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

2021-05-10杨彩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体重

杨彩云

【关键词】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产科门诊护理干预;血糖水平;体重;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129-02

妊娠期糖耐量代谢异常情况较为常见,即介于正常血糖、糖尿病之间的血糖水平[1]。糖耐量代谢异常情况下,影响母体代谢、胎儿代谢。经临床证实,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难产等风险,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另外,经产科工作经验、文献资料检索,发现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分娩后糖尿病患病风险、胎儿低血糖风险也非常高。所以,需予以积极干预,以优化分娩结局[3]。我院针对妊娠糖耐量代谢异常患者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通过饮食、用药、运动等多方面干预,有效控制了孕妇的血糖、体重,改善了分娩结局[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孕妇为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时间选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经血糖等检测确诊,总计120例。纳入标准:孕妇知情同意参与;孕妇具备独立配合能力;病历资料完整;单胎妊娠;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研究药物过敏史;重大手术治疗史;既往糖尿病情况;精神、语言、认知障碍者。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30.50±3.60)岁;体重50~70kg,平均体重(57.50±4.50)kg;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0.30±4.20)岁;体重50~72kg,平均体重(56.60±4.30)kg;分组后的两组研究对象资料完整,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血糖监测、常规营养指导、孕期教育以及常规产前检查等。

观察组配合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产前检查期间产科门诊护士进行孕妇孕期健康指导,包括疾病发生原因、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诱因、表现、相关并发症等,帮助孕妇全面了解疾病。另外,以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安排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饮食、运动等知识教育。②心理干预:妊娠、糖尿病互为影响,加上妊娠所处的特殊阶段,导致孕妇有明显的身心压力。护理人员对孕妇的心理负担表示理解,通过沟通了解其负担原因,给予心理疏导,强调乐观心态、血糖水平、分娩结局等方面的关联性。另外,与家属沟通分析孕妇当前身体、心理状况,指导家属予以孕妇对更多的关怀、安慰,助于稳定孕妇的身心状况。③饮食干预:根据孕妇体重计算每日需要热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肥胖孕妇妊娠期不宜减体重,避免母体酮体增加对胎儿的影响,总热量不宜过多。体重较轻、体质虚弱者,提供足够的热量,根据血糖随时调整饮食。鼓励孕妇多吃粗粮、鱼类、蛋白质、低糖新鲜果蔬。④运动指导:孕妇体操、散步等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使胎盘获得营养。孕妇运动时胎儿也随着运动,利于胎儿健康发育。运动以餐后1h后为宜,每次运动30min为宜。

1.3观察指标 统计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体重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情况。

1.4数据分析 基于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受试孕妇的计数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产妇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以“例(%)”表示,對应检验值χ2,计量资料血糖水平、体重以均数(MeanValue)±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x±s)进行表示,对应检验值t。若相同指标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2结果

2.1计量资料变化比较 两组妊娠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水平、体重变化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变化,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

2.2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妊娠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产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妊娠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的胎膜早破、妊高症、产后出血等产后并发症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围产儿不良结局情况比较 两组妊娠糖耐量代谢异常孕妇的围产儿不良结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低血糖情况见表4。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即孕妇妊娠期间初次出现不同程度糖耐量受损,发生率一直较高,与遗传基因、日常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结合产科工作经验,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以及围生儿不良结局风险[5]。所以,需重视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并进行积极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性。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工作中,在综合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产妇、围生儿不良结局风险[6]。产科门诊护理干预中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指导,其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孕妇了解妊娠期糖耐量异常风险,心理干预可以稳定孕妇的心态,助于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干预可以为母体与胎儿提供必要的营养、热量,运动指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使胎盘获得营养、提高胰岛素对抗性、提高孕妇机体对糖的利用率、消耗体内过多的血糖、控制孕妇体重,进而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婴儿并发症[7]。王佳研究指出,门诊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护理中,助于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满足孕妇护理需求,促进分娩预后,具有推行应用价值[8]。

本文结果与朱亚蓉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研究组孕妇餐后2h血糖(2hPPG)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34.38%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明显(P<0.05)[9]。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应用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降血糖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控制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体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依从率中的应用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