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及提升

2021-05-08方经纬安徽财经大学

消费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双循环高新技术长三角

方经纬 安徽财经大学

一、引言

为了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改变,中央政治局委员会提出构建“双循环”格局发展理念,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格局核心在于优化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对其它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本文在“双循环”背景下,选用显示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对比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探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双循环”构建的作用;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影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为实现地区产业链升级献策,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助力实现“双循环”。

二、文献综述

裴长洪(2002)等依据相对竞争优势及绝对竞争优势,提出通过显示性指标:专业化系数指标(TS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市场占有率等;以及分析性指标来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2]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大多基于该指标体系。郑吉昌(2005)等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选取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RCA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3]刘宁波(2018)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选取体现比较优势的RCA、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4]张方(2020)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维度选取资源禀赋系数、RCA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评估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5]

因此本文将借鉴国内学者文献,采用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构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三、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

(一)指标选用与评价体系设计

由于显示性指标用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而分析性指标用于说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所以本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选用的是显示性指标。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ERCA):该指数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Exy表示 x国 y产业出口额,Ex表示 x国外贸总出口额,Ixy表示x国 y产业进口额,Ix表示 x国外贸总进口额。该指标值与相对竞争力成正比。

国际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MS):可表示某国某产业的输出在全球范围内同种产业市场上所达到的比例。[6]计算公式如下:

Exy表示 x国 y产业出口额,EW表示全球y产业出口总额。MS指数越大,该国该产业国际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大。

贸易竞争指数(TC):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产业方面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出口或净进口的相对规模。[7]该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xy表示 x国 y产业出口额,Ixy表示 x国 y产业进口额。TC数值与该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呈正比。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

1.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ERCA)

表1 长三角地区及世界部分国家NERCA数值

地区NERCA指数在2013年至2014年相对较高,但仍低于美国、德国、日本。在经历2014-2015的劣势低谷期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开始缓慢提升,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

2.市场占有率(MS)

表2 长三角地区及世界部分国家MS数值

数据来源:EPS数据平台资料整理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13年最高,此后至2015年不断下降,之后开始上升,与德国、美国、日本差距较大,但相较于英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印度仍处于优势地位。

3.贸易竞争指数(TC)

表3 长三角地区及世界部分国家TC指数数值

根据TC指数取值可得出美国、德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强比较优势。长三角、英国、日本具备弱比较优势。印度具备弱比较劣势。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指数2013年至2016年不断上升,此后缓慢下降,一直低于其它发达国家。

综上可得,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国际竞争力相对稳定,并无较大幅度波动,虽然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发达国家,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明确影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影响力的因素对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选用2013-2018年长三角地区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

(一)变量选取

1.因变量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Y。

2.自变量

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亿美元)X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件)X2。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亿美元)X3。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亿美元)X4。

(二)模型设定

利用Eviews软件,对2013-2018年各项指标使用OLS法进行线性回归可得以下结果:

(三)模型检验

通过软件检验模型多重共线性,可发现各解释变量VIF均大于10,存在较强多重共线性。采用偏相关系数检验法检验模型自相关性,得出以下结果:

图1 模型自相关性检验结果

可发现Partial Correlation均在虚线以内,因此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四)模型修正

通过对总量指标进行对数变换,将模型转换为双对数模型降低多重共线性。

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VIF值降低。

(五)结果分析

因此根据最终的方程可得出:当R&D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申请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加1%时,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将分别增加5.65%、降低0.22%、降低5.56%、增加4.13%。可见企业以及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对高新技术的出口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考虑现实中存在科技成果转换率较低,所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用微弱。而由于技术等“无形资产”会受到信息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反作用于产业的发展。

五、双循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措施

(一)企业角度

企业应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研究机构及高校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企业间需要加强关联度,促进协同创新。产业链是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构成。单个企业对整体产业链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政府角度

政府需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高新技术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人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通过财政拨款、税收措施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政府需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市场有效结合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知识,才能最终实现市场上的效益,才能真正成为创新。[8]

(三)内循环角度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遵循价值规律与竞争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国内各地区高新技术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需结合地区比较优势,促进高新技术要素在国内流动,全产业链的构建,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外部成本。

(四)外循环角度

长三角地区需要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与经济优势加强与外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充分发挥技术转让与技术溢出效益。但在利用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国内技术的提升,避免过度依赖外国夕阳技术,导致技术发展轨道锁定。

猜你喜欢

双循环高新技术长三角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