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旅游视域下林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1-05-10王章红

绿色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香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王章红

(陇南市礼县中坝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甘肃 礼县 742200)

1 引言

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至始至终都摆在重要突出的位置,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的一系列文件,明确林业的显著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经济产业,延伸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及林业产品等林业产业链建设亟需加大。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阶段仍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旅游设施建设并不完备,而将香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划分用途也处于商讨阶段。因此香山如何将旅游作为林业经济的有效手段,以及在旅游能够开发的前提下,如何保全香山自然保护区不受破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有很多学者在探究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山地旅游时,都会寻找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旅游融入到当地生态经济产业中,形成旅游业与自然保护、经济提升协同发展[1]。

2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2.1 保护区概况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成立,划定的范围面积为11330.20 hm2。香山海拔在1280~2532 m之间,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完善,有作为旅游吸引力的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如表1所示。保护区内气候适宜,是夏日避暑的良好选择。

表1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分布

礼县为了更有效、规范地管理保护区,明确保护主体,对林区进行申报工作,根据《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再次确定了香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区域范围、主要保护对象等,如表2所示。这一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后续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界定,明确保护区域和可作为旅游开发区域。

表2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2.2 山地林业旅游资源现状

香山自然保护区在建立时,由于缺乏严谨的科学划分,保护范围及管理界限不明确、功能区划不完整,因此自2016年以来对香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功能划分、资源类型等进行严格整改。在《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指导下,通过省林业厅、环保厅专家实地考察后,将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部分,由于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两区域存在农田、村庄、道路、景点等,人为活动相对频繁,故将该部分排除,重新划分,以保证自然保护的精确性[2]。

如图1所示,紫色区域为核心区,仅作科学研究,禁止外人进入,该区域以保护为主,严禁开发。黄色部分为缓冲区,为科学考察区域,能否作为景点开发需进一步考证。绿色代表实验区,可进行科学实验、参观考察、生态旅游、林下特色种养殖及资源持续利用、适宜进行旅游景点开发[3]。

图1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3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旅游发展经验和问题分析

3.1 发展经验分析

现阶段香山自然保护区已完成申报建设工作,保护区内功能分区明确,对村庄、农田、林业红线等在专家指导下已在实施整改中。保护区内对旅游景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整理,并确定核心旅游资源和非优区资源,可根据划分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确定能够进行旅游活动的区域。现阶段依托保护区环境,大香山景区和翠峰观景区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翠峰观景区的旅游设施基本成型,能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交通需求等,成为陇南小有名气的旅游目的地。

3.2 问题分析

香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之初,划分区域过大,区域内的资源类型与现行的保护区和功能区划分标准存在差异,相关的批建程序不符合政策法规,对保护区边界界定、资源类型等存在数据不清等问题。

3.3.1 功能分区不明确,缺乏科学规划

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较早,对保护区内资源分区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表现在严禁进入的核心区和不可进入的缓冲区存在大量农田、村庄、道路、旅游景点等,对亟需保护的资源形成威胁。此外,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由于前期缺少科学的参考标准和深入的实地调研来对保护区进行区域划分,导致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核心区资源被开发,对林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4]。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认识不足、开发深度不够,造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情况,也存在开发多于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一系列不经科学考证就任意开发的行为,一是造成植被破坏,森林资源浪费,威胁保护区生物资源;二是使旅游开发中建设的游客步行道、建筑等地质地貌破坏,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3.3.2 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香山海拔在1280~2532 m之间,山势险要,森林资源分布山间,这对交通、信息等带来考验,增大开发难度,开发不当,会给游客带来负面体验,如野营、山地探险等没有安全保证。景区周边的食宿设施,卫生、安全等条件还未达到标准,存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现象。此外,保护区管理机制体制构建不完善,林业局、文旅局和生态环保局管辖范围不明确、追责难。如保护区内翠峰观打造由文旅局负责,生态环保局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监管,负责景点外围违章建筑和设施整改,而林业局则负责对功能区的上报进度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功能区景点划分上,各单位之间的对接有待提升。

3.3.3 旅游开发与林业保护矛盾突出

现阶段保护区内对人文资源有一定的开发,但挖掘不深入,文化底蕴体现度不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保护阶段,未将自然资源科研价值发挥出来。整体上来看,保护区并没有将旅游发展和林业生态资源进行最高效结合,旅游发展模式与经营理念与林业保护之间的关系仍存在矛盾。

4 发展对策

针对旅游开发与林业保护之间的问题,不少学者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建议,对香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4.1 科学区划,精准保护,有效开发

香山自然保护区开发要遵循历史规律、严格执法和监管、及时整改的原则,挖掘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正确处理好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结合保护区功能区划,将存在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农田、村庄、道路、景点等人为活动密集的区域排除在外,重新划分,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精确性。重视森林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在充分考虑保护区内资源状况、特征、分布情况、保护区容纳能力后,结合旅游市场,细分游客群体,由此开发旅游产品[5]。为保护林业资源不受损害,可考虑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保障保护区稳定的林业面积。

4.2 完善保护区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为保障香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林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旅游开发中首要考虑的,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客观的政策,是很重要的。现阶段保护区正在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行专项行动,为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永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针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成立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联合环保、林业、文旅、农业、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衔接配合,共同发力,强化分工协作。

4.3 发挥山地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健康旅游

充分发挥香山林业资源优势,进行绿色健康旅游开发,坚持“两山理念”,生态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山地林业旅游[6]。首先挖掘保护区深层次、高品质的文化内涵,运用好现有的观音庙会,打造引爆旅游热点的牵引绳。其次在发展好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做好体验游、研学游等丰富的香山文化旅游活动,提升综合竞争力。最后可建立山地生态林业旅游机制,为林业经济产业带来新机遇。

4.4 “林业+旅游+特色种养业+……”多元发展

采用以“旅游+林业”为基础的联动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融入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全方位的开发方式,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加快保护区经济发展。在可实施范围内,可建设休闲养生林业、生态绿色林业及林下种养殖等经济产业,结合乡村振兴,在保护区内的村庄,开拓极具森林特色的山地旅游特色村庄,提高土地和林地综合利用效率。根据礼县地区的气候、土质,结合林区内的珍贵药材、原生态农作物等经济项目,选取合适的药材种类进行区域化种植,在提高野生药材产量的同时,形成中草药观光研学园区,优化“旅游+林业+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模式。

5 结语

以礼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香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类型,得出香山具备开发旅游的条件。其次,根据保护区功能分区情况,选出在实验区适宜开发旅游景点。并由现已形成的旅游环境,找出旅游开发与林业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功能分区不明确,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开发与林业保护矛盾突出。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科学区划,精准保护,有效开发;完善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发挥山地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健康旅游;“林业+旅游+特色种养业+……”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香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北京香山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游香山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香山红叶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香山二老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