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复配的室内 活性及水稻移栽田田间防效研究

2021-05-10胡华海

世界农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稻田悬浮剂杂草

胡华海,金 立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1600)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量和品质长期遭受病虫草害影响,尤其以杂草危害为甚。近年来水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鳢肠(Ecipta prostrata)等。做好水稻田杂草防控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高品质的重要植保措施[1]。

五氟磺草胺是由美国陶农科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除草剂,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而起作用,经茎叶、幼芽及根系吸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分生组织从而抑制植株生长。该剂可有效防除稗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并对众多阔叶杂草有效[2-3]。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吡嘧磺隆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较长,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4-5]。

丙草胺属于2-氯化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分裂抑制剂,可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根部略有吸收,直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并对光合及呼吸作用有间接影响,使杂草死亡,可用于防除水稻田稗草、鸭叶草等杂草[6-7]。

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都是水稻田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作用靶标、作用机制、杀草谱并不相同,3者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解决水稻田当前抗性风险[11]。

本文旨在测定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复配对水稻移栽田抗性杂草的联合作用效果,同时验证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田间除草效果,为水稻的安全生产用药提供高效安全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植物:水稻,品种为连粳8号。

主要杂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鳢肠、矮慈姑、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种子(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测室保存)。

试验药剂:五氟磺草胺原药(98%,德州绿霸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丙草胺原药(94%,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吡嘧磺隆原药(98%,江苏瑞邦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质量比为2∶1∶37,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山东亿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00 g/L丙草胺乳油(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室内配方筛选试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5.5—2006、NY/T1155.9—2008、NY/T1155.7—2006[8-10]对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的复配活性进行室内试验;试验采用有机质含量1.82%、pH 7.1、通透性良好、过筛的风干砂壤土。试验土壤定量装至盆钵3/4处,然后从盆钵顶部浇灌,使土壤完全润湿至饱和状态。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均匀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通过发芽率换算,保证对照处理杂草的密度为120~150株/m2),根据种子大小覆土0.5~2 cm,播种24 h后备用。将五氟磺草胺原药、吡嘧磺隆原药及5个五氟磺草胺与吡嘧磺隆不同质量比混配物分别用丙酮溶解,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吡嘧磺隆(0.5、1、1.5、2、2.5 g a.i./666.7 m2),五氟磺草胺和5个复配剂(均设0.125、0.25、0.5、1、2 g a.i./666.7 m2)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将最佳配比的五氟·吡嘧混剂、丙草胺原药及5个五氟·吡嘧混剂和丙草胺混配物分别用丙酮溶解,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五氟·吡嘧(0.1、0.2、0.4、0.8、1.6 g a.i./666.7 m2),丙草胺(1.25、2.5、5、10、20 g a.i./666.7 m2),5个五氟·吡嘧·丙草胺(1.5、3、6、12、24 g a.i./666.7 m2)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在杂草3叶期茎叶喷雾处理。药后20 d,测定杂草鲜重,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鲜重防效。试验结果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

依据SUN Y-P(孙云沛)法计算其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以浓度对数为X,防效机率值为Y,求回归方程。

判定标准:共毒系数<80为拮抗作用,80~120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

1.2.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安徽省合肥市农科院基地进行,土壤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3%,pH为8.3。水稻6月17日移栽。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4分别为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60、450、540、900 g a.i./hm2,处理5: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m2,处理6: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 g a.i./hm2,处理7:300 g/L丙草胺乳油540 g a.i./hm2,处理8:空白对照,处理9:人工除草。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每个处理4次重复。

按照试验要求,水稻移栽后7 d,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天平称取,300 g/L丙草胺乳油丙草胺则用移液器吸取,采用浅水均匀撒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5 d,水层不淹没稻苗心叶。人工除草2次,分别是7月12日和8月8日。

药后调查杂草3次,分别为2018年7月9日,药后15 d第1次调查防效;2018年7月24日,药后30 d第2次调查防效;2018年8月8日,药后45 d调查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 17980.40—2000[9]的方法进行调查,每小区定3点,每点0.25 m2,分种类调查记载杂草数量,最后一次同时调查杂草鲜重。

药剂对杂草的防效按下列公式计算:

同时,分别在药后10、15、20 d对各小区进行目测调查药剂对移栽水稻的安全性。于收获期测定各小区水稻产量,试验数据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的复配活性

2.1.1 五氟磺草胺与吡嘧磺隆的复配活性

五氟磺草胺与吡嘧磺隆5个复配剂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20,对供试杂草增效作用明显,尤其是五氟磺草胺与吡嘧磺隆以质量比2∶1时,增效系数达到187.33(表1),增效作用最佳。

表1 五氟磺草胺与吡嘧磺隆混配对千金子、稗草、鸭舌草等杂草的联合作用

2.1.2 五氟·吡嘧混剂与丙草胺的复配活性

五氟·吡嘧与丙草胺以3∶37和9∶131复配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为增效作用,尤其是五氟·吡嘧与丙草胺以质量比3∶37时,即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的质量比为2∶1∶37时增效系数达到129.25(表2),增效作用明显。推荐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以2∶1∶37的比例复配混用。

表2 五氟·吡嘧与丙草胺不同混配对千金子、稗草、鸭舌草等杂草的联合作用

2.2 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复配制剂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

2.2.1 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药后10、15、20 d对各小区进行目测,试验药剂对移栽水稻安全,对非靶标生物无影响。

水稻收获前调查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空白对照处理最低,显著低于药剂处理。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0~540 g a.i./hm2处理的水稻产量为8378~8684 kg/hm2,与300 g/L丙草胺乳油处理及人工除草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 分散油悬浮剂360、900 g a.i./hm2处理的产量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表3)。

2.2.2 防效结果分析

药后15 d株防效结果见表4,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40 g a.i./hm2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为98.47%,略高于对照药剂五氟磺草胺,显著高于吡嘧磺隆与丙草胺;360 g a.i./hm2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与对照药剂丙草胺相当,无显著差异;450 g a.i./hm2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防效,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0~900 g a.i./hm2对千金子的株防效为92.68%~100%,显著高于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和丙草胺;540~900 g a.i./hm2对鸭舌草、鳢肠的株防效分别为99.07%~100%、99.04%~ 100%,与五氟磺草胺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吡嘧磺隆和丙草胺。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0~540 g a.i./hm2处理对总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的防效,360 g a.i./hm2处理与丙草胺无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处理防除水稻田杂草施药后水稻产量

药后30 d株防效结果见表5,540g a.i./hm2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为98.57%,略高于对照药剂五氟磺草胺,显著高于其他2个对照药剂;450~540 g a.i./hm2处理对千金子的株防效为92.57%~98.21%,显著高于 丙草胺处理;540~900 g a.i./hm2处理对鸭舌草、鳢肠的株防效分别为99.14%~100%、99.11%~100%,略高于五氟磺草胺;试验药剂450~540g a.i./hm2对总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五氟磺草胺和吡嘧磺隆和丙草胺。

药后45 d,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360、450、540、900 g a.i./hm2时,对水稻田总草株防效为81.41%、90.48%、98.12%、100%,鲜重防效为81.60%、91.77%、98.73%、100%;对照药剂五氟磺草胺30 g a.i./hm2、吡嘧磺隆30 g a.i./hm2和300 g/L丙草胺540 g a.i./hm2对水稻移栽田总草株防效分别为75.94%、68.38%和82.88%,鲜重防效为77.29%、70.26%和84.25%。试验药剂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60 g a.i./hm2处理防效与其他浓度处理差异显著,结果见表6、7。

表7 药后45 d不同处理防除水稻田杂草的鲜重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田杂草危害的主要特点是时间跨度长,移栽后20 d内均为杂草发生高峰期;杂草种类多,恶性杂草多,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鳢肠等,抗性高,危害非常严重,一般进行1次化学防除后田间草害仍可达到2级以上,防除措施不到位甚至可导致水稻减产5%~10%,严重区域甚至达到50%以 上。而目前农业生产中缺乏对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好、安全、性价比高的药剂类型,再加上恶性杂草发生速度快、发生量大、种类多,大大增加了恶性杂草的防除难度。因此研究复配制剂提高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为水稻田除草剂提供可替代药剂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本研究表明: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复配质量比为2∶1∶37时,对水稻田一年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扩大了杀草谱,尤其对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的防除增效作用最为显著。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能有效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使用量为450~540 g a.i./hm2,在水稻移栽后5~7 d进行均匀撒施。除草剂除草效果关联因素较多,配比、剂量、喷雾浓度、空气环境、降雨、杂草草相、助剂等均会对药剂实际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田间施药时需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水稻田悬浮剂杂草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家乡的白鹭
拔杂草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水稻田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