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价值意蕴与品质提升

2021-05-08李建成

江苏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科课程

【摘 要】“学科+”课程改革是以学科融合理念为基础,以某一门学科为逻辑起点,推进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和生活与技术等方面的整合。“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探索主要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倡导学科融合和开展综合实践等路径展开。未来,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基于学生成长需求架构“学科+”课程体系,基于学科特点开展“学科+”课程实践,基于教学实践需求建立“学科+”课程平台。

【关键词】“学科+”课程;课程改革;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9-0007-04

【作者简介】李建成,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江苏南通,226251)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课程整合,改变传统的“分科教学”为“综合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无论从学科的基本结构看,还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综合课程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都较为困难。近年来,一些学校为了更好地探索“课程整合”思想,在开发课程时试图用“学科+”课程的方式探究相关内容的“统合”。

一、“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内涵

“学科+”课程的校本实践是探索课程整合的良好路径,“学科整合”理念作为改革的思想基础,不囿于学科内的整合,更注重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联结。

(一)“学科+”课程的意蕴

“学科+”课程以某一门学科课程为逻辑起点,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按照“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等方式对原来的学科课程进行拓展,建构多维的、立体的、综合的课程。

(二)“学科+”课程的特点

作为课程“统合”的一种方式,“学科+”课程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构性。“学科+”课程根据学科基本特点、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课程实施力等因素,由师生共同建构和开发,课程内容虽然具有预设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建构。二是丰富性。“学科+”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内容的解释、未知世界认识的生成都是多样的,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三是关联性。“学科+”课程的内部结构互相关联,形成自己的模型或网络。师生共同构建的课程经验也需要通过“关联方式”链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四是严密性。“学科+”课程不是学科课程的单一叠加,而是依据严密的逻辑关系,从方案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实施等角度进行缜密的假设和严谨的实践论证。

二、“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意义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始终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与发展,“学科+”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它根据生命成长、社会变革、教育发展和学校重塑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强调促进个体的完整性、综合性和社会化发展。

(一)生命成长的需要

“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1]3一方面,“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1]10;另一方面,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生命的有机整体,还是生活的有机整体,都需要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整体的内容,让生命的诸要素能够和谐成长。这需要学校教育将传统的“分科课程”调整为“合科课程”,让个体、自然和社会相互融合,促进人的完整发展。

(二)社会变革的需要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课程是对师生生活世界的意义建构,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要素。因此,教育与课程的变革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体系,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全面表达和建构个体的生活世界。在认识、建构和发展世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具有统整、综合意味的“学科+”课程让个体的生活世界日益完美。

(三)教育发展的需要

未来教育发展既需要关注人类新发现的科学知识,也需要重视引导师生共同探究人类未知的领域。“学科+”课程的方式将新旧学科知识、社会生活以及师生个人知识经验等作为内容进行课程改革,建构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整体的意义关联,形成一种新的课程体系,使之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四)学校重塑的需要

多年来,学校一直被视为传递知识的地方。随着时代发展,未来学校应成为师生生命共同体。师生生命共同体的塑造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构这一方式实现。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整合和拓展,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从而促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共同体。当下的“分科课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发展和学校重塑的需要,师生通过“学科+”方式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路径

从当前一些学校课程改革的校本实践来看,“学科+”课程改革的探索主要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倡导学科融合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路径展开。

(一)建设课程基地

2011年以来,江苏省教育厅积极推进课程基地建设,批准建设高中课程基地366项,初中课程基地329项。这些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中有90%以上是关于“学科+”课程项目的。在这些“学科+”课程项目中,50%的课程基地基于课程资源和国家课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余50%的课程基地通过开展“服务性学习项目”与“以生活为中心项目”,加强学校和社会联系。在调查中发现:无论何种类型课程基地都通过开发校内外、课内外资源,推进“跨学科”“学科内”课程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感受“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

(二)倡导学科融合

近年来,全省有一些学校以学科融合为基础理念全面建设“学科+”课程。比如,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启外”)一方面从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以融合的方式对学校教育进行系统设计,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融合,课程建构、学科教学、个体学习融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生本课程融合,知识体系、生活需要、问题解决融合,课前预习、课中共研、课后实践融合。另一方面,从学科的关联性、融通性出发,以融合的方式对学科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将劳动课和美术课中动手操作的内容融合,开设手工课;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中的绘画内容融合,开设电脑绘画课;将体育课和音乐课中艺术内容融合,开设体育舞蹈课;将语文课和音乐课中表演内容融合,开设戏剧课;将科学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动手的内容融合,开设发明课……另外,启外还对校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将校园打造成融学习、生活、健美为一体的多元活动空间。这一实践打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科之间的壁垒,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开展综合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有部分学校尝试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实施“学科+”课程。比如,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开展“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又如,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以“问题、猜想、问题解决、归纳提升”的研究型学习为抓手,对跨学科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苏州市平江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学生的经验图式、提炼理性经验为目的,注重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和“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这项研究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四、“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品质提升

当前,部分学校基于“学科+”课程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课程基地、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等路径对课程整合进行初步探索。未来,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根据学生需求、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实践、优化课程平台,促进“学科+”课程的品质发展。

(一)基于学生成长需要架构“学科+”课程体系

1.以未知世界作为课程。

学生在习得新知识和生成新智慧的过程中成长,因此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识和生成新智慧的课程显得尤为必要。“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仅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2]222当下的学科课程更多是对已发现知识的架构。“学科+”课程不是对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学科+”生发更多的未知。“学科+”课程应以未知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未知知识。

2.让师生共同建构课程。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课程建构获得成长,而他们参与课程建构的过程正是其成长的过程。“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2]230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而是学习的一种资源。“学科+”课程本身既不是编者预先设定的,也不是由教师对“学科”和“其他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根据本门学科和“其他”的“交叉点”进行拓展、延伸,建构一种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从本质上说,这一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

3.用开放方式架构课程。

学生需要在自然和社会中建构知识技能获得成长,学科也需要以开放的姿态获得丰富和发展。“新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努力淡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对话,这也是对旧有课程结构进行的根本改造。”[1]10“学科+”课程不仅可以通过跨学科对话重构学科知识体系,更注重开放——通过和现代生活、科技、未知世界等进行链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课程结构。

(二)基于学科自身特点开展“学科+”课程实践

1.学科内融合。

围绕“教学即课程建构”这一基本理念,教师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状况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建构自身的学科课程,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例如:语文学科可将阅读与作文、名著节选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以不同年段或单元为单位整体教学几篇课文等方式融合,促进学生把“知识点”构成“知识链”;美术学科按照造型、设计、欣赏、综合四大领域重组教材,从“线描表现”“生活设计”“本土文化”“美术对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学科+学科。

教师在教学某一学科时,引导学生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以这一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与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实施跨学科学习和建构;在探究某一问题时,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问题,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主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高中化学“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这一专题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你知道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有哪些方法吗?学生根据能量转化方式,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结合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生物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实现跨学科学习。

3.学科+生活。

教师在教学某一学科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进行链接,从教材走向完整的社会生活,让世界成为教材——将“生活建构”和“学科教学”进行一体化实施,促进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可以按照思政学科教学要求将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制度、礼仪修养、民主生活、公民责任、国际文化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明理,在明理中践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可以按照本学科的教学需要将社会生产、现代科技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探究生活,用科技发展知识。

4.学科+技术。

教师在教学某一学科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学科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线上+线下进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科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技术”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在电脑上安装实验软件,将化学药品放进仿真仪器,“点击”适合的实验模式,实验结果便以三维立体形态呈现出来。这样的模式不受实验仪器、场所、药品等条件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预习、学习、复习,使教育随时随处发生,且促进学科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三)基于教學实践需求建立“学科+”课程保障

1.营造适合“学科+”的教育环境。

“学科+”课程实施对教育条件有更高的要求,需创建“学科+”课程空间:一是创建“学科+”课程基地,让“学科+”课程在课程基地中实施;二是创建满足跨时空学习需要的未来教室,让“学科+”课程在未来教室里实施。此外,还可以对现有教室进行改造,把教室划分为学习、活动两大区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体验;将常用书籍和网络设备搬进教室,让教室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便于学生进行多维学习。

2.建构适合“学科+”的管理模式。

“学科+”课程的实施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对教师教学有更高的要求,需创建“学科+”课程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学科+”课程教师团队,保障“学科+”课程人人能实施;二是组织“学科+”课程校本研究,保障“学科+”课程人人会实施;三是建构“学科+”课程评价机制,保障“学科+”课程人人想实施。

课程整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科+”课程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学科课程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学科”来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