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图书馆电视服务研究综述
2021-05-08黄鑫
黄鑫
作者简介:黄 鑫(1982— ),郑州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图书馆;电视服务;中国;美国;综述
摘 要:文章对中美图书馆电视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的电视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1-0089-04
1 背景
三网融合已成为国际信息相关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美国不仅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三网融合的业务范围及管理措施,完成了三网融合进程,实现了三屏高度合一,还率先通过电视平台开展书刊检索、预约续借、在线互动等图书馆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目前,虽然我国的电视图书馆建设热情高涨,但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笔者总结了美国图书馆电视服务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的电视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
2 美国图书馆电视服务理论研究回顾
笔者以“library+television service”或“television library”为关键词,在Emerald、EBSCOhost、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2020年以来的美国图书馆电视服务相关文献,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的研究数据发现,美国图书馆电视服务理论研究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2.1 萌芽阶段
1951年,Robert W.Orr提出,电视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图书馆应该利用电视开展图书服务工作,如在电视上展示近期开展的阅读活动和馆藏资源[1]。该理念可被视为是图书馆电视服务的缘起,但在当时的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2.2 探索阶段
美国的电视远程教育历史悠久、普及范围极广。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图书馆界认识到开展电视服务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积极探讨电视服务的内容和建设方式,该阶段的研究文献多以“cable television libraries”为关键词,电视服务主要包括图文信息展示、馆藏查询、视频播放等。1975年,Larry E.Harrelson提出了把数字电视与图书馆结合起来的构想,对电视图书馆的前景、现状和困难进行了详细阐述。Charles B.Lowry还根据MITRE公司(向美国政府提供系统工程、研究开发和信息技术支持的非营利组织)的报告,提出了电视图书馆服务的三个层次,即单向服务、用户响应及数字信息处理[2]。Tom Szudy提出,有线电视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电视可以成为图书馆与公众沟通的渠道,图书馆要抓住数字电视发展带来的机遇,拓展服务功能[3]。他还为有意愿进行电视图书馆建设的管理者或图书馆管理者提供了与当地有线电视公司合作的方案步骤。Tom Szudy还认为,民众渴望通过电视学习知识、参与活动,电视观众未来将会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因此,图书馆应开展相关服务,为民众提供学习支持。Dana Carlisle认为,图书馆和博物馆拥有大量面向公众的教育资源,电视台是高效传播这些资源的重要渠道[4],三者都是民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应利用创新的方式为民众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3 蓬勃发展阶段
美国图书馆电视服务项目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约占总数量的62.71%。其中,2003年以前的文献多以“television service”和“digital libraries”为关键词,2003年以后的文献多以“television service”和“ubiquitous libraries”为关键词。随着美国三网融合的完成、互联网电视普及率的提高及可交互功能的显著增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朝着“泛在图书馆”的目标积极迈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或电视终端直接登录数字图书馆获取资源。在此背景下,美国图书馆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电视服务的模式,服务方式由单向型转变为双向互动型,服务内容日益丰富,电视服务与数字图书馆、家庭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Paul Duke首次提出了“電视是一种重要的‘泛在图书馆形式”的观点[5]。他认为,数字电视技术革命将改变传统电视的概念,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点播节目、获取信息,并利用数字电视与他人进行交流,数字电视技术的进步成为图书馆深化电视服务的重大机遇。但是,Paul Duke并没有对如何使数字电视成为“泛在图书馆”进行深入探讨。Charles B.Lowry强调“泛在图书馆”应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便捷的用户接入点”,用户接入点主要包括各种电脑及清晰度高的数字电视和手机等。Lili Li直接指出,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网络终端享受图书馆服务。在这种泛在服务理念下,美国图书馆的电视服务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创新。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对数字图书馆在电视上开展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仍属于数字图书馆服务研究或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研究者并没有提出“数字电视图书馆”等概念。数字图书馆电视服务是指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以电视或电视App为传输平台,将图文、声像、视频等数字资源推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图书查询与借阅、书目推荐、参考咨询、远程教育等个性化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美国学者积极尝试利用三网融合成果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服务和支持,电视服务理论和实践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开展电视服务的内部因素,包括规划准备、资源加工、内容挖掘、功能开发等。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涉及电视服务的内容个性化、应用来源集成化与丰富化等问题,研究具有深度性和专门性。二是图书馆开展电视服务的外部因素,包括宣传图书馆电视服务的目标与定位、电视服务如何响应用户需求、电视服务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图书馆与社会各部门合作追踪电视服务的趋势等。
3 我国电视图书馆建设理论研究回顾
笔者以“数字图书馆and电视”或“数字图书馆and电视服务”或“电视图书馆”或“三网融合and图书馆and电视服务”为检索表达式,对CNKI、万方和读秀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持续追踪、检索与分析,剔除重复发表、媒体新闻报道等文献,截至2020年7月,共获取相关文献92篇。笔者发现,我国关于电视图书馆研究的内容包括电视图书馆概念与特点研究、建设研究、服务研究、实践探索、泛在服务下的电视图书馆五个方面。
3.1 概念与特点
定义研究分为两类:一是从资源和服务的角度概括电视图书馆的定义。张婷认为,电视图书馆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询、阅读经图书馆“电视化”改造的信息、资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6]。二是从平台媒介的角度概括电视图书馆的定义。钱宇认为,电视图书馆是指图书馆利用第三类媒体(即电视媒体)将其馆藏资源和各类服务主动提供给用户,使其能够按需获取的图书馆形态[7]。在特点研究方面,以洪光宗为代表的学者指出数字电视图书馆具有普及度高、操作性强、主动性好、易实现版权保护等特点[8]。
3.2 建设与发展
我国关于电视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赵任飞、滕斌等阐述了我国数字电视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9]。韩丽[10]、敦文杰[11]等学者对图书馆利用IPTV、OTT TV、HDTV平台开展服务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3.3 服务内容
目前,我国电视图书馆的建设实践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电视图书馆开展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音视频点播服务、馆藏查询服务、预约续借服务和信息通报服务等。例如,洪光宗提出图书馆可利用数字电视这个新平台开展查询服务、导航服务、预约与续借服务、预览服务、视频点播服务及新书通报服务;赵德宝认为数字电视图书馆可以提供视频点播服务、专题节目服务及音视频信息数据库服务[12]。目前,很少有学者对电视图书馆如何开展在线交流和虚拟咨询服务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3.4 实践探索
我国大多数学者对电视图书馆构建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例如,王以俭以绍兴电视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平台设计经验;施国权等探讨了绍兴电视图书馆的服务形式[13];钱宇从技术和内容选择两个方面介绍了常州电视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张炜等介绍了国家图书馆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国图空间”项目的规划与平台搭建情况[14]。
3.5 泛在服务中的电视图书馆
钱宇认为,“泛在图书馆”的特征之一是运用一切可利用的电子终端设备或辅助工具实现服务目标,如电视图书馆、家庭虚拟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手机移动图书馆等;王一淳首次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电视服务的理念;施国权认为,电视图书馆是“泛在图书馆”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已成为目前图书馆界的重要课题[15];申彦舒总结了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的实现途径及服务内容(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联盟服务、用户环境嵌入式服务)[16]。
4 对我国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美国图书馆界针对电视服务的研究时间较长、研究内容前沿、涉及范围较广、研究成果形式多样。电视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图书馆电视服务项目实体建设的发展,相关实践项目的实施又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发展,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形成了良性循环,为我国的电视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4.1 制定业务规范标准
美国相继出台了《图书馆电视服务节目管理制度》《图书馆电视服务节目采购、复制、转码、上载工作流程》《图书馆电视服务节目编目与保存制度》《图书馆电视服务节目采购制度》等一系列图书馆电视服务业务标准,为全国范围内图书馆电视服务的规范开展、电视节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明确依据。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图书馆电视服务业务的相关标准,各地图书馆缺乏统一参照,对资源和服务的整合力度不够。我国的电视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与当地广电部门合作进行的,而广电行业在内容、操作设备及技术规范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一般在区间范围内自由选值,这一问题给图书馆带来了不少困扰。不同图书馆在节目内容制作方面标准不一、存在差异,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的制作标准必将制约图书馆电視服务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我国需要制定统一的电视图书馆业务标准。国家图书馆或全国电视图书馆联盟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调查用户的体验情况,积极开展基于数字电视平台的内容制作与编发体系规范研究,共同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页面字数、图片大小、视频大小、分辨率等)、服务标准等,实现共建共享、科学管理,丰富电视资源内容的种类,提升我国电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4.2 深入挖掘服务功能
一方面,云技术、二维码的出现为拓展电视图书馆服务功能创造了条件。电视图书馆可与广电、互联网牌照商等合作,利用二维码和云存储技术,开发数字资源下载功能。用户可先通过电视屏幕选择所需的资源,再通过手机扫描相应的二维码下载获取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电视、IPTV、OTT TV等除具有清晰度高、覆盖人群广、视听体验好等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目前,很多电视图书馆虽然利用数字电视的互动功能开展视频点播服务,但忽略了数字电视在虚拟咨询和在线交流方面的功能开发。电视图书馆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不断审视自身,创新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电视技术和平台的作用,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服务效能。
4.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用户需求是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动力。美国图书馆将其电视服务的理念鲜明地显示在电视屏幕首页,并建设专门网页向民众介绍电视服务的内容,将其开展的特色栏目资料和项目经验及时在网页上更新,以便于不同图书馆针对电视服务进行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绍兴图书馆专门为其电视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每周向用户推送新的栏目内容和资源。目前,我国的电视图书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开展的电视服务缺乏宣传推广、对民众缺乏引导及用户需求驱动不足等。这些问题既不利于提高电视图书馆的利用率,也不利于电视图书馆价值的彰显,甚至影响经费的后续投入。
5 结语
电视图书馆应拓宽宣传推广渠道,除发放宣传册外,还要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举办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激发民众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Robert W.Orr.Libraries and Educational Television[J].ALA Bulletin,1951(8):282-284.
[2] Charles B.Lowry.Let's call it the Ubiquitous Library instead[J].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05(3):293-296.
[3] Tom Szudy.Cable Television and Librarie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1983(3):15-16.
[4] Kletchka,Dana Carlisle.MUSEUMS,Libraries,and Public Television: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J].Art Education,2004(4):13-18.
[5]Paul Duke.Television:“One Vast Ubiquitous Library.”[J].The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2000(2):225.
[6] 张婷.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电视图书馆发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118-121.
[7] 钱宇.泛在服务模式下的电视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73-74.
[8] 洪光宗.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拓展新平台[J].新世纪图书馆,2006(2):57-59.
[9] 滕斌.数字电视图书馆技术瓶颈及存在问题分析[J].贵图学刊,2012(2):4-5.
[10] 韩丽.IPTV的兴起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5):81-83.
[11] 敦文杰,孙一钢,朱先忠.基于OTT TV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4(2):65-69.
[12] 赵德宝.网络广播电视融入图书馆服务之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1(8):26-29.
[13] 王以俭,张炜.“绍兴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36-39.
[14] 张炜,李春明.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国圖空间”数字电视项目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0(6):69-71.
[15] 王一淳.三网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泛在服务模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9):29-31.
[16] 申彦舒.国内泛在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5):40-43.
(编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