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康复中的效果探讨
2021-05-10宋玲玲
宋玲玲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广西 柳州,545001)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1],孤独症患儿通常在3岁之前开始发病,男女比例差异较大,女性患儿症状相比于男性患儿更重,患病后智力水平较低。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脑器质因素、免疫学因素、神经生化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可分为两种类型,除有需要时,几乎不主动进行社交活动,属于冷漠型;不会躲避他人主动发起的社交,但是患儿自身也不会主动进行社交活动,属于被动型[2]。因此采取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孤独症患儿的病情改善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通过采取机构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两种方式,观察病情改善及疗效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9.04-2020.01纳入的60例孤独症患儿分作参考组与试验组(n=30),参考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4岁,平均(3.2±0.5)岁;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岁,平均(3.1±0.6)岁。两组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治疗,包括:①对患儿进行综合检测,明确病情程度和训练侧重点,根据患儿情况定制感觉综合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量。②ABA一对一训练:由家长多次重复训练内容,手把手对患儿进行指导,直到患儿学会并记住。③小组训练:由一对一训练逐渐过渡至多人小组训练,增强患儿适应能力,训练内容包括体能锻炼、沟通交流、性格疏导、社交鼓励等,通过语言、动作、知识点相互联系,将复杂内容简单化,以儿歌、歌谣的方式结合进实际训练中,是患儿在玩耍过程中得到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的刺激。④每天训练时间不短于5h,每周训练不少于6d,并且每三个月在专业训练中心进行一次病情评估,以便于后续训练计划的制定。参考组采用机构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治疗,患儿在训练中心接受康复训练,4h/d,5d/周,训练内容与试验组相同。两组均接受10个月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依据《孤独症患儿发展评估表》[3]对患儿治疗前后病情发展进行评分,包括47项社会交往,66项精细动作,72项粗大动作,55项感官知觉,79项语言沟通,55项认知能力,52项情绪控制,67项自理能力,共8个指标,指标中每个项目1分,分数与病情改善程度成正比。(2)两组疗效对比。显效[4]:《孤独症患儿发展评估表》评分增加16分及以上;有效:评分增加8~15分,进步:评分增加1~7分;无效,评分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改善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后社会交往、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感官知觉、语言沟通、认知能力、情绪控制以及自理能力8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病情改善对比(n=30,分)
2.2 两组疗效对比
参考组总显效率为(22/30)73.30%,试验组总显效率为(23/30)76.7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30,例)
3 讨论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以及对兴趣活动局限、重复且刻板等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缓[5]。
孤独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以脑损伤为主要常见原因,同时孤独症患儿的脑部整合功能存在缺陷,无法对时间进行整合处理,对某一个场景中的文字、数字等内容难以进行想象,难以与他人沟通交流。目前对此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式,多采用康复训练和行为干预,对社交、沟通、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训练,以达到促进智商发育,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病情等目的[6]。本文研究采用的两种康复训练方式得出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社会交往、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感官知觉、语言沟通、认知能力、情绪控制以及自理能力8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考组总显效率为73.30%,试验组总显效率为76.70%,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两种康复训练方式对改善患儿病情均有显著效果,且两组疗效对比基本无差异,但是由于机构康复的费用较高,患儿家庭需承受较大经济负担,多数患儿因无法承担高昂费用而错过接受完整的康复训练[7]。家庭康复训练模式通过加强对家长的专业培养,在家庭环境中实施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练习机会,最大程度利用家庭资源,消除患儿陌生感,提高训练兴趣,促进患儿社交主动性,加快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孤独症患儿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病情,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