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2021-05-10佘培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儿肺炎阿奇霉素

佘培培

【关键词】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058-02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类型,是引发儿童出现感染性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随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在临床上感染病例的不断增多,也引起了现代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1]。患儿在发病后往往症状表现不同,部分患儿完全未见明显症状表现,但也有部分患儿症状严重,并且具有明显特异性[2]。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很容易出现疏漏状况[3]。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在患病后病程较长,很容易出现复发现象,患儿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药物,而抗生素血管治疗方案是在患儿出现感染早期,于患儿胃肠道给予其2~3d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带患儿症状基本稳定后,将抗生素应用转变为口服应用,这种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并且在临床上获得了医务人员以及患儿的认可,阿奇霉素属于二代环内酯抗生素,在用药后能够实现局部药物高浓度聚集,药效较强,此药物的药物半衰期相对较长,渗透能力强,近几年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分析阿奇霉素序贯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以下为实验过程和结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数据库作为样本池,在样本池中调选时间段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入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于两组实现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其中实验组患儿年龄介于2~14岁,平均年龄(8.4±1.2)岁,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5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介于1~13岁,平均年龄(7.9±1.7)岁,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14例。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完全知晓;组间患者均进行入院前体检,存在良好的身体机能,无其他或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患者具备稳定的个体状况,能够耐受后续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者家属无法有效接受实验操作,对于后续调查无法配合;患者为妊娠期妇女;患者在入组三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类疾病治疗。本次研究将患者的一般入院资料进行数据库录入,专业人员实现分析调取后进行比对,患者一般资料具备良好的可比性(P>0.05)。研究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家属均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于患儿实现常规静脉滴注乳酸红霉素进行治疗,患儿每日用药30mg/kg,用药浓度为0.1%,1次/d,患儿连续治疗14d后观察疗效。

实验组中患儿选择序贯疗法进行治疗,首先应用静脉滴注方案对儿童注射阿奇霉素每日用药一次,静滴3d,停3d,再静滴3d,每日用药剂量为10mg/kg,然后停4d,再将儿童的用药方式转变为口服用药,用药为阿奇霉素颗粒,每日用药10mg/kg,1次/d,口服3d。

1.3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显效:治疗完成后,儿童临床症状完全改善,儿童无咳喘症状,无肺部啰音,经由X胸片检查病灶完全吸收。有效:治疗完成后,儿童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咳喘症状减轻,经由X胸片检查儿童病灶完全吸收。无效:治疗完成后,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所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主要包括:腹泻、院内感染、呕吐。记录观察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PEF、PEF25%、FVC。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研究数据比对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实施处理,χ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指标用“例(%)”表示,肺功能(FEV1、PEF、PEF25%、FVC)采取x±s进行表示,利用t对数据实施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性结果具备比较差异,结果代表数据差异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分析研讨 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6.00%相比于對照组患儿52.00%更具有优势,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组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比对 实验组不良反应(腹泻、院内感染、呕吐)比率12%,与对照组44%比较,对比差异性较大,实验组比例更小(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对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更具有数据优势(P<0.05),详见表3。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临床研究表明[4-6],支原体肺炎占所有小儿肺炎的20%左右,这种病症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全年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发病后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而红霉素是最早应用于临床上的大环内脂类药物,虽然近年来应用静脉滴注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儿童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静脉注射,通常疗程需要维持2~4周,这种疗程不仅时间较长,儿童痛苦也较大,很容易出现院内感染的状况[7-10]。

相关研究发现,肺炎会导致患儿产生心衰、缺氧现象,每年均存在400万以上的儿童由于肺炎致死,肺炎支原体一般为细菌、病毒之间的细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通常不具有血液细胞壁以及组织,一般会在患儿的细胞体外寄生,因此,肺炎支原体能够在无细胞培养基中进行有效生长及繁殖[11-12]。因此肺炎支原体的细胞特点可以作为治疗的研究方向。红霉素为临床中常见的代表性药物,此药物存在较短的半衰期,患儿应用后无法有效吸收,容易引发患儿出现消化道疾病,产生不良反应较高。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这种药物无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均能获得良好的血药浓度,在口服后2~3h内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这种物质的组织浓度可高于血药浓度50倍,半衰期大约为68h,具有较长时间的药效[6]。这种药物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低,而试管疗法能够有效缩短儿童的平均住院时间,大大降低儿童在治疗期间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将静脉用药逐渐转变为口服用药,能够大大减少儿童的平均输液时间,容易受到家长和儿童的认可,避免儿童在多次静脉穿刺中出现的痛苦。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在临床治疗时可选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于儿童进行应用能够降低儿童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的病情康复来说有良好的可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小儿肺炎阿奇霉素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肺炎30例效果评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复方丁香开胃贴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浅析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