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
2021-05-10沈天宏
沈天宏
摘 要:小学低年级的德育非常重要,在这个时期渗透德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分析基础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探讨影响学生德育的因素,指出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引用经典道德故事,讲述真实的道德案例,选择积极向上的歌曲,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采用分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核心素养;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42-02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强调课本中的知识,对学生的德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做法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基础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各学科的教育中,德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渗透更多的德育,融通每一个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真正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学生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二、影响学生德育的因素分析
1.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德育活动
一是部分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独立意识淡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信心、自觉自律、独立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决定着其自我行为的控制、智力的发展、情感的沟通。长期“圈养”式的教育,会使部分学生缺少自信,缺乏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二是部分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动机不足。小学阶段,学生不能随遇而安,应好好学习,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选择的目标不断努力。但部分学生受“应试”观念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缺少参与道德活动的动机。三是部分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意识落后。当前,部分学生的参与兴趣、竞争意识缺乏,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即使参加了活动也很少主动思考问题,与同学共同交流,这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子女家庭教育不重视,使得子女对待周围的人都是一种傲慢无礼的态度,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如一些家长忙于上班,对子女的关心程度不够,亲子之间的相处时间很短,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子女身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也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反而一味宠溺,任由其发展。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老一辈守旧的思想观念更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长期在这种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且还会对其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利影响。
3.德育渗透方法过于抽象
当前,在德育的渗透方面,一些教师并没有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即使制订了计划,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德育渗透方法过于抽象,讲解的德育知识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琢磨不透。学生年龄小,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德育知识的获取。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德育学习,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引用经典道德故事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无聊,不能很好地实施德育,更不能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经典的道德故事,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例如,《赵孝争死》这一故事,讲述的是汉朝时候,有赵孝、赵礼兄弟俩,兄弟很友爱。有一年遇到饥荒,一伙强盗进村劫掠,把弟弟抓住了,并要吃了他。兄长赵孝就跑到了强盗那里,求那帮强盗们不要吃他弟弟,赵礼可以由我来顶替,我来给你们吃。兄弟两人为保全对方,互相争死,强盗也被他们兄弟间的情意所感动,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播放,让学生懂得要爱护兄弟姐妹的道理,进而理解亲情的可贵。
2.讲述真实的道德案例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与道德知识相关的内容,如《孔融让梨》等,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这些都不是当下所发生的,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在教学相关的章节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道德案例,以更好地渗透德育。例如,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些不怕吃苦、积极参与公益劳动的学生,一些利用周末的时间与父母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一起聊天的学生……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很平凡,但是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相关的德育内容提供极大的方便。
3.选择积极向上的歌曲
低年级学生是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对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他们对某些歌曲和旋律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一些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歌曲,为学生传递相关的德育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选择音乐时,教师要认真思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歌词内容,如歌曲《公民道德歌》,能让学生知道“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4.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感受一天时间的变化,并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5.采用分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和探讨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对學生进行分组,再将文章段落进行划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和探讨。对于学生来说,小组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德育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总之,德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德育充分渗透其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教师一定要克服困难,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使德育更上一层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丹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0).
[2]侯锋道.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研究[J].河南教育,2019(10).
[3]许小红,蒋建春.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动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08).
[4]林燕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外语文,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