全国总体水平(2.11%)。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人群、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2.5%和33.5%,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8.4%和3.1%。受经济发展落后、资源投入不足、人才观念淡薄等因素制约,河源市教育基础薄弱,人才自给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着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5]。

(五)公民对科普资源供给的满意度不高

科普资源开发与供给是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举措。了解公民对科普资源供给的满意度以及不满意的原因,有利于改进科普工作。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河源市公民对科普活动、科普设施及科普内容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比分别为74.7%、71.9%和73.7%,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20.3%、13.5%和12.20%。总体而言,公民对科普资源供给的满意度不高,科普资源建设有待加强。访谈中,公民反映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科普活动或内容与自身需求不符,科普场所缺乏以及科普设备陈旧等[6]。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现实困境

有专家指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越应该重视科学普及。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处于低端,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根本还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缺乏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欠发达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困难重重,客观上受经济社会欠发达、农村人口比重大、科学素质基础差等因素制约,主观上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够、机制建设不健全、资源供给不充分等问题。

(一)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科协2021年1月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广东省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0.56%、12.79%。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2020年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差2.2%,比2015年的差值相比增加了1.2%;与省内总体水平相比,2020年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4.43%,比2015年的差值增加了2.72%。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中,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排名倒数第二。由此可见,河源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无论与省内总体水平,还是全国总体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且差距进一步扩大。“十四五”时期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追赶之路任重道远。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

调查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差距较大,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重视不够。个别县区尚未将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工作开展还缺乏有效抓手和长效机制。一些部门没有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缺乏相应的工作举措和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实施工作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合作还不够紧密,存在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各自为政的现象,以及牵头部门、责任单位的带头作用不够明显的情况。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是“软任务、虚事情”的固有思想依然存在,齐抓共管的全民科學素质工作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科普资源供给不充分

科技部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45元,每95.51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欠发达地区无论人均科普经费还是人均科普场馆,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河源市除源城区、和平县、龙川县等单列了少量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专项工作经费外,其他各县都是依靠科普工作经费开展工作,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且县区科普工作经费差距较大。科技场馆设施缺乏,开展科普活动缺乏基本保障。河源市各县区中,仅和平县、东源县有科技馆,全市科技场馆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科普展品陈旧,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科普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共享,科普资源供给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的科普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科普活动、科普设施、科普内容的满意度”这一问题,各有74.7%、71.9%和73.7%的公民认为“满意”或“基本满意”,总体评价不高。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普场馆建设和设施配备滞后,有效的科普资源供给不足,直接影响科普工作满意度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

(四)城乡群体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差距有所扩大,城乡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严峻。2015年,河源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值为1.7%,而2020年两者差值扩大到4.55%。2019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年末河源市常住城镇人口比重46.5%,而同期全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60.60%。这说明河源市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受农村人口比重高、基数大,农民分布广、基础差、流动性强等因素制约,河源市农民群体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十分艰巨,也是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难点和短板[7]。

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建议

创新驱动发展不仅在于科技创新能力,更离不开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升。欠发达地区要通过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整合资源,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筑牢创新驱动基础。

(一)完善机制,把科学素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1. 建立科学素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实践证明,考核是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继续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目标值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将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和重要议事日程,签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指标同考核、同奖惩,切实把科学素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例如,河源市和平县科协自2012年起将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年度考核表彰范围,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在以考核促发展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值得学习和推广。

2. 设立科普专家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加强监测评估有利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设立科普专家指导委员会,承担相关咨询、论证和评审工作,定期对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公民参与科普活动情况、公民对科普内容的需求等进行监测评估,有利于掌握科普工作成效,是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相关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

3. 建立科普经费多渠道投入、逐年增长的保障机制。欠发达地区受财力制约,科普经费的投入不足,人均科普经费难以达到目标要求。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出台指导文件,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明确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科普经费逐年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应政策,通过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科普经费来源。

(二)加大投入,增加“线上+线下”科普资源供给,为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更深厚土壤

1. 建立科普资源普查和公开制度。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途径,科普资源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基础。科普资源通常指能够向公众开放的自然资源、场所、设施、设备、作品、产品、信息等。各级科协、各级学会定期开展科普资源普查,收集科普资源的分布、内容、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建立科普资源名录。摸清科普资源“家底”,及时向社会公布,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使用,有利于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为科普资源开发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2. 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通过“科普中国”品牌战略和App、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展网上科普渠道,利用短视频、动漫、3D可视化等现代信息手段,增加线上科普资源供给。设立科技创新计划科普专项科研项目,将优秀科普作品、产品列入科学技术优秀成果评选范围,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创作优秀科普作品,研发优秀科普产品。加大投入,加强新的科普场馆建设,争取每个县区至少建设1座科技馆;对现有的科普场馆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提高公众参观人次。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有关单位中列入科普资源名录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三)补齐短板,打破城乡“不平衡”,缩小群体“发展差”,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就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民群体是全民科学素质最大的短板,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设,打破城乡“不平衡”,缩小群体“发展差”迫在眉睫。一要开展科技工作者“上山下乡”活动。以河源市为例,市政府出台《河源市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方案》,积极引导、组织科技人才“上山下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把农民需求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林病虫防害技术、农村电子商务技术和市场信息送到田间地头,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增强农民脱贫致富、文明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二要结合乡村振兴计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着力打造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要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出台《基层科协“三长”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乡镇、乡村科普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基层科普人员积极性。加大基层科协组织专项经费投入,聘请村干部、农技站人员等为兼职科普宣传员,打通基层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四要开展精准科普主题活动。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期间,各级宣传、团委、妇联、科协、科技、卫计、农业、地震、气象、公安消防等部门团结协作,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业技术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安全避险”等科普惠农行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四)整合资源,构建“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格局,为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 发挥各方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发挥主导、统筹和协调作用,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倾力协作,将科普工作有机地渗透、融合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不定期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共同推进科学素质工程的任务落实。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自身科研平台、科研设施及科研成果等资源设立科普基地和科普示范点,开设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科普平台,可有效增加全市科普资源总量,优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大环境。

2. 完善管理制度,壮大志愿者队伍。一是进一步健全科普志愿者培训、激励和管理制度,鼓励各级学会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以及具有科学技术教育背景的公務员、职员、离退休人员等从事科普志愿服务。二是设立科普学分制,鼓励在校大学生从事科普志愿服务。在校大学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参加者和践行者。推动地方高等学校设立科普学分制,规定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普工作、开展科普活动可按规定计入“创新学分”,不断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为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开展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群体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困境,提出应通过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整合资源等举措,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可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十四五”期间,欠发达地区要贯彻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论述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精准施策发力,加大科学素质薄弱群体的科普力度,加大欠发达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以全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莹.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20.

[2]何薇.从继承到创新: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的中国道路[J].科普研究,2019,14(5):15-22,33,108.

[3]任磊,王挺,何薇.构建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测评体系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0,15(4):16-23,39,105.

[4]何薇,张超,任磊,等.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J].科普研究,2018,13(6):49-58,65,110-111.

[5]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6]赵兰兰.城镇社区居民科普需求及满意度调研——以北京市为例[J].科普研究,2018,13(5):40-49,108.

[7]李群,陈雄,马宗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河源市科普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近期原创作品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浅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粤东北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公民并积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