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步提升“被动收入”

2021-05-08张瑾

理财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化工资收入本金

张瑾

对于大部分普通上班族来说,除了力争使自己的“死工资”逐步向年入20万元的目标挺进外,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提升“被动收入”,也是另一种靠谱的“加薪法”。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推进,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实现了不小的突破提升。不知从何时起,“月入万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线城市的收入“平均线”。在部分网友看来,诸如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给到应届毕业生工资的年薪就已达到20万元至50万元不等,“月入万元”甚至只能算是“及格”,“年入20万元”才能开始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

客观而言,“年入20万元”在大多数人眼中确实称得上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收入水平,也有不少财富研究报告将年收入超过20万元作为定义“中产”的标准之一。但何时可以年入20万元,如何为年入20万元做好准备,最终又是否可以实现这一收入目标,除了取决于职场奋斗的工资收入,也和每个人的理财规划密切相关。

理性选择投资工具

即便有了通过被动收入助力“年入20万元”的理财小目标,心态上也不能太过着急。在提升被动收入的规划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财技巧,同时合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继而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投资渠道。

环顾当前的理财市场,不同投资渠道的风险系数高低不同,投资门槛也各不相同。具体而言,普通投资者较为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国债、货币基金等都属于较低风险类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也较低,其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3%~5%,但想要达成6%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几乎不可能,较为适合风险偏好保守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若是想要达成高于6%甚至高于10%的年化收益率,就需要考虑在总体的理财规划中配置一定的中高风险产品,如股票、权益类基金、黄金等。从过去一年的收益情况来看,这些中高风险产品的收益表现也普遍高于10%。具体而言,A股创业板在2020年指数涨幅达60%,沪指和深成指分别上涨13.87%和38.73%;标准股票型基金去年的平均收益率达54.99%,混合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59.57%。2020年,黄金也累计上涨近25%,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的最佳年回报率。

如果从立足稳健又兼顾收益的角度来看,定投指数基金也被视为不错的长期投资之选。Wind数据显示,从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的10年平均收益率也达到了12.9%。当然,中高风险产品的收益波动普遍较大,在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投资者也需承受市场行情不佳时可能出现本金浮亏的风险。

除此之外,期货、数字货币等投资产品近年来也受到了一定的市场关注,但这些产品的投资风险相对更高,一般仅适合风险偏好激进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积累本金理性备战

在提升被动收入为“年入20万元”备战的过程中,受本金和收益率这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不同收入群体达成这个“小目标”的难度各不相同。

比如,对于税后年收入6万元的群体来说,要快速达成“年入20万元”的目标需要在一年内实现14万元的理财收益。如果以较保守的4%年化收益率测算,需拥有350万元的本金才能实现。即便能以中高风险的投资组合实现10%的年化收益率,快速达成收入目标也需要140万元的本金。考虑到这一收入群体多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通常没有如此丰厚的本金积累,此时就需考虑拉长整体规划,为自己增设8~10年的缓冲期。

举例而言,假设小A的年收入为6万元,拥有10万元可投资本金,如要立即实现20万元的年收入目标,就需达成140%的年化收益率,实际可实现概率极低。在此情况下,假设小A为自己增设10年的“复利缓冲期”,每年将30%的工资收入(工资的平均年涨幅估算为8%)投入理财计划,并通过基金定投等投资方式达成1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则其10年后的本金积累可以达到67万元,工资收入可达12.9万元;如小A在当年能实现10.5%的收益目标,则可在第十一年达成年入20万元的目标。如果小A的初始本金为30万元,则10年后小A的本金积累可达118万元,如小A在第十一年能实现5.9%的年化收益率,则可达成总体收入目标。

同理,对于税后年收入10万元的群体来说,通过被动收入达成年入20万元的目标也需要综合考量本金和预期收益率。如果想要立即实现目标,那么在达成4%年化收益率的情况下,则需要准备250万元的本金;如果将年化投资收益率提升到10%,需要准备100万元的本金。如果没有对应的本金积累,则也需要考虑进一步提升收入或适度增加3~5年左右的缓冲期。

举例而言,假设小B年收入为10万元,理财本金为20万元,如其想立即“达标”就需实现50%的年化收益率,实际可达成概率较低。在此情况下,假设小B每年也将30%的工资收入(工资平均年涨幅估算为8%)投入理财,并通过基金定投等方式达成1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则其5年后的本金积累可以达到55.5万元,工资收入可达14.7万元。小B如能在当年实现9.5%年化收益目标,即可在第六年达成20万元的收入目标。如果小B的初始存款数达50万元,则可进一步将理财缓冲期缩短至3年,以78.3万元的本金及第四年9.5%的年化收益率实现目标。

对于税后年收入15万元的群体来说,达成“年入20万元”的难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如果手握125万元以上的本金,那么稳稳达成4%的年化收益率即可轻松“达标”。如果可投资本金在50万元左右,则需达成10%的年化收益以实现预期收入目标。如果本金较少或想要适度降低年化收益预期,也可以考虑增设1~2年的缓冲期。

总体而言,在收入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个人的收入和本金越多,在同等投资回报率下达成理财目标的速度越快,或是在同等时间内所需实现的年化收益率越低。在通常情况下,收入相对較低的年轻群体大多处于成长期,未来收入增长的空间较大,由于年轻和资金较少,可以尝试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但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职场总体收入,加快本金积累,否则仅靠被动收入达成目标所需的时间较长且难度较大。中年人或中高等收入人群的收支情况相对较为稳定,结余也相对较多,一般可通过持续的结余和投资逐步达成目标。

猜你喜欢

年化工资收入本金
浅论个人住房贷款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优劣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浮世绘
关键词:6%回报率
收益率小心“年化”“预期”等陷阱
买回人民币
陇南市武都区特岗教师收入来源的调查
为您省钱
——买房还息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