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二代萌芽林的影响
2021-05-10游洋
游 洋
(龙岩市新罗区自然资源局,福建 龙岩 364000)
1 引言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原产地主要在澳洲大陆[1]。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是世界3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主要造林树种[2]。桉树萌芽力强,经合理定株后的萌芽林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良好[3]。桉树第二代萌芽林由于可以利用第一代原有的根系,达到速生而稳定的性能,故而可作为桉树人工林更新的主要方式之一[4]。从经济效益来看,二代更新免去了重新挖穴种植的必要,大大节约了生产和用工成本,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环境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相对的用工成本也大幅提高,多数林农或林业企业选择低成本的桉树萌芽林作为经营之路。而萌芽林的林分密度、土壤肥力、年降水量等是影响林分蓄积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抚育措施下的桉树二代萌芽林的树高、胸径、冠幅调查分析和林分蓄积量的估算,为初步探索桉树二代萌芽林在闽西地区的可行性和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林地概况
2.1 林地基本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境内多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峰海拔1092 m,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8′28″,北纬24°41′52″。气候湿润温和,夏长而不酷热,冬短而无严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1 ℃;年平均日照时数1742.8 h;年平均无霜期300 d;年平均降水量1600 mm,雨水集中在每年3~9月,以6月份最多。
2.2 林分概况
桉树一代、二代人工林均为纯林,林地土壤以红黄壤为主。一代和二代林所施的肥料均为桉树专用肥(氮磷钾≥34%)。桉树一代人工林于2008年春季开始大规模种植,面积约800亩,9年后于2017年冬季进行主伐。二代林于主伐后的次年春天就开始萌芽,每个伐桩的萌发条经修剪、施肥、培土等一系列抚育措施后,最终保留生长健壮的1~2株作为第二代培育林。
2.3 定萌和除萌
每伐桩上的萌芽条生长量在1.3~1.6 m时进行定萌。按试验设计,每伐桩保留生长健壮的优势萌芽条1~2株,将多余的萌芽条进行除萌。
2.4 追肥
定萌和除萌后每年安排1次追肥。初次施肥在定萌后一个月内完成,以后每次施肥在每年的6月份前完成。采用开沟施肥方式,距离树桩≥50 cm处开挖长25 cm、底宽15 cm、深20 cm的施肥沟,每株施桉树专用复合肥(氮磷钾≥34%)500 g。施肥后及时盖土踏实。
2.5 培土
定萌后,结合施肥及时进行培土。培土时采用新土,一般培土至覆盖树桩10 cm左右为宜,可防止强风和白蚁对萌芽部位的危害。培土作业可结合施肥时进行。
2.6 除草
桉树二代萌芽林在每年的春(4~6月)、夏(7~9月)两季各进行一次劈杂除草,2次除草抚育间隔保持在60 d以上。将林内灌木、藤类、杂草植被砍除并清理干净,伐倒物置于林外。定萌后的第一年将林地上的杂草、灌木、藤类等植被全部砍倒,伐根高度≤10 cm。
2.7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20年11月,对样地内不同坡位和不同密度桉树二代林分别进行每木检尺,记录其树高、胸径,查询二元材积表计算单株材积,并根据样地换算林分蓄积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留萌试验林生长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处理。
表1 试验样地基本信息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代萌芽林的病害调查
对试验地的桉树二代萌芽林抗病性调查发现,有极少株存在死亡或黄化落叶现象。从土层立地条件来看,在土壤黏重或土层薄的发病率较高,而沙质土的发病率几乎为0;这可能与连续降雨导致土壤粘性重或极度干旱天气有关。
3.2 不同坡位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通过不同坡位的桉树生长表现对比可知(表2),两个坡位的桉树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下坡位桉树林个体生长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明显高于上坡位,其分别为14.51 m、13.51 cm、0.10 m3和 9.5 m3/亩,分别比上坡位提高了34.85%、43.21%、20.64% 和150%、150%。由此可见,下坡位的桉树生长表现及生长效益更好。
表2 不同坡位对桉树生长指标的影响
3.3 不同密度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桉树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密度桉树林个体生长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冠幅分别为14.44 m、13.43 cm,而高密度桉树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下降了26.59% 和31.35%;低密度桉树林的单株材积比高密度桉树林提高了1.5倍,从而说明过高密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桉树的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因此,合理的密植度更有利于桉树的生长和增产。
表3 不同密度对桉树生长指标的影响
3.4 不同留萌数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造林过程中,在同等密度情况下,对伐后的树桩留萌数量也作了对比试验。从表4中可以看出,桉树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与立地条件、留萌数量显著相关。在立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留萌2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留萌1的平均树高生长量;立地条件越好,其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越好;立地条件越好,留萌2的树高和胸径存在着同步生长,并且留萌2的同一树桩的2株树高几乎差异不大,可能是同树桩的2株存在着向上的竞争生长。
表4 不同留萌数量对桉树生长指标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桉树人工林生产量与立地条件、遗传因素和经营管理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5,6]。其原产地绝大多数生长在澳洲大陆,以及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分布,它的生长环境很广,其体形变化也大,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均有栽培。坡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光照条件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植被生长和分布[7]。本研究表明,不同坡位对桉树个体生长、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有显著影响,下坡位桉树林的个体生长和林分蓄积量明显优于上坡位,表现出了更好的生产力和蓄积量。下坡位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明显优于上坡位,更利于桉树生长。此结果与韦建宏等[8,9]研究结果一致。
造林密度强弱影响着桉树的经营管理以及个体生长等方面,造林密度过高时,桉树胸径、单株材积以及整个林分的蓄积量会显著下降,而树高基本保持稳定,可能是高密度种植造成林木对光照和水肥资源的竞争,从而使桉树个体胸径和单株材积受到抑制和林分蓄积量下降。
在造林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较好的桉树林地蓄积量明显占有优势。从中不难发现,立地条件好的留萌2的平均树高大于留萌1的树高,并且同树桩的2株高低变化不明显,表现出高生长间的竞争关系。总而,从林分生产力来看,下坡位的低密度桉树林生产力更高,也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低密度桉树林中留萌2,这为桉树科学造林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