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新型举国体制的演进、价值和优化
2021-05-10周虎
周虎
摘 要:作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与典型实践,新型举国体制有着深远而厚重的团结意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应对民族危机、团结建设强大国家、团结促进社会进步、团结勇攀科研高峰、团结共渡疫情大考而形成发展的立党兴党强党和治国理政重要方式。经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积淀,新型举国体制赋予传统举国体制崭新特点和丰富内涵。新时代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具有多重价值:团结领导、一心聚合力的政治认同价值,团结协商、齐心添共识的理论指引价值,团结办事、众心成大事的实践超越价值,团结克难、全心应大急的制度保障价值,团结发展、同心谋大同的世界历史价值。优化新型举国体制仍需要加强团结,实施相应路径。它们包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政治团结;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保持人心团结;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保持政企团结;密切干部和群众联系,保持干群团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保持团队团结。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统筹、民族团结、制度支撑、文化自信,是成功运用举国体制的先决条件。新时代中国加快发展、应对各类重大风险挑战,要继续用好新型举国体制这一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
关键词:中华儿女大团结;伟大团结精神;国家团结;新型举国体制;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D63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1)05-0052-11
一、作为中华儿女大团结国家方案的新型举国体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命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巩固和深化“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指引。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全球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的总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国家团结的角度看,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是伟大团结精神的真实写照和典型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領导为根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为支撑,汇聚形成中华儿女大团结。
近年来,学界对新型举国体制开展了多维度研究。相关文献归纳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特征、优势、价值、功能。张建认为,新型举国体制具有“现代化”“市场化”“体系化”“全球化”四个基本特征。黄瑶、王铭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了新型举国体制在“应急领导”“应急队伍”“应急保障”“应急组织”“应急管控”“军地协同”“应急支援”七个方面的优势展现。一些研究对新型举国体制的历史溯源、时代背景、出场逻辑以及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黄新华、石术对新型举国体制和传统举国体制的异同作了比较,认为二者的相同之处均在于“党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新型举国体制“新”在政府与市场、主观与客观、自主与开放、制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上。少数文献着眼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运作机理、优化路径、机制构建、现实应用等方面。陈劲等重点介绍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三种实现模式,即应急动员模式、科技攻关模式、央企整合模式。叶青、李清均指出,优化新型举国体制要从“慎用资源配置条件”“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建设有为政府”三个方面着手。何虎生认为,新型举国体制要在制度领域、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科技领域、安全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谢宜泽、胡鞍钢认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应用对象和适用领域主要有前沿科技、民生工程、国防建设、应急管理、生态治理、竞技体育六个方面。
但是,既有研究在挖掘新型举国体制的团结精神内核方面不够充分。对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阐释,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或应对风险的工具层面,而应将其上升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高度,视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因此,要立足“国家”站位,抓住“团结”脉络,将国家团结视角贯穿于新型举国体制的整体性研究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孕育和凝练出来的宝贵经验。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关联角度看,新型举国体制是国家团结统一、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团结一心的典型实践。本文以“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国家方案”为视角,梳理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演进与团结意蕴、价值定位与逻辑关联、效能提升与优化路径。
二、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演进与团结意蕴
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演进历经革命战争年代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举国体制发展,新时代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以及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阶段。这一演进历程展现了中华儿女追求团结统一、团结自强、团结进步、团结克难、团结应急的行动自觉。经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积淀,新型举国体制被赋予了丰富的团结意蕴。其核心内涵是大团结,其实质是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国家制度为支撑形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
(一)缘起于统一战线政策的工作实践:团结应对民族危机
作为革命策略战略的统一战线是举国体制的肇始。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问题作了说明。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统一战线是包括资产阶级及一切同意保卫祖国的人们的,是举国一致对外的。”报告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举国体制,但此时的统一战线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备了革命战争年代举国体制的具体特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社会各阶级联合起来,举全国之力保卫祖国,举国团结一致对外,共同反抗日本侵略。在后来的《论持久战》中,毛泽东重申了抗日战争前途问题的攸关所在,即“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这是革命战争年代举国体制得到运用和发挥的一种异曲同工形式。
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不仅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广泛联合,更有中华民族团结救亡的共同行动。历史地看,举国体制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其实施目的在于通过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一切抗日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强调“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倡导充分利用“中国人民的大联合”团结抗战、抵御外侮。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合作大局,中国共产党着手加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号召举全国之力进行抗日救亡。党高度重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统战工作,认为坚持好、发展好和巩固好统一战线,不仅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动群众”,也有利于“集中力量于首先恢复和发展那些对人民生计和军需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可见,党在特殊时期探索运用举国体制,注重发挥其汇聚人民群众力量和优先发展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积淀,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逐步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追求。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和丰富实践,为后来举国体制的制度化探索和秩序化构建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在大团结大联合中汇聚强大合力,牢牢把握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举国体制在我国的深入探索和运用注入了思想资源。
(二)聚焦于建设好新中国的发展愿望:团结建设强大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注重运用举国体制方式巩固新政权、建设新国家。当时,我国的各种物资十分匮乏,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新中国以举国之力开源节流,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这有力保证了国民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推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进程。1951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指出,《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的发表“表明了抗美援朝是举国一致的”。1956年,毛泽东在阐述“十大关系”时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在这里,毛泽东强调搞好国家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令的统一。
实践表明,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和物质条件比较落后的客观状况下,精神状态上的激励和奋斗姿态上的提振往往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的建设事项千头万绪,大事进入议程,难事纷至沓来。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积极向上,把全国的有限力量汇聚起来,有效破解生存危局和发展困境。团结奋进成为集中力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嬗变于传统举国体制的拓展探索:团结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举国体制发挥促进社会进步价值。1982年,邓小平在同党内同志的谈话中强调:“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在当时,实施和运用举国体制的目的在于“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逐渐成为举国体制生动形象的话语表达,成为我国向国际社会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张重要名片。
2000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建立一套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优势的创新机制”。这一论断科学研判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的紧密契合点,更加注重激发举国动员能力与市场经济活力汇聚而成的强大合力。实践表明,举国体制既有利于“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
2008年,胡锦涛系统总结了我国办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关键一点“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胡锦涛把“坚持发挥举国体制作用”作為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一项有利条件,并强调“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中得到了成功探索,进一步拓宽了使用范围和适用领域。
(四)丰富于创新协同攻关的科技研发:团结勇攀科研高峰
举国体制在一系列重大科技协同攻关中发挥出强大推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企图在国防科技上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举国体制提供了强有力且可持续的制度支撑、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持,帮助我国突破了西方设下的技术封锁线,实现国防科技上的反封锁胜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举国体制在重大科技协同攻关中成功运用的丰硕成果。在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困难,频繁遭遇技术瓶颈,物质基础和科研整体实力都较为薄弱。党发挥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从全国范围内抽调人力、智力、财力、物力,成功克服了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重阻力。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坚持政府支持和市场导向紧密相结合作为改革的主要原则之一,并指出“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作用”。它既要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法规制定、制度设计、执行监督、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又要求市场充分扮演好在经营规划、资金流动、资源配置、人才需求、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角色。新型举国体制完善政府干预方式和激发市场活力,更加符合实际和注重成效。
2015年,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迫切需要日益完善的科技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攻关中,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比较优势,有助于整合优质资源、汇聚磅礴智力,进一步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及科研創新能力上的差距。
2019年,“嫦娥四号”顺利完成探月任务,这是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举全国之力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嫦娥四号任务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实践表明,“嫦娥四号”等系列重大科技的集中攻关需要用好新型举国体制。全面提升国家整体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往往不是哪一个单位或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鉴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作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路径选择与优化渠道,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目标任务。这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研高峰和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五)成熟于群防群控群治的抗疫斗争:团结共渡疫情大考
举国体制成为我国迅速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制胜法宝。2020年2月6日,习近平在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时强调:“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举国行动,全国上下一心,全力应对,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2020年2月18日,习近平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强调:“中国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综合实力,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通电话时强调,中国政府“运用举国体制,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已经取得积极成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严峻态势,习近平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坚持和运用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集中一切力量进行新冠疫苗研发等系列科研攻关活动。2020年3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我国以举国体制积极展开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书写了成功抵御重大风险挑战的战“疫”篇章。这一“超稳定”“超善治”的国家方案,不仅成为中国全力抗击疫情的“助推器”,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战“疫”的“定盘星”。
三、新型举国体制的价值定位与逻辑关联
新型举国体制以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为重要追求,以特殊时期兜底人民群众生计为基本目的,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政治、文化、理论、实践、制度、历史等多重价值。它们共同彰显中华儿女大团结价值,并存在内在逻辑关联。
(一)价值定位
其一,团结领导、一心聚合力的政治认同价值。新型举国体制的最大优势是政治优势,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能够成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风险挑战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新型举国体制生命力、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新型举国体制就得不到有效、广泛运用,其体制优越性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早在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就提出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完全巩固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全国执政为中国共产党举全国之力解难题和办大事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党的团结带领成就“中国之治”。全体中国人民对此不仅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有着高度的认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新型举国体制具体反映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蕴含着政治认同价值。
其二,团结协商、齐心添共识的理论指引价值。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所在,协商理念是我国协商政治和协商治理的基本准则,和合文化同协商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和协商”。“和协商”不仅在调解矛盾、问计于民、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且为实行新型举国体制增添了共识、凝聚了力量。协商对于形成共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聚同化异添共识,可增进团结聚合力。新型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也充满着协商精神。新型举国体制不仅承接了毛泽东关于“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的思想内核;同时对《论十大关系》的辩证思维进行了合理吸收,强调“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邓小平也主张“用经过协商取得一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强调“对国家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对变化发展着的实际进行充分讨论,并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量,有助于研判特定情形下举国体制的适用条件。对此,江泽民认为“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有助于进行统筹协调与合作分工,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创造精神”。胡锦涛将“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充分融入社会建设,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协商真谛,习近平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注重发挥协商民主在团结各界和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功能。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够在理论上站得住、在实践中行得通,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有协商文化、协商理念、协商精神的支撑。
其三,团结办事、众心成大事的实践超越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论断不断展现改造世界的现实意义。新型举国体制秉持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善于将不利的局面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致力于把中国的大事既能办成功又能办出特色。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新中国举全国之力发展国防科技,“两弹一星”等高端利器先后研制成功,为我国维护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方面,我国陆续取得了抗洪、抗击“非典”和抗震救灾的重要胜利。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两大国际性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全面提升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为国家的开放型发展争取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助于发挥制度优势,为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探索运用举国体制提供借鉴。随着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传统举国体制的经验为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实践取得更大成绩提供了参考。“嫦娥四号”顺利完成了探月任务,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等,这些都是新型举国体制办大事价值导向引领下的成功实践。
其四,团结克难、全心应大急的制度保障价值。一般而言,举国体制往往带有应急管理规划和物资驰援计划的性质。它作为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种组织和配置资源的模式”,在某一特殊时期或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集结人力、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较好完成紧迫任务。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看,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对国家内部和外部防务安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社会总体无恙和持续稳定、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的充分保障。在某一特殊时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新型举国体制能见实效的制度安排。当国家面对重大安全风险和特大自然灾害时,新型举国体制能够统筹救援行动和兜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在疫情“大考”中,湖北省在全国各省“一省包一市”的医疗帮扶和紧急驰援下很快就战胜了疫情。全国各地区所展现出的这种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仅彰显全国人民的责任与仁爱、团结与担当,同时展现了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的制度力量。
其五,团结发展、同心谋大同的世界历史价值。新型举国体制着眼解决国家内部重大问题,同时具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情怀。早在1935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美好发展愿望。新时代,着眼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际视角看,新型举国体制不仅注重加强国内全体民众的团结,也强调国际社会要基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不断推动国与国之间互利共赢、合作发展。从中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互动关系看,新型举国体制紧紧依托团结的力量加速推动中国发展,进而更好助力全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扎实立足国内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动员、精准发力,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摆脱贫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始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的实质性贡献。党运用新型举国体制摆脱绝对贫困的精准扶贫方案,为国际社会完善贫困治理策略和应对体系提供了中国智慧。
(二)逻辑关联
其一,政治认同价值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价值。从政党政治与国体政体的相互关系上看,政治性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首要标准,是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的本质属性。一套利国利民的制度设计与安排,首先要体现政治价值。“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显著表征和国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展现,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一切力量巩固发展众星拱月的良好局面。在抵御重大风险挑战的时候,新型举国体制提供制度支撑,党和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中国政府积极有为、兜底民生,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新型举国体制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价值。
其二,理论指引、实践超越和制度保障价值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价值。三者构成了一个严密而完整的逻辑体系。首先,理论指引价值是逻辑起点。一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举国体制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论述,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另一方面,协商文化、协商理念、协商精神是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显著功效的重要依托。其次,实践超越价值是逻辑中介。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化经历由理论样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过程,既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得到拓展延伸,更在实践历练中逐渐形成制度成果。最后,制度保障价值是逻辑终点。检验制度安排好不好,既要看理论指导正不正确、科不科学,也要看实践效果怎么样,以及同预期相比存在多大差距。但归根到底,要看这样的制度能否为解难题和办大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新时代,推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制度化,促使“团结一切可以團结的力量”实现长效化,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价值诉求。它强调运用制度优势,注重发挥制度威力,既能为改革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又能为团结进步强化制度保障。从这一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善于将团结合作的精神转化为改造现实的伟力,并以国家制度的稳定形式牢固确立起来,具备了制度支撑作用和制度保障功能。新型举国体制由理论、实践、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使自身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充分展现。
其三,世界历史价值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价值。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表达了“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美好发展愿望。1977年,邓小平也明确提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的目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举国体制巩固和建设国家。其助力形成的“两大奇迹”不仅具有国内意义,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制度文明作出的创造性贡献。这一具有创新性和优越性的制度安排,也是厚植于中国本土继而造福于世界人民的中国方案。
四、新型举国体制的效能提升与优化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从政治路径、文化路径、经济路径、社会路径、科技路径着手。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制度整体功效,着力点在于要把团结的价值、团结的导向、团结的逻辑贯彻始终,保持共同团结向上和共同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一)政治路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政治团结
把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就要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让党的领导“实起来”。从党的建设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优势是组织优势,即党的领导、党建引领、党员先行。保持政治团结,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要一以贯之,党的建设要紧随其后,以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党建工作质量影响着新型举国体制的功能发挥和成效彰显。各级党组织以高质量意识推動党建工作向前发展,有利于使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好地转变为执政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这种由党建引领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是进一步促使党的领导“实起来”“稳起来”“强起来”的巨大推动力,有助于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规划和领导运用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正如在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扮演着“服务员”“联络员”“突击队”等多重角色。新型举国体制将凭借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实现效能优化。
(二)文化路径: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保持人心团结
把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还要充分发挥举国之力在暖民心方面的功能。从力量源泉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优势是资源优势,即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难题和办大事。这种资源优势的形成以及资源供给的可持续,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同时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一般而言,团结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于协商,协商理念向来是团结精神的重要支撑,“和合”文化孕育出的“和协商”发挥着聚同化异的功效。“和合”文化既是能够用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文化资源,更是能够用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精神瑰宝。新时代背景下,“和合”文化主张扶危济困、大爱无疆,倡导同舟共济、抱团取暖,强调互援互助、奉献担当。尤其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和合”文化最大限度地凝聚起省际合作、省际互助的团结力量,在抗“疫”斗争中高度契合了新型举国体制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诉求。党中央及时出台“16省份一省包一市支援湖北”的精准对接帮扶方案,使新型举国体制在疫情“大考”中得到了锤炼与升华。我国凝聚起互帮互助和同舟共济的力量,保持了人心思定筑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经济路径: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保持政企团结
把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还要进一步联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让资源配置“活起来”。从制度设计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优势是制度优势,体现有为政府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统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项制度性成果,举国体制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动力。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和建立一种能与之充分适应且高度协调的新型举国体制。从这一角度看,新型举国体制既是由政府主导的干预性机制,又是有市场参与的灵活性机制。为此,优化新型举国体制效能,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持政企团结。一方面,政府运用“五年规划”提供发展指导。我国每五年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中国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有为成为新常态。新型举国体制“新”就新在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职能相辅相成,“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同频共振。因此,推动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更好转化,要从积极寻找最佳契合点方面着手,“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要让政府勇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总之,要坚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激发市场蕴藏的潜力,使新型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活起来”。
(四)社会路径:密切干部和群众联系,保持干群团结
把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还必须在实践中锤炼升华干群关系。从社会动员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是干群关系优势,密切的干群关系能够汇聚起强大的合力。历史上和现实中,注重密切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珍贵传统,更是党进行治国理政的优良作风。一方面,实行新型举国体制,作为先锋队员的党员干部需要先行示范,需要扎根基层、下沉一线,在群众中间当好“宣传队”“传输带”,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努力做好团结工作。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走的是党的群众路线,有效整合全体社会民众的团结力量是维持这一制度正常运转和发挥功效的内在机理。新型举国体制能够得到充分运用和发挥实际功效,离不开干群团结、同心奋进、合力共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全国一盘棋”上同心同德,在“拧成一股绳”中同向同行,是新型举国体制驰而不息、行稳致远的深厚力量源泉。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实际功效,仍需紧紧依托干群团结。
(五)科技路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保持团队团结
把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还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从技术治理层面看,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优势是效能优势,即在科技创新中精准聚焦治理效能的提升。当下,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前沿科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新技术也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这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协同攻关、集成创新与综合运用,有助于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便利化的信息服务。科学技术需要经过实践桥梁即转化环节才能释放出生产力。关于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成为科技与生产力同频共振的关键。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助推下,我国在“产学研”的相互转化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产业、学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不再相互孤立,而是日益呈现出相互连接、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创新发展,继续保持团队团结,着力推进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五、结语
成功运用举国体制需要具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统筹、民族团结、制度支撑、文化自信等基本条件。新型举国体制以党的领导为根基,以现代国家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环境,以发挥制度优势和优化治理效能为支撑,以中华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为引领,集各方面力量为一体,实现团结应对严峻挑战、全力抵御特大灾害、合作完成重要任务、共同攻关前沿科技等目标。作为中国国家制度显著优势和优良治理效能的集中彰显,新型举国体制既能在设定的时间里高质量办成许多未能办成的事情,又能集中主要精力有效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日益发挥出重要的功能。
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正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鲜明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归根结底是以团结赢得稳定、发展和复兴的优势。全国人民在紧密团结统一中充分发挥力量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形成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优势。反观美国,“两党倾轧”致使美国沦为“散装国家”,愈演愈烈的党争导致其成为“全球第一政治撕裂国”。美国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是其难以团结之果。
新型举国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新型举国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追求,根本上是为了实现更好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作为国家方案,是积少成多、聚多成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制度安排。它深刻彰显团结精神,集中展示团结力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要素深度融合与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础扎实、作用稳固,符合国情、富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
[2] 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强调 勇攀科技高峰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活动[N].人民日报,2021-02-23(1).
[3] 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1.
[4] 张建.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J].桂海论丛,2020(4):84-88.
[5] 黄瑶,王铭.新型举国体制对防控新冠疫情的制度优势[J].理论探讨,2021(2):167-172.
[6] 黄新华,石术.论作为国家治理制度优势的新型举国体制[J].新视野,2021(4):42-48.
[7] 陈劲,阳镇,朱子钦.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落地模式与应用场景[J].改革,2021(5):1-17.
[8] 叶青,李清均.新型举国体制进路:经验证据、机理分析、路径优化[J].理论探讨,2021(3):127-132.
[9] 何虎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五大重要领域[J].国家治理,2020(42):14-18.
[10] 谢宜泽,胡鞍钢.新型举国体制:时代背景、基本特征与适用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8-26.
[1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
[1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3.
[1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4.
[14]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8.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02.
[1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17]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18]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
[19]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7.
[20]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21]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5-76.
[22] 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 为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目标乘胜前进 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参加会见[N].人民日报,2019-02-21(1).
[23] 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2-07(1).
[24]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2-19(1).
[25] 习近平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2-26(1).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2020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78.
[27]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 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N].人民日报,2020-03-03(1).
[2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5.
[2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5.
[3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0.
[31] 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40.
[32] 国家体育总局.拼搏历程 辉煌成就——新中国体育60年(综合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33] 余建斌,刘诗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拉开序幕 长五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N].人民日报,2020-05-06(1).
[34] 本刊特約评论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构建国家洁净能源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4):381-382.
[35] 欧阳洁,邱超奕.政策协同助力疫情防控[N].人民日报,2020-02-08(2).
[3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77.
[3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7.
[38] 姜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引领赋能复工复产[N].人民日报,2020-04-29(1).
[39] 熊建.16省份一省包一市支援湖北 1.1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2-08(2).
[40] 新华月报.新中国70年大事记:1949.10.1—2019.10.1(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007.
[4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0.
[4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2.
[4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太和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EB/OL].(2021-08-09)[2021-08-11].http://www.rdcy.org/uploads2021/file/20210809/20210809160224_12275.pdf.
责任编辑:林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