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校本课程设置研究
2021-05-08林媛玫
林媛玫
基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变革的方向和力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朝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汕头市东厦中学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自主和谐”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长足发展,为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从当代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入手,结合学校自身的校本特色,通过有效的校本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校未来发展变革进行实践性研究。我校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了以下价值取向:立德树人价值取向,人本价值取向、跨学科融合取向。本文主要介绍为达到以上价值取向目的,学校重点开发的若干校本课程。
一、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
“但人生恶安逸,喜劳动,惜乎非中庸也。”(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三》)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从个体层面来讲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美好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从国家层面来讲那就是劳动托起中国梦。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也意味着,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正是发展素质教育以及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践。
因此,我校开设了多个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如“校园菜园”劳动教育课程、“非遗”劳动教育课程等。“校园菜园”劳动教育是学校联合市区相关教师工作室开发的校本课程,该课程是一个大主题、长周期的劳动教育课程,课程设计了大量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创造性劳动课程,将中学课程中的文科、理科、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并侧重于工程的体验。这项劳动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养成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也促使学生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同时,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乐于分享的精神。
二、开发美育课程,培养多元化素质人才
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人的自我实现,最终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学校科学和人文环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个性化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应用管理,应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为基石,开展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价值取向研究。
我校校本育人课程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坚守人本价值观,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我校开设了多个校本特色美育教育课程,如管乐、美术、戏剧、舞蹈、摄影等。
学校管乐团是学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育人平台。管乐团开展管乐美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和开发艺术潜能为宗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小组课、乐理课、合唱课、合奏训练课、夏令营集训等各种课型打磨管乐团,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音乐欣赏和演奏能力,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体、以美怡情的目的。各式各样的展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艺术才华和个性的多元化平台。现在“东厦中学交响管乐团”已经成为汕头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是粤东地区屈指可数的优秀中学生管乐团,很多学生也因专业精湛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音乐院校录取。
三、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挖掘学生优势智能
跨学科深度创新融合取向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释,我们可以得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還要在学习中引导他们培养与之相符的职业感,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带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促进了基础教育结构的转型,这对基础教育职能提出了新的考验与要求。立足于学校变革的基本理论,学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机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资源与学科的合理配置,进行跨学科深度创新融合研究,尤其要加入创新思维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能力与创意思维的开发力度,挖掘资优学生,为其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基于此,学校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如创客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广以FUN课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广以FUN课堂”以全新的课堂教学和合作团队,打破了原先课堂固有的模式,带领学生们探索各种类型的兴趣爱好,例如现代科技创新、物理、电影、文学、戏剧、天文、地理、化学甚至各国的教育制度、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强化跨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