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

2021-05-10虞伟

杭州 2021年4期
关键词:淳安千岛湖功能区

虞伟

强调多管齐下,打好资金、产业、人才等工具组合拳

目前生态补偿主要有资金和非资金补偿两种类型。要不断优化资金补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流域生态共同体的高度,切实保障财政转移支付,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天然林等森林补助标准、优化补助形式。要加快探索非资金补偿。如在产业补偿方面,通过上下游产业合作、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方式开展上下游全方位合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产业帮扶的方式,导入绿色产业,强化产业造血功能,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才补偿方面,推出有竞争力的引才政策,设立人才补偿专项资金,用于引进特别生态功能区急需的人才。采取干部双向交流的方式,下游地区选派优秀干部挂职或任职,支援上游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上游地区干部到下游地区挂职或任职,学习先进的经济社会治理经验,进一步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落实多元补偿,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等补偿适用性

要根据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不同受偿主体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补偿办法。在政府机制方面,生态保护、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具有公共属性,环保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主要由政府来承担。需要上下级政府、上下游政府之间进行协商,提出生态补偿方案,确定补偿资金标准。在市场机制方面,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生态补偿,比如,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为下游杭州市区和嘉兴等地供水,用户的水价除了生产成本、治污成本、运输成本,还应该包含生态补偿的成本。要探索开展土地出让领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展土地生态环境增值核算,增值部分计入生态补偿资金。在社会机制方面,通过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募集资金,开展上游地区生态保护试点项目。比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民生通惠公益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合作的千岛湖水基金项目,以金融平台工具整合公益与商业资源,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的生态保护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对水生态保护者的补偿。

强化多方参与,调动政府、企业、居民等主体积极性

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和千岛湖水源地保护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尤其要精准识别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和贡献,按照“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对环境保护贡献者要有补偿,确保各主体投身建设特别生态功能区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在政府端,淳安县政府对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近十年来,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100余亿元,其中2019年支出达10.2亿元,居全省加快发展县的前列。2019年淳安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21.1亿元,当年支出总额为68.9亿元,缺口部分主要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县级财政生态保护支出增量空间十分有限。需要通过生态补偿持续的资金投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及民生保障水平同步提升。在企业端,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治污成本等直接补偿,也可以通过建立“飞地”园区,提供发展机会来补偿。在居民端,淳安全县纳入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范围,要求坡地退耕,网箱养鱼退养,农家乐、民宿污水处理标准达到农村一级排放标准。这些措施短期直接影响上游居民的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受到限制。除了征地、拆迁等直接补偿,可以通过政府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溢价;通过产业扶持、税收补贴、绿色金融支持等方式,加大对居民的补偿力度,吸引青年下乡,创造家门口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增强居民获得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環保联合会

猜你喜欢

淳安千岛湖功能区
在淳安狮城
美哉!多彩千岛湖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千岛湖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渔舟唱晚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