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约好奇 衍生精彩

2021-05-10杨军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求知欲好奇心语文教学

杨军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文章探讨在语文教学中预约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好奇心;求知欲;预约;衍生;进取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134-02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确立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延伸相应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在语文教学中预约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策略。

一、鼓起自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自觉学习的热情来自于自身想要学习的迫切愿望,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学习小目标,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从小学一年级的第一篇课文学习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提前自学——圈画生字,划分段落。因为学生刚开始学习生活,所以他们的自觉性几乎为零。第一次检查作业时,只有几个学生主动完成预习任务,笔者把这几个学生请到讲台前,大大地表扬一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笔者每天都表扬完成任务的学生,于是,被表扬的学生越来越多,到第五天,全班学生都站到讲台前接受笔者的表扬。

简单的任务全班通过,接下来笔者开始加大难度:“同学们,老师这里又有最新任务了,谁愿意接受挑战?”学生们睁大眼睛,好奇地问:“什么挑战?”“当然是争当读书小能手啦!”学生们小手林立,踊跃报名。在笔者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预习课文的热情愈发高涨,阅读水平也与日俱增。

读书如此,写字更是如此。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因为要学拼音,要认很多汉字,而且要把字写得整洁、规范。为了激发学生对书写的好奇,笔者经常和学生讲王羲之、怀素等人小时候练字的故事,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要当书法家的梦想,从而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横每一竖,每一撇每一捺,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在课前,学生会主动预习生字,观察字形、描红生字。可见,各种内容的课前预习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二、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学生眼里,世界很奇妙: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一半红一半绿。学生对每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都想弄个明白,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培养他们多思多问的习惯,从而高效掌握本节课教学知识。

例如,教学《影子》一课时,笔者把课堂设在室外,先让学生一起做“踩影子”的游戏,然后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你走到哪里影子跟到哪里?可以用哪一个成词来形容你和影子的关系?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十足,他们在“踩影子”的游戏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又在游戏中探寻影子的胖瘦、长短、方位的多变。《影子》语言生动有趣,教师可一边提问一边把课文内容穿插其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站、可坐,不约而同的是他们背诵课文时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趣味,自然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独特感受,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当笔者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后,学生还在争相交流刚才别具一格的课堂体验。其实,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猜谜语、讲故事、编儿歌、说绕口令、即兴表演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学得扎实。

三、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捕捉瞬间精彩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积极性、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以及情绪、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对于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可立刻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实现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一只黑色的小蝴蝶闯进教室,笔者没有拒绝它的四处探索,也没有阻止学生大呼小叫的好奇,而是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它,看它的外形,看它的神态,看它的举动,然后师生共写小蝴蝶。第二天,当笔者和学生一起交流这份特殊的作业时,笔者被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语言震撼了。有学生写道: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一只黑色的蝴蝶飞进我们的教室。它飞来飞去,一直飞不出去,可能是同学们乱糟糟的讲话声让蝴蝶害怕了。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慢慢安静了下来,蝴蝶在一片安静声中,把教室当成了花田,把同学当成了一朵朵小花。之后,它在窗边停留了一会儿,好像在跟大家说“再见”。这时,窗外吹来了一阵风,蝴蝶就顺着风的方向飞走了。期待它下次再来看望我们。

笔者暗自庆幸蝴蝶光临教室的那一刻,自己及时停下正常的教学流程,捕捉到瞬间精彩,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蝴蝶,呈现妙笔生花的精彩。可见课堂中的意外瞬间,都是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教师要守护学生那份最初的好奇,用教学智慧把意外升华成课堂的精彩,与学生共享。

四、开展多种活动,永葆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潑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可动脑筋想办法,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百词竞赛”“即兴演讲”“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活动就有评比,有评比就有奖状,如此学生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这也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了学生最期许的课堂。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好奇心也得以长期维系。

例如,当笔者和学生一同升入六年级后,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和学生们朝夕相处五年,总是我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他们早就看腻了。能否放手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当一回老师呢?有一天,笔者在班级正式发出通知,邀请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老师愿意让出10分钟的课堂时间让他展示自己的风采。教室里立刻炸开了,显然学生觉得教师的新举措既新奇又具有挑战性。好奇心强又善于行动的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课件陆续拷贝到笔者的电脑桌面上,这些课件从字体到色彩,从动画设置到音量大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全面。活动开始后,第一个小老师A同学潇洒地走上讲台。小A老师由问题“你们了解陆游吗?你们读过他的诗作吗?哪一首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入新课,再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然后讲解《示儿》这首诗的意思。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小A老师设计了很多互动话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小A老师不疾不徐,有板有眼,同学们认真听讲,全力配合。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依然沉浸在特殊的课堂氛围中。

五、结语

人只要因好奇而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成功的意念,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每一个学生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更大的好奇来追求更大的成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永葆好奇,积极感受好奇,从而收获更多的人生精彩。

参考文献:

[1]冉林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3).

[2]帅泽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J].语文建设,2020(04).

[3]杨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4]郑巧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猜你喜欢

求知欲好奇心语文教学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