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策略探究
2021-05-10谢志英
谢志英
摘 要:数学教学讲究以问促学,即利用课堂提问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让提问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追问”。“追问”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追问”;策略;教学效果;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94-02
“追问”是数学问题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进行问题教学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设计,而缺失“追问”教学环节,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追问”设计,使得问题教学质量低,不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以“追问”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教师”追问”教学的意义和具体策略进行探究。
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教学的现状
1. “追问”教学意识缺乏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追问”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然而,有些教师往往认识不到“追问”环节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追问”,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回答者,而不是知识的回答者,亦不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师“追问”教学意识薄弱,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学习,无法激发自身学习潜力,将阻碍数学能力的发展。
2. “追问”教学过于随意
“追问”教学讲究技巧和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及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设计。然而,有些教师对“追问”教学不重视,导致“追问”教学不具有针对性,过于随意。学生无法针对教师的“追问”进行分析回答,影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
3. “追问”教学过程缺乏沟通
“追问”教学过程需要良好的沟通,因此,教师在进行“追问”时,需要提前调动气氛,并与学生一起参与对“追问”的分析。然而,有些教师在“追问”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缺乏沟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追问”意图,无法回答或解决教师的“追问”,自尊心受挫,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到数学学习。
二、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教学的意义
1.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追问”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性双重特性,其内容涉及四则运算及定律、简单的几何图形、统计方法等知识。“追问”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数学课程中的难点、疑点、盲点、规律等,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虽然天性活泼,但在数学学习中往往没有足够的自信展示自己,担心自己回答错了,会受到嘲笑。“追问”教学依据学生的能力发问,在基础问题设问之后再进行追问,能帮助学生逐渐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心理
“追问”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心理,让学生在问中求思、探究,在问中分析、求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同时,“追问”教学往往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合作交流中能实现思维的碰撞,多角度探究、解决问题,创新解题思路。
三、数学教师“追问”教学的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追问”
“追问”教学要依据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概念等,通过相应的问题引出,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追问”,能让学生开始进入教材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教师可利用“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教师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有效“追问”,能帮助学生将以往学习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操场花坛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在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周围加一圈防护栏,需要多长的防护栏?你能计算出花坛的面积吗?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并细化问题,拆分问题,依据学生的回答,展开有效“追问”。学生联想到长方形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平行四边形分割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并进行追问: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转化为长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解呢?
2.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追问”进行提前预设,这样才能高效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非都能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回答,有时还会出现回答错误。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认知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改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之后,不能直接否定,要依据情况进行再次追问,在追问中引导学生自己纠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都有那些物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列举出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鱼缸、纸盒等。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如果要将鱼缸注满水,需要用多少水,你有办法计算一下吗?从而引出教学内容,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提出问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15立方分米,这种说法正确吗?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这个说法正确吗?部分学生在回答时容易急躁,审题不清,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产生错误认知。为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教师可进行引导性追问:再次审题,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按照公式计算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不仅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知识拓展进行“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局限于同一个问题和知识点,而要利用“追问”拓展对知识进行拓展。当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困惑、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仍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出示兩种立体几何图形的组合题,对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在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鱼缸中放置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石块,需要注入多少立方分米的水才能将鱼缸注满?题目将两种几何体进行组合,能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讲究以问促学,即利用课堂提问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让提问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追问”。“追问”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柳娟.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追问中走向精彩[J].数学教学通讯,2020(07).
[2]陈心忆.追出精彩,问出格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策略及技巧的一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2017(05).
[3]王定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追问”技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
[4]刘石磊.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追问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