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研

2021-05-10王国宏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有效性

王国宏

摘 要: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研,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创新;优化;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102-02

学生体育素质发展包括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和高尚的体育运动精神,开展体育教学能发展学生体育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但在传统体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这门学科不重要,更谈不上创新教学。目前,学生的身体状况有所下降,肥胖症、近视等发病率比较高,严峻的客观现实提醒人们应重视体育教学,重视体育锻炼。本文对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研,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重视程度不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使体育课形同虚设,往往被其他学科挤占。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发育正处在关键期,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占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出现了很多小胖子和“小眼镜”。此外,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导致学不到专业的体育知识,得不到有效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仍然以传授学生体育技能为主,忽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精神,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没有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体育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单调

体育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单一,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虽然有专门的教材,但部分教师不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将一些本该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随意放弃,导致教学内容单调,多是让学生进行队列练习、跑步练习,之后就是自由活动。部分体育教师教学形式缺乏创新,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学设施不健全

部分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全年级甚至全校只有一个体育教师。还有的学校为解决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体育教师,且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部分学校体育教学设施不健全,原有的体育设施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更新和维护。

二、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教师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体育课程的地位。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等方式,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宣传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反面教材让学生和家长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杜绝其他课程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发生,确保体育教学正常进行。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增加体育活动项目,组织一些竞技类比赛活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改变以往体育课堂只传授技能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孤僻等心理障碍,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希望教学内容能够不断更新,希望每節课都有新的惊喜和发现。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单调的现状,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此,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扭转学生自由散漫、不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局面,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强身健体,掌握动作要领,提升运动技能。

例如,在“800米~1000米自然地形跑”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布置各种地形、地物,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各种地形、地物的跑法和技术要点,告诉学生在遇到各类地形时,要反应灵活,巧妙规避地形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教师按照体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组长领跑。各小组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控制好速度,学习不同地形的跑步方法和动作要领。为激发学生练习热情,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教师可设计“摸膝”游戏,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玩法。然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最后,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摸到对方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在游戏中,学生都努力向前跑,并灵活闪躲遇到的障碍物,身体的灵活性能得到有效锻炼。

3.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注重创新,灵活运用,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篮球:熟悉球性和运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退役前的最后一场精彩绝伦的“洛杉矶湖人队VS犹他爵士队”的比赛,让学生在领略科比·布莱恩特高超的球技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篮球这一运动的喜爱之情。

4.建设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有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往往把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教学比较简单,在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浪费资金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因此,造成专业的体育教师紧缺,体育课程往往由非专业的体育教师任教,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要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就要认识到专业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学校可通过考试招聘和引进等方式选拔专业的、教学水平高的体育教师,为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奠定基础,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对学校年久失修、老化的体育设施进行维护,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还要添置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比如,可增加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排球数量,添置体操垫、瑜伽垫等,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让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三、结语

总之,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建设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宏民.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山西教育,2020(07).

[2]纪小泉.试分析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天津教育,2020(20).

[3]徐毅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广东教育,2020(06).

[4]陈勇.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0(12).

[5]陆佳.以生为本,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J].天津教育,2020(08).

[6]丁勇林.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江西教育,2020(06).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有效性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