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单位消防安全问题现状及消防监督管理对策探讨
2021-05-08王旭青
王旭青
摘要:文博单位,主要是指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博类事业单位,加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消防安全防范难度大,火灾隐患存量大。近年来,随着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云南塔克宗古城、云南临沧翁丁村等有影响的文博单位火灾的发生,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各级各部门对文博单位消防安全重视空前。
关键词:消防安全;问题现状及消防监督;管理对策
分类号:D631.6
近年来,滇池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多次联合区文旅部门对文博单位开展检查,部分单位虽通过政府投入促成消防设施提升改造,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以度假区重点单位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该单位始建于1994年,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高度13m,为三层钢混结构。该建筑虽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但因年代久远,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与新规范标准和文物保护需求有很大差距。在大队的推动下,该单位申请经费进行整改,每年进行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同时招聘了六名取得资质的工作人员在消防控制室轮流值守。至此,该单位消防隐患问题得到初步改善。
一、普遍共性问题
1消防安全条件先天不足
文博单位因大多建造年代久远,建设之初虽有相应的防火措施,但缺少现代建筑的体系化防火设计,其总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不高。而目前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体系没有一部真正针对于文博单位的消防规范。且文博单位多为木质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且建筑连片布置,防火间距不足。有的在翻新、改建、修缮时也基本上按照原材质、原风貌进行复原,建筑结构决定了文博单位面临的消防安全风险高。
2基础消防设施后天薄弱
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部分文博单位投入的消防安全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这些文博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缺乏、消防水源无法满足灭火需要、已发现的隐患无法及时整改。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当前文物古建筑消防提质改造的重要因素。有的文博单位甚至位于偏远村落等位置,一旦发生火灾无法保证第一时间到场,而单位自身又没有足够的消防力量,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力量难以及时到达处置甚至无法到达,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望火兴叹。
3消防主体责任难以落实
部分文博单位责任分工不明确,单位自身消防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会操作消防设施或值班人员资质等级不达标,火源、电源管理不善,巡查、检查机制不健全,志愿消防队建设缓慢等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消防监督管理对策
1排查现有隐患
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对文博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凡是违规在内设置的旅馆、娱乐和其他使用明火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一律进行关停和查封。要重点整治电气隐患。要通过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对文博建筑进行电气火灾风险评估,凡是存在电气安全隐患的必须督促管理单位立即进行整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必须督促单位停用存在隐患的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要提升完善消防设施。文博单位要落实消防设施维保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对木结构的文物建筑,要优先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器、电器火灾监控设施和简易灭火设施,提高消防安全设防等级。要做足应急救援准备。同时,基层消防站要针对辖区的文博建筑制定完善灭火救援预案,逐一开展实战演练。
2提升本质安全
要对固有建筑实施阻燃处理。利用清洁、高效的阻燃剂对木结构进行阻燃处理,提升其耐火极限,基本上不会对建筑的外观产生影响。经过阻燃处理后,可有效提升木材的阻燃性能,提高建筑抵御火灾的能力。要提升文博单位早期监测预警能力。绝大部分文博单位均采用传统的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考虑到对文物的保护,也可以使用预作用系统。但对于木质建筑,传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能灭火速度较慢。因此,部分木质建筑可以考虑采用灭火速度更快的雨淋系统,部分水源充足地区可以额外采用室外手动固定式消防炮,其出水速度快、出水量大,单人可操作,在国外木质建筑集中地区已经有广泛运用。
3建立长效机制
要推动政府实施改造。文博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提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经费、编制等方面进行投入和倾斜。消防、文旅部门要在排查整治的同时,开展深入调研,摸清文博单位的消防安全现状,找准影响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在排查结束后,要联合向属地政府进行专题书面报告,讲清存在的突出隐患和问题,提出合理的工作建议,推动政府制定落实文博单位消防改造规划,逐年安排项目经费,逐步提升消防安全条件。要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消防、文旅部门要通过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认真查找文博单位消防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定期对辖区文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共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有效预防火灾事故。要落实行业标准管理。要强化线下线上监管。聚焦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短板,充分发挥专家现场指导作用,提高线下监管质效。用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采取视频监控、在线培训、远程会诊等手段,确保线上监管务实管用。特别是在文博单位改造时,其内部全部消防系统设备动态信息和安全管理信息,要实时传送至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文博单位是全人类的财富,其消防安全是全民的责任。总而言之,要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加强现状调查,全面开展评估,精准进行设计,选用先进的消防技术、产品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火灾防控对策,并严格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等基本要求,确保文博单位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天培,濮骞忠,朱德昌.博物馆消防安全 问题及防火对策[J].劳动保护,2020(03):73-75.
[2]夏玉柱,胡停停.博物館消防安全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工作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52-53.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昆明支队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队 云南 昆明 6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