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禧的文化追求
2021-05-08孙孔懿
孙孔懿
【关键词】文化语文;生活美学;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9-0077-01
提起祝禧校长,许多人会联想到文化语文、美学硕士,会联想到亭亭玉立、温文尔雅。而笔者还常常联想到苏东坡的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祝禧几年前上过一节语文课,选的就是该文。那节课给笔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至今历历在目。上课伊始,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这个环节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教者陆续出示以各种字体书写的苏东坡短文。最初出示的是楷体本的,学生默读、试读之后齐声朗读,颇为流畅。与楷书本区别不大的隶书本,学生朗读起来也很流利。接下来出示的行书本、草书本,原先的横行变成了竖行,难度逐渐加大,但因学生的基础在不断提升,遂能顺利地拾级而上。读过几遍后,教师撤去文本,学生已能齐声背诵了。学生对课文“形”“音”“义”的感知从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一步步进入文本的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其深化理解,教师便能一点即通。值得提及的是,祝禧选用的以不同字体书写的苏东坡文均为书法珍品,古色古香,赏心悦目,展示间伴以轻音乐,让学生的认知与审美同步并进,相得益彰。借用课文的话说,这节课“如积水空明”,师生互动则如“水中藻荇交横”,摇曳生姿,动静适宜,体现着澄明宁静之美。教者“文化语文”的理念,美学硕士的素养,对教育艺术的苦心孤诣,全部融进整堂课中。学生沉浸其间,身心舒展,轻松愉悦,不断生成着语文学习的积极体验。这节课给笔者启发良多,也让笔者对文化语文的前景信心满满。
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文化的缩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位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位好教师。祝禧以一名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为自己成为一位好校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前几年笔者去过她担任校长的海门市东洲小学,那所学校文化氛围之浓郁,一如她的文化课堂,非身临其境者难以与言。祝禧秉持“教育就是要让儿童好好读书”的教育哲学,她提倡的不是那种以换取高分为目的的“刻苦攻读”,而是旨在培育高贵精神的“文化阅读”。她以生活美学为指导,鼓励师生自行选择和大胆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其丰硕成果载于她的专著《新生活学校》之中,那是她长达12年的探索结晶。如今她又接办了一所新学校,开始了新的追梦。她在新学校的探索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基于对自己前期成果的充分自信,以此为新的探索起点,一以贯之地延续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如果说在東洲小学是她的探索积累阶段,那么,在中南国际小学她将进入一个验证、深化、完善、提升的阶段,我们期待着她的新的更加成熟的探索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