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东升经验”
2021-05-08黄博彦韦英哲
黄博彦 韦英哲
教育发展,规划先行;学校发展,规划也要先行。
2010年,中山市东升镇党委、政府提出以制订中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引领学校发展的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了第一轮(2010—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在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东升镇文体教育局成立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和评价项目组,全面启动了第二轮(2015—2020年)学校发展规划。
十年实践,东升探索出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整体推进的模式,寻找到规划落地生根的路径,解决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发展愿景成为教育现实。
探索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不应是“静态”的文本,而应是“生动”的實践。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两轮的学校发展规划探索,让东升的学校发展规划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东升教育全方位发展。
第一轮发展规划:摸着石头过河
2010年,东升开启第一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不论是镇域层面,还是镇内各中小学,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掌舵人”,规划学校发展是校长的重要责任。2005年,中山市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依然薄弱,很多校长期望通过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突破这一瓶颈。他们开展了学校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但是由于理论储备不足、规划经验不够、专家指导时间有限、规划管理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并没达到预期效果。
东升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主任张宏齐曾数次参加校长的职级制考核,发现校长们普遍制订了任期发展规划,但是总体缺乏对学校的系统思考,发展目标模糊、实施策略难以操作等问题普遍存在。
同时,在与其他镇区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张宏齐还发现,“不少镇区学校的发展规划虽然严格按照程序制订,但一经评审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变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空话,可以说是制订起来轰轰烈烈,实施起来无声无息。”
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发展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持、民主氛围、上位引领等有密切关系。
如何打破学校发展规划变成“空话”的局面?东升将区域层面进行整体规划、指导和推动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首先,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率先制订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发挥引领作用;其次,整合区域内的办学资源,服务学校的发展;第三,利用自身的专业力量或者聘请专业的人员给予学校专业的指导。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在镇区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东升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由镇级人民政府主管,镇区拥有相对完备的人事权、财政权和重要教育政策的制订权,可更加灵活地调整改革的步伐。
在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经过第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摸索,全镇学校管理者的规划意识明显增强。东升小学原校长何镜柱说,在五年发展规划实施之前,常常是借力于课堂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综合技能竞赛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不利于教师的整体发展。2010年,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他开始系统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这种战略谋划,将学校规划细化分解到各学年,进而细化分解到每个学期。如此不断细化、分解,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都得以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第二轮发展规划:循着愿景前行
第一轮五年发展规划,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加强对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的科学指导、构建学校发展规划制订与实施的评价机制等。
在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成立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和评价项目组,全面实施第二轮学校发展规划。
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中,东升镇文体教育局作为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扮演着“引领者、服务者、推动者”的角色。
作为引领者,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制订《中山市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让每所中小学都清楚了解当前全镇教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挑战与机遇,明晰全镇教育在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实施策略等,让学校结合区域教育实际和自身发展需求,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一手抓规划文本评价量表的制订,构建涵盖“发展基础”“共同愿景”“主要措施”“保障机制”“制订程序”5个一级指标,共计12个二级指标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评价量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和制订过程进行评价。
作为服务者,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和举行专题讲座,组织校长、优秀中层干部走进高校参加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学校制订、实施发展规划三条途径,提升学校规划管理能力。
作为推动者,通过举办工作推进会,加快规划制订进程;召开经验交流会,解决规划制订疑难;举行沙龙活动、提高规划制订质量;召开专家论证会,保障规划制订的科学性等“四大平台”,推动了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进程。
《中山市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展目标第三点这样写道:“配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所有学校师生比达到或略超过省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探索教师分层培训机制,积极实施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升镇东方小学2015—2020年发展规划》则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好学勤思、敬业善教、终身学习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建立以‘团队合作为动力,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研修(培训)为主阵地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镇级发展规划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学校根据镇的目标要求并结合校情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策略及要求,确保了发展规划从区域到学校的无缝对接。
为了使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这一“静态”的文本变成生动的教育实践,真正引领学校发展,东升将“发展规划”与“工作年度计划”横向沟通,将“区域教育”“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纵向衔接,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学校工作年度计划—教师年度工作计划”的“8字回路”。
张宏齐告诉记者:“学校发展规划在制订和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深入研读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措施,在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目标、内容及措施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中,使区域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样,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也应在充分尊重区域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基础上制订。而教师的发展规划、个人的年度工作计划理应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持方向统一,目标一致,从而提升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度。”
优化实践路径
实施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是一项持续时间比较长、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管理活动,既需要学校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借助外力,共同推进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课题驱动、区域联动、项目带动、督导推动是东升推进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策略。
课题驱动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东升镇分别在镇级、校级、教师个人三个层面采用课题驱动的方式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在镇级层面,针对第一轮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东升镇文体教育局申报了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及中山市2016年重点课题“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研究”,系统研究发展规划文本制订及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发展规划督导评估,召開发展规划阶段推进会,交流发展规划实施经验,表彰奖励发展规划实施先进学校。
在校级层面,高沙小学围绕“和美校园”的办学思路,申报了市级课题“构建‘知美·尚美·立美学校美育体系的实践与研究”;同乐小学围绕“诚信校园”的建设,申报了市级课题“在小学实施诚信教育的行动研究”;东方小学结合学校“363多元课程”的建设,申报了市级课题“推理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升小学围绕“童心校园”的建设,申报了市级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儿童化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在教师个人层面,各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结合个人发展规划的实施及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积极申报课题。目前,全镇15所公办中小学教师成功申报市级立项课题30项,镇、校级立项课题30多项。
由于有了课题任务的驱动,区域及学校两级能够聚焦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问题,并着力去解决问题,推进了学校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区域联动优势互补
“调研首先是要分析教学成绩、教学质量与别校的差距,根据教学质量调整教学。”“调研是为了重新明晰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方向及路径,思考办学特色,更好地建设学校文化,明确德育工作、教学教研工作、后勤保障工作。” “调研时要了解学校的特质,要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对自己学校发展有用的素材。”……2016年4月20日,东方小学会议室里,东升路东片区学校校长们,正在热烈讨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前期调研。
最终,大家得出结论:“调研可采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调研的内容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挖掘学校发展的优势,为制定发展规划寻找支撑,二是分析学校发展中的不足、短板,为学校发展规划寻求突破口。”
在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东升将全镇15所公办中小学划分为东升路东片区、东升路西片区、东升坦背片区三个区域教育共同体,以区域教育共同体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研、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形成了“制订规划时,区域商议;实施规划时,区域共进;遇到问题时,区域研讨;规划督评时,区域互动;经验交流时,区域共享”的区域联动推进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机制,实现了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办学质量。
项目带动明确方向
不论是一个学校还是区域,不论办学历史长短、办学规模大小、办学水平高低,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一定会有其具有优势的发展项目。
自2006年起,胜龙小学就一直把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近年来,学校努力构建以“咸水歌”为主体的艺术类课程体系。作为省、市第一批咸水歌传承基地,胜龙小学让咸水歌走出中山、走出广东。2016年,由中山市青年歌手周炎敏和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民歌队24人组成的中山咸水歌表演队赴京参加《中国民歌大会》录制。
“翰墨书香”是高沙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传承“教师每日一练”写粉笔字的传统,由美术教师提前定好内容,每天早上教师上班就在大黑板上书写粉笔字当签到。学校每年举行教师毛笔或硬笔书法的培训以及比赛,在“研训赛”中提高老师的书法水平;书法课上,从“书法历史——书法结构——日常规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之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东升镇作为沙田水乡,本身就有浓厚的艺术氛围。2010年,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论证,东升将艺术特色项目作为第一轮五年发展规划的优先发展项目纳入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进行实施,并确立了“以课题研究艺术、以项目推动普及、以特色丰富内涵”整体性推进区域内艺术教育特色建设研究的工作思路。
全镇19所中小学均确立了学校的音乐、美术特色项目,在师资配备、课程开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探索出艺术特色项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1+N”模式,构建了区域内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东升中学舞蹈队朝气蓬勃,舞蹈形式缤纷多样,诠释舞动的力量;东方小学的民乐表演,丝竹悦耳,琴声悠扬;桦珑学校的千人葫芦丝场面振奋人心,叹为观止;裕民小学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丰富音乐教学,调节课堂气氛;新胜小学的大课间上,学生演绎着轻松愉悦的拉丁操……走进今天的东升,你会感受到艺术教育的气度与内涵,校园文化精彩纷呈,艺术芬芳满园春色。
近年来,东方小学被评为“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同乐小学、东升小学、东方小学、胜龙小学、桦珑学校、高沙小学先后被评为“中山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东升被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誉为“中山艺术教育的一匹黑马”。
学校发展规划涉及到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多方面内容,但在某一阶段内,不可能完成学校发展的所有任务。因此,为让区域、学校、教师能够明确工作的方向,东升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优先发展艺术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将体育特色项目确立为镇级优先发展项目,把棒球和围棋列入了优先发展项目中,积极推进棒球进校园、围棋进校园工作,走普及与提高并重之路。
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作为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第二轮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前三年,改革力度不足,成效不够明显。东升镇文体教育局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把语文教学改革作为区域课程改革的试点,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突破口,带动全镇课程教学改革。
东升镇文体教育局多次邀请专家送课到镇到校,分批选派实验学校校长、行政、骨干教师奔赴北京、深圳、山东、江西等地进行学习和跟岗培训。东升还成立镇级语文主题学习领导组、备课组,开展区域集体备课,组织读书会、论文评比、公开课研讨、主题教学比赛、经验交流等活动。截至2020年12月,全镇195位教师参与实验,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方法及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看似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变革,但它却给整个学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今,语文主题学习模式已成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也看到了书香校园建设的新方向和更多的可能性。” 同茂小學语文科组长张影梅说。
督导推动确保质量
为督导和评估学校实施发展规划的质量,东升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方面制定中小学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细则。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规范办学、常规管理、综合治理、教学科研、教学质量五方面,主要考评各校根据国家和上级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进行的规范化办学的做法及成效,突出基础性、规范性、标准化的特点;发展性指标包括上一学年基础性指标督导整改情况、本学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教育改革特色五方面,主要考评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不同阶段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及创新性发展成效,体现发展性、创新性、个性化的特点。
针对基础性指标的督导评估,以师生问卷、座谈、随堂听课、网络评价、日常收集信息、专家及镇文体教育局人员集中评议等方式进行;针对发展性指标的督导评估,以共同体学校为单位分组进行,通过分组实地考察校园、优先发展项目展示以及集中举办教育共同体沙龙、行政答辩的方式进行。
督导检查结束后,立即召开反馈会,督导组成员向受评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当面反馈初步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组织专人撰写《督导报告》。例如,督导组针对东升小学的“童心文化”建设,提出“进一步丰富童心文化的内涵”督导建议: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建设学校文化,着力分区建设儿童文化,以儿童的视角优化校园环境;探索基于童心教育的课堂教学范式,统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使一部分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建构童心文化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传统活动课程化、特色项目课程化,最终形成基于课程建设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
收到《督导报告》后,校长必须组织学校行政集体研究,认真反思并制订整改方案,形成《整改报告》,在全体教师会议通报后,上交镇文体教育局备案,《整改报告》连同学校既定的发展规划目标同步进行落实。督导评估组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提出督导意见,让学校更清楚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改进工作明确了方向。
提升教育品质
东升2010年开始实施第一轮中小学五年发展规划,至今已经走过了两轮发展规划的历程。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校管理者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得以增强,给东升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区域内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也为新一轮发展规划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构建教育治理新模式
在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研究”的引领下,东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东升经验”。
在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进程中,东升教育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办、管、评”主线:“办”有方向,按照发展规划确定的理念、方向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管”有方法,按照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开展区域教育规划管理工作,尊重学校自主确立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策略,支持学校的自主发展;“评”有方案,按照镇及学校制订的发展规划文本评价方案、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方案、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评价方案等对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进行评价。
学校发展规划普遍能以明确的办学理念主导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向,理念清晰,目标具体,发展方向明确,办学策略更具针对性。在和校长们的交谈中,他们觉得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高沙小学校长廖影红直言:“落实好学校发展规划,让自己在办学中变得更有信心和底气。”
东升镇文体教育局2019学年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问卷调查显示,全镇各中小学95.00%的教师知道并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95.06%的教师认为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90.99%的教师认为学校(尤其是校领导)的规划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96.26%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或同事参与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还有90.2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在学校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表达意见或建议。
形成多元教育共同体
在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东升形成了以“互助”“互学”“合作”为核心的多元区域教育共同体,逐渐构建了以自主发展为主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文化。东升连续多年获得中山市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优秀等次。
东升镇文体教育局把“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和做法迁移到学校发展规划实施中, 在此基础上,还根据每所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专职教师人数少的现状,成立了全镇音乐教师研修共同体、美术教师研修共同体、体育教师研修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修共同体,每周固定时间集中研讨,共同为区域内学校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特色建设服务,使得东升镇体育、艺术、心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
学校也自发形成各类发展共同体,有效促进了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比如同茂小学、胜龙小学、利生小学、坦背小学和太平小学基于“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结成共同体,共同探讨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和文化内涵;高沙小学、东升小学、东方小学和同乐小学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结成共同体,利用名校长资源寻找教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的教育共同体,还是学校自发形成的教育共同体,它们都是因为区域推进发展规划项目而起,“由散到聚”互助发展,由开始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动到学校自主选择抱团发展,形成了东升教育特有的“众人行远”的教育共同体文化。
在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科学指导并大力支持教师制订和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并通过学期行动方案进行落实,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目标、有举措、有评价、有保障,成为东升镇第二轮发展规划实施的亮点。近五年,东升有1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33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人获中山市第五层次人才称号,1人获中山市第七层次人才称号,236人次被评为中山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中山市骨干教师,23人被评为东升镇名教师,5人被评为东升镇名校长。
促进优质均衡再出发
策马扬鞭再奋蹄。2021年3月,中山市东升镇人民政府印发《聚焦教育品质提升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山市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20年9月-2025年8月)》,东升教育发展规划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提出总体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均衡,推动东升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目标引领下,将实施八大重点建设工程,包括基层党建优化工程、学校建设工程、育人环境优化工程、惠民教育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品牌课程建设工程、智慧教育工程、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程。
面对信息化时代和“后疫情”时代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的新挑战,东升教育新一轮发展规划将更加注重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学科品牌课程建设,开发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品牌校本课程;同时,加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研究。
从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来看,各校在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引领下,聚焦课程建设:一是从持续发展走向深度变革,未来五年学校变革将触及国家课程,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不断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二次开发,开发出学科品牌课程,以促进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升;二是从特色推进走向系统思考,全面思考如何将国家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起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实现完整的育人目标。
结语: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学校发展规划包含了对教育现实的思考与对教育理想的表达,蕴含着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一方面,现实的成效与不足促使人们去寻求理想,在头脑中构建理想的蓝图;另一方面,理想的内容与形式促使人们反思、改造现实,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现实。
通过东升“现实——理想——现实”这一区域推进学校发展規划实施的路径,学校逐渐把规章制度变成发展的行动纲领,把日常工作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为东升“明天的学校”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教育蓝图。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