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冠状病毒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5-08孙银睿丁振宇毕国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肺炎文献疫情

孙银睿,丁振宇,毕国荣

(1.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0 引言

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至今已经发现7个可以感染人的种类,其中2003年爆发的SARS和2019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尤为巨大的负面影响。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8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累计确诊病例90292人,累计死亡人数4722人,在国外累计确诊24394977人,累计死亡827830人。病毒的肆虐和传播给人民的健康和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生物安全领域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工作,从病毒的来源、传播渠道、预防措施、诊断方式、治疗手段、护理要素等不同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文献计量学是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它以经验统计规律为核心,通过对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指标的计量,分析特定主题下的研究进展与研究趋势,是情报学和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O-OC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1],对1992年-2020年期间有关于冠状病毒研究的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剖析研究发展脉络,并着重探究2019-nCoV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以为医务科研工作者后续更好抗击疫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以“冠状病毒”作为主题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并限定文献来源类别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期刊,合计得3801条结果,时间范围覆盖1992年-2020年。

1.2 方法

在分析方法方面,本文使用万能同义词合并5.1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使用data数据园软件进行初步分析,使用COOC 6.7文献计量分析软件进行深入分析。

1.3 数据预处理

为了取得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我们对数据预处理,进行文件合并、数据去重、数据清洗、同义词替换、无意义或不相关词删除等操作。

2 结果

2.1 研究发展历程分析

图1为1992年-2020年的逐年发文量和发文累积量统计图。在2003年非典爆发之前,冠状病毒属于相对冷门的研究领域,由于非典原因发文量达到一个小高峰,后续逐年降低,到2019年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而再次攀升。两次拐点的对比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这次新冠疫情相对于非典而言所产生的更为严重的影响。

图2为研究主题的逐年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新增关键词数量在2003年前一直比较平稳,可知该研究主题并非热点问题。自2003年非典型肺炎发生后,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当年的新增关键词数量为675个。随后,伴随疫情的消退,该领域研究又恢复到常态水平,新增关键词数量保持在年均100个左右。到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爆发,仅1月至6月之间,新增关键词数量就高达3128个,将近是2003年的5倍,这说明本次疫情相比于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更大、范围更广、关注度更高。

图1 1992年-2020年发文量情况

图2 1992年-2020年新增关键词数量情况

2.2 研究力量分布分析

图3为1992年-2020年期间冠状病毒主题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机构统计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发文最多的前三名。值得一提有三点:第一,前20排名中有2020年才成立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虽然成立还不满1年却排在第8名的位置,说明了火神山医院较强的科研实力;第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有附属协和医院和医院护理部两个单位进入排名,说明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也是研究重镇;第三,排名前20名的机构中,以中医为主的机构有8个、疾控中心3个,说明中医在冠状病毒的诊疗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图4为1992年-2020年期间冠状病毒主题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统计图。其中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的谭文杰发文量最高;其次是第四军医大学的刘蕊、张铭、孔亮研究团队,以疫情期间口腔医院的防护标准为主要研究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国家疾控中心在科研论文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前期并未能够完全应用到武汉疫情的防控中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到广阔的祖国大地之中。因此,迫切需要优化医学科研管理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临床与理论研究的双重价值,让文献发表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科研力量和诊疗投入情况。

2.3 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57为作者合作率和合作度情况。在3801篇样本文献中,含有作者的文章总数为3540篇,作者合作率①为0.72,作者合作度②为3.45。图5所示为每篇文章对应的作者数量分布,由图可知,有关冠状病毒的研究超过半数为4位及以上作者共同完成。

我们将维度设置为2,计算逐年作者组合总数③,来对合作规模趋势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2005年开始作者组合总数显著不为零,2006年第一次小范围上升,之后的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2016年后再次上升到1000以上,2020年剧增至36654,说明本领域当下的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规模趋势呈现爆发性增强。

图7为1992年-2020年作者共现网络。可以看出目前已经形成6个比较明显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国家疾控中心的谭文杰、周为民、陆柔剑研究团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的刘蕊、张铭、孔亮、侯锐研究团队,钟南山研究团队,

图3 1992年-2020年发文机构排名情况

图4 1992年-2020年发文作者排名情况

图5 1992年-2020年作者合作率和合作度情况

图6 1992年-2020年作者合作规模趋势

图7 1992年-2020年作者共现网络

图8 1992年-2020年作者共现网络

图9 1992年-2020年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10 2020年年度关键词共现图谱

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刘永琦、张志明研究团队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以张伯礼、刘清泉、杨丰文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已经通过中介节点对外展开关联合作,形成了范围较大的科研合作团体。

2.4 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图8为1992年-2020年机构共现网络。可以看出,目前包括中医医院、中医药大学、中医科研院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已经形成了跨机构间很强的协同创新联系,构成了紧密链接的研究团体。其外部则包括疾控中心、军事科学院、华西医院、火神山医院等实力较强但相对独立的研究团体。

2.5 研究内容情况分析

图9和图10分别为1992年-2020年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和2020年的年度关键词共现图谱。通过分析图中的内容可知,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相互链接的三个关键节点,其中非典型肺炎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基因和病原学,而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重点则扩展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和应急管理,并且更加注重中西医结合和病毒的检测。

图11和图12分别为1992年-2020年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和2020年的年度关键词聚类图谱,其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聚类。通过分析图中的内容可知,1992年-2020年期间的所有研究内容围绕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三个类别展开。而在2020年的年度关键词聚类分析中,又可分为临床诊疗、具体手段、数据分析、应急治理等四个细分类别。

2.6 研究趋势预测分析

通过总词云和历年词云图的绘制,可以总结出本领域当下的研究热点,并分析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如图13所示,在新冠重大疫情面前,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核酸检测与疫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中医药辅助治疗、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等是研究的热点。如图14所示,2003年前后的非典型肺炎时期,研究的重点在于生物基因研究;2013年-2015年前后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时期,研究的重点在于流行病学研究;2016年-2018年前后研究的重点在于猪和牛冠状病毒的研究;2019年-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研究的重点在于疫情防控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

图13 词云图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计量分析软件的不断完善,数据可视化分析对于研究特定领域的动态与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借助CO-OC以及万能同义词合并、Data数据园等三款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1992年-2020年6月CNKI的数据库中冠状病毒相关的核心文献,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角度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后续抗击疫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就目前已发表的核心相关文献来看,本文分析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图11 1992年-2020年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12 2020年年度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18 研究热点追踪图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对比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三个不同的时期,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一直是持续不变的热点。然而与非典时期研究中心偏重于生物基因方面不同[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作为具有特大影响力的公共卫生事件,其研究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医学生物学范畴。一方面,以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医药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为代表的交叉新兴学科成为新的研究主流;另一方面,以疫情防控、感染管理、公共卫生治理为代表的公共卫生管理学科成为未来应对特大卫生安全事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第二,诊疗手段方面。具有传统特色的中西以结合治疗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高产作者还是学术机构中中医药相关背景的都占大多数,清肺排毒汤、宣肺化浊汤、中成药等词语也都是高频关键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中一直包括中医治疗部分[3],而且在《诊疗方案》基础上各地区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推出了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目前已有文献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降低重症转化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减轻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优势[5]。因此,国务院发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规定7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实属必然。

第三,团队合作方面。本次新冠疫情中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研究合作团队,若以包含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研究团队或研究机构进行衡量,目前中医药背景的研究者和机构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协同创新。其中研究者以张伯礼、刘清泉、杨丰文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已经通过中介节点对外展开关联合作,形成了范围较大的科研合作团体;研究机构目前包括中医医院、中医科研院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省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几十个机构已经形成了跨机构间很强的协同创新联系,构成了紧密链接的研究团体。

注释

① 作者合作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合作论文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100%

② 作者合作度=(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总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

③ 维度为2的逐年作者组合总数,即先计算单独一篇文章中每两位作者同时出现的排列组合数,再将某一年度的所有文章的计算结果加总,极为当年的作者组合总数。

猜你喜欢

肺炎文献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战疫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