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1-05-08沈金慧曾凯
沈金慧 曾凯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内所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6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研究中,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分析有助于为制定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一般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并且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均会产生较大的威胁[1]。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和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内所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3.61±3.59)岁)以及6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25±3.48)岁),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根据SPSS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性的要求。所有分析均是在获得满足临床条件的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在我院伦理协会批准的条件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调整探头频率为5~10MHz,观察患者的血管形态、内膜情况、颅外段颈动脉斑块情况以及狭窄发生率。其中根据斑块性质一般可分为硬斑、软斑、扁平斑以及溃疡斑四种,硬斑在影像学可表示为局部回声增强,而斑块发生钙化或者纤维化;软斑可显示为局部有均匀弱回声,并且表面有光滑纤维以及回声轮廓等;扁平斑主要显示为不光滑的表面,并且管壁出现偏心性增厚,均匀低回声;溃疡斑主要是表面显示不平整,且边缘回声较低。斑块狭窄水平大于等于50%则记为斑块狭窄。
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其中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了硬斑、软斑、扁平斑以及溃疡斑四种类型,而斑块狭窄发生率则根据影像学资料的显示情况进行观察和判断,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则记为斑块狭窄。
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x2和%用于计数资料的表明,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8.33%、46.67%;对照组患者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5.00%、16.67%。可见观察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x2=38.229,P=0.001;x2=20.795,P=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随着时代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血管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攀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一般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并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均会产生较大的威胁[3]。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和依据[4-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颈动脉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部位,而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颅内血管病變,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出现破裂,还会使得胶原和脂质显露,从而对血小板进行激活,可能导致血栓以及斑块脱落和血管狭窄等情况发生。同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中,一般可采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相对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以及狭窄发生率明显更高,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中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研究中,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分析有助于为制定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春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及影像特征[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1):42-43.
[2]杨清贤,范天睿,张莉,周海梅,李玲.心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0):95-96.
[3]谢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J].饮食科学,2019(12):12.
[4]陈志坚,袁勇卫,梁淦桐.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1):198-200.
[5]邓镇,田灿辉,周亮.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26):140-141.
重庆市东南医院 重庆 40145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重庆 4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