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冲任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2021-05-10李若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卵巢中医健康

李若薇

【关键词】中医;冲任;卵巢;储备功能;健康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245-03

正常情况下,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产卵的能力逐渐下降。但卵子产生能力下降出现在适龄期女性中,说明其卵巢功能出现异常,卵子数量得不到保证,女性生育功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发展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常见于备孕困难、月经量少、月经失调等症状。患者可提前出现类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大、失眠、骨质疏松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血清促卵泡素(FSH)升高和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下降。在卵巢功能衰竭早期,卵巢储备力已下降,FSH比LH升高明显。

FSH>10IU/L是现阶段临床上诊断DOR的统一标准,也有少量报道认为,FSH/LH>2即可认定为DOR早期表现。DOR患者的病情具有渐进性,长期不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间越长,患者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越高[1]。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目前普遍认为FSH判断DOR的潜能高于LH,但为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临床一般联合两者进行诊断。在中医学理论中,DOR属于“不孕症”、“月经后期”等范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DOR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社会女性普遍晚育,我国计划生育也放宽政策,很多女性都存在高龄怀孕问题。女性年龄越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风险越高,当发生DOR后女性极易出现不孕、月经紊乱等情况,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殖健康,不利于女性的心理健康。

1冲任解读

《素問·上古天真论》中对14岁(二七)女子进行详细分析,当女子14岁时癸水至,癸水到一定高度后满了,通过任脉、太冲脉排出体外,当太冲脉强盛时癸水多,女子按时来月事,此时就具备怀孕生子能力。《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明确了冲任和胞宫的直接经络联系。“太冲脉、任脉是女性经络交汇的关键,上体现为乳汁,下体现为月经”《诸病源候论》如是说。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明确提及冲任与孕育生殖的密切关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张景岳著书《妇人规》中,也认为任脉和太冲脉是五脏六腑的生化之源,太冲脉为脏腑提供血液,任脉辅助供血,由此可见月经也是由任、冲二脉而来。冲任蓄藏脏腑经脉的气血,下输胞宫,化为月经,准备孕育,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内分泌活动。冲任是通路,上联脏腑,下调胞宫。

天癸与冲脉相辅相成,两者协同聚合脏腑血液,血海充足。任脉、太冲脉相互“资助”,以月为周期按时溢满血海,月经按时到来,阴阳和合则女性怀孕生子的能力。中医和西医在女性生理发展中自成一套体系,西医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为一套流畅的生理调控体系,对应到中医里则变成“肾-天癸-冲任-胞宫”,西医注重生理器官描述,中医注重阴阳学说,两者无实质性差异。韩冰教授[2]认为冲任和卵巢是相似的,也可以说两者并无区别,卵巢即冲任,是联通人体上下循环、促进正常月经过程的重要组成。王耀廷[3]亦提出“冲任的功能与卵巢相似”。

2 DOR病因机制分析

现阶段关于DOR的发病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已经证实的病因如感染、自身免疫缺陷、环境等,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可循的DOR诊断标准。西医临床诊断中,常通过FSH、E2、抗苗勒试管激素、超声等联合检测方式,通过血清学指标评估,及影像学探查子宫形态,最终诊断是否为DOR。

随着中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临床实践显示DOR病机与生殖轴平衡被打破有关,肾脏、天癸作为生殖轴重要组成,可见DOR发生与肾脏、肝脾功能失衡也有紧密关系。任脉、太冲脉的根本是肾脏,肾功能失调导致机体精血亏虚、阴精不足,肾持续亏损导致冲任损伤,天癸之血蓄积不满,导致月事不调,卵子发育、排出障碍,胞宫失去濡养,严重的会导致月经中断。肾是人体精气之本,西医研究也证实肾功能受损是导致DOR的关键性原因,中西医在DOR病因论述中观点不谋而合。女子以血为本,若后天不足,脾胃虚弱,冲任化源不足,血海枯竭则出现月经过少甚至闭经。肝藏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当肝脏血气不足,经血加重消耗,导致女性气血失和。随着现代女性社会生活角色的变化,育龄期女性往往同时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工作紧张、劳逸失度,易致紧张、焦虑、抑郁等。肝脏为疏泄之源,太冲脉、任脉受肝脏调节,若情志不畅日久,肝失条达,疏泄紊乱,日久血行不畅,瘀阻冲任,则气血失常,冲任失调,月经紊乱。

胞宫是奇恒之府,体现女子经、带、胎、产这些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冲任和胞宫具有直接经络联系,女性性成熟—绝经这一过程中,太冲脉和任脉负责蓄积气血,维持机体正常血液循环,上达乳房,下达胞宫,盈满则泄,亏虚则蓄,以自然月为周期,周而复始,精卵成熟,氤氲的候,摄精成孕。胞宫通过冲任二脉与全身经脉联系在一起,在调节女性正常生理周期的同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过程,当冲任二脉失和,不仅月经失调,女性生理功能也随之紊乱。

3 DOR的冲任病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详细解读不孕的根源,当女性49岁左右时,太冲脉与任脉蓄积血气速度变缓,癸水呈现枯竭之势,上不达乳房,下不达子宫,女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直至绝经后生育功能丧失。由此可见,任虚冲衰是导致DOR的始发因素,最终引发形坏无子。若女性并未到49岁,但由于太冲脉和任脉协调失衡,进而提高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窦卵泡数骤减,影响卵巢功能的正常维持,最终女性闭经,不孕。

现代医学研究者对DOR病理机制不断深入挖掘,发现冲任损伤是导致DOR的主要原因,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冲任首当其冲,导致脏腑气血亏虚,经络功能失和。另一种情况是气血先亏,长此以往影响冲任二脉功能,导致脏腑受损。两者先后有别,但造成的结果相同。罗颂平教授[5]认为DOR经验病机为脾肾虚弱,冲任不盛;谈珍瑜[6]等认肾精充足是卵巢正常排卵的强有力基础,肾精亏虚是导致DOR的主要病机。DOR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渐进性疾病,“久病从瘀”,饮食、环境或盆腔既往手术,都是导致卵巢血供减少的主要原因,血供减少进而会引发血液不畅,月经紊乱,且精血量少。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尤昭玲教授[7]认为冲任瘀阻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应以补肾调经、活血祛瘀为基本治法。

4 DOR治疗原则及方法

激素替代是现阶段治疗DOR患者的主要方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通过口服、注射激素等方式,让女性身体中激素水平回归正常水平,模拟正常生理周期,促进正常排卵,进而调整内分泌系统。但停药后患者生理系统会紊乱,且卵巢功能不能逆转,长时间用药会导致血栓、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缺乏个体针对性,患者的接受度和坚持度不甚理想。中医以整体观作为理论基础,多系统、多环节调节内分泌,针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其安全性、临床效果均比西医治疗理想。中医遵循辨证论治思想,并将“治末病”思想融入临床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补肾、健脾、行气活血等方法,调和气血、燮理阴阳,使气血流利、天癸充足、冲任调达、胞宫充养。常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等方法,亦可配合西药,多途径并施,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具有可持续性。

在中医典籍中,性味归经为冲任二脉的药材较多,如川芎、菟丝子、覆盆子、肉苁蓉、五味子、鳖甲、丹参、紫石英、熟地黄、巴戟天、鹿角霜、香附等。如《类证治裁》记载:“菟丝子…固冲脉之力”、“丹参…调冲脉之气”;《本草汇言》提到冲任二脉失调,阴气不足,应采用平补药剂治疗。《本草纲目》记载:“鹿角霜…温冲任之寒”;《得配本草》记载:“巴戟天…补冲脉之气”、“当归入任脉、川芎入冲脉”、“丹参…补冲任之血”;《本草便读》描述紫石英治疗冲任二脉失养的效果,紫石英具有润养经络,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这些药具有或通调冲任或补养冲任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归于冲任二脉的药材,对性腺轴均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在调节卵巢功能的同时,有助于第二性征的发育。

杨家林教授[8]在报道中提到,调节冲任二脉的基础是补肾益气、健脾补肝,因此要首先滋补肝肾及脾胃,其次结合患者症状,选用冲任二脉滋养药物,双管齐下。韩冰教授[9]研究显示,用大鼠进行实验,给予其环磷酰胺化疗,发现大鼠卵巢功能下降,再给予补肾调沖方,检测血清中E2、AMH等水平显著升高,大鼠卵巢正常排卵,说明在卵巢功能低下的大鼠治疗中,采用补肾调冲方效果良好。罗颂平教授[10]认为治疗DOR应以脾肾为本,补肾与健脾并重,气血双调,善用中药配合膏方,用药平和,三因制宜,徐徐图之。张玲[11]等研究发现补肾活血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戊酸雌二醇片+炔雌醇+补肾活血为主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引起的不孕有明显疗效,可以改善卵巢功能,降低FSH、FSH与LH比值,升高E2、T,提高妊娠率。

DOR的危害是渐进的,女子“五七之年”,阳明脉衰,后天之本不济,化源不足,后天不能滋養先天,则先天之本渐涸。故对于35岁及以上的女性必须做好定期妇科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使阴平阳秘、精血俱旺,气血通调。避免发展为卵巢早衰,增加治疗难度,降低患者信心。

猜你喜欢

卵巢中医健康
卵巢早衰,可以自然怀孕吗
保养卵巢就两点:心情好、别受凉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能自行消失的几种“卵巢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