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8王庆萍丁丽华
王庆萍,丁丽华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愈来愈重视疾病预防,逐步养成了定期健康体检的好习惯。静脉采血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是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方法,临床上为明确诊断病情,往往需要采血检测,也是最常见的一项有创性护理技术操作,这项操作的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在采血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局部不良反应,这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将造成一定的刺激和伤害,同时也给护理服务进一步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随着医院护理工作和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会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现代的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优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的心态或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1]。本研究通过对门诊采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采血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在我院采血室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女性30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42.50±12.02)岁。观察组60例,女性30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41.15±11.85)岁。两组一般情况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⑴18岁以上-55岁以下的成年人;⑵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者;⑶无肢体偏瘫和感觉障碍者;⑷穿刺点皮肤无破损、炎症;⑸执行前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静脉采血;⑹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⑺禁用于高过敏体质、血管外露的患者。本研究的临床试验均经患者、家属同意。
1.3 舒适护理方法
1.3.1 观察组应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前须询问有无乙醇及丁卡因过敏史
所有患者静脉采血均由同一人操作。选择湖北中融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血样采集针,规格型号为CX-7#。穿刺部位均为肘部静脉血管。
1.3.2 对照组按常规静脉采血技术执行
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采血时,进针角度小(针头与皮肤成25°-30°),针头在血管旁边直刺或斜刺后再进入血管,因此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同时针头所穿过的皮肤组织较多,牵涉组织及神经末梢也相对较多,表皮到达血管的距离相对较长。如果操作者进针速度越慢,对神经末梢刺激时间也就越长,表皮受损范围越大,极易对人体组织以及血管壁造成较宽的损伤面,极易导致患者的肌纤维断裂,将人体皮肉切碎从而导致针孔堵塞,不仅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同时,由于穿刺时血管受推动压力的作用,易滑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穿刺的成功率,还会导致患者的疼痛程度进一步加剧。
1.3.3 涂抹盐酸丁卡因胶浆
本研究观察组在静脉采血前,用无菌棉签取0.5g盐酸丁卡因胶浆涂抹于穿刺点皮肤上(直径面积为2×2cm),2min后擦干,通过皮肤渗透快速达到麻醉作用[2],降低穿刺时疼痛度,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穿刺成功后局部麻醉效果可维持40-60min[3]。我们将这样的药物特性运用于静脉采血,更人性化地体现出以人为本,提高了患者舒适性和操作安全性,增强了护患间信任感。
1.3.4 延迟扎止血带的时间
苑少庆等[4]研究发现扎止血带时间>3min,患者出现感觉迟钝,对针刺激不敏感,使无痛穿刺率提高50%。在见到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这样既保证了止血带在采血过程中突出血管及固定血管的作用,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静脉血液标本溶血的风险,保证合适的采血量,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1.3.5 疑难血管的寻找
对于过度肥胖、血管不明显、血管过深过细者,无法找到的静脉血管,传统做法是用力拍打寻找拟穿刺部位。此举不仅会使体检者手肘部位疼痛,并且极易造成血液标本发生溶血。舒适护理则要求,采用弯曲手肘或嘱病人重复几次握拳运动的方法代替用力拍打,也可用左手食指在采血部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在此处用食指指甲轻掐上一痕迹,再行无菌消毒。
1.3.6 增大穿刺进针的角度
周永平[5]研究显示增大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40。-60。),使针头迅速穿过皮肤进入血管,在皮下组织内行走的距离缩短。在穿刺过程中充分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由于针尖与皮肤之间产生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从而使针尖对组织以及血管产生的机械撕拉以及机械切割能够减小,因而患者的疼痛感相对较小,最终能够达到降低患者穿刺疼痛感以及减少患者组织受损的目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3.7 拔针后大面积按压针眼处
拔针时慢慢退针且退针方向与血管轴线要一致,在针头即将退出皮肤时要迅速。高樱[6]拔针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先后顺序纵行排在针眼上下,形成上下两个支点。按压时注意肘部应该一直处于伸直的状态,不要揉动。按压时间最好超过5min,不可短时间反复查看[7]。这样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可以全部顾及到,减少了皮下血肿和瘀血的发生,避免引起采血后疼痛,提高了舒适度。表2显示,观察组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
1.4 评价指标
1.4.1 进针后询问和记录患者对疼痛的感受
无痛:患者局部无痛感;轻微疼痛:患者局部有轻微短暂痛感,时间不超过10s;较剧烈疼痛:患者表情紧张,局部疼痛较剧烈,疼痛时间超过12s[8]。收集患者满意度。
1.4.2 皮下出血的判断标准
拔针按压后穿刺点无皮下渗血,只有针眼痕迹,表示无皮下出血;皮下渗血、皮下瘀斑或皮下血肿表示有皮下出血。有报道按压时间的长短与皮下淤血、皮下血肿时间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采血时一次穿刺成功、发生皮下血肿、满意度结果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皮下血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采血时NRS评分结果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穿刺时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两组患者比较
表2 两组患者NRS 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护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目前护理工作的高要求,因此对门诊采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整个采血期间感受到护士的关怀与帮助,减少对其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提高血标本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感,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效果显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医护及护患关系更和谐,提高医院整体的信誉度,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科室管理和整个科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临床上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