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启示
2021-05-08吉利饶素玉
吉利 饶素玉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随着知识经济和技术革新的发展,工作方式和雇用形式已产生了巨大变革。尤其受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令这些原本囿于某些行业的、新兴的就业创业形式迅速被推到大众面前。如:居家办公、远程协作、临时就业、劳务派遣、自由职业等。不仅打破了过去以全日制、长期雇佣、甚至终身制为主导的雇佣形式,呈现出更加灵活、富有弹性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变化更为频繁、淘汰也更为残酷。面对这些新职业、新就业、新创业形态,学生在初次争取就业创业机会时,就需要在不同专业、行业、组织、领域之间进行角色转换,原有的职业指导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新形势的巨变,亟待调整。
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强调就事论事的就业创业指导,以“人职匹配”为理论内核。表现在实操层面,以“找工作”为最主要的目的。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则强调组织边界的可穿越和可流动性,理论内核是“变化”。职业生涯由“确定性”转变为“多样性”,不再被特定岗位所束缚,而是充满无限可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此时此刻,将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作为新引擎引入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效果尚未可知,但却是必要且面向未来的选择。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概述
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 less career)的概念最早是由亚瑟(Arthur)在1994年组织行为杂志(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特刊上首先提出来的,是指“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就业机会”。[1]无边界职业生涯是一种多角度的概念,不仅指职业实存层面,而且涉及了实体和心理、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分析层面。[2]
传统职业生涯理论,强调职业的可预测和确定性;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强调的却是不确定性、流动性、多样性、片断性和差异性。传统职业生涯理论将“生涯”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总结并运用其中的规律;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把“生涯”看作一个复杂开放的非线性动态过程,更多的提倡“适应”而非“匹配”。
在后疫情时代,引入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完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聚焦重点,综合施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分级、分层、分类的全链条辅导,能更为精准地把握学生的现实需求,同时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协调发展。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新理念下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三大主题”
近几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工作流动、职业转换、弹性组织、自主创业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即使在同一用人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工作角色、工作性质的转变也越来越频繁。
既有框架和边界被不断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人员流动成为常态,这使得原本“有规律可循”的职业生涯充满变数。理念的更新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形势所迫,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大势所趋。而通过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理论指导,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适应新形势,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职业生涯理论。两者在根本上并不冲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完全可以并行互补。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价值体系是就业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逐步从原生家庭剥离,寻求个体全面发展的阶段;是自我认知不断加深、自我价值体系逐渐稳定的阶段。此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塑,成才观、职业观、发展观养成,正是将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生命的意义潜移默化灌输给他们的最好时机,要将职业选择、青春奉献、岗位贡献深度融合,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广的空间跨度去考虑人生价值,培养“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去。伟大新征程召唤毕业生砥砺奋进,要激励学生树立奋进新阶段、成就人生辉煌的观念。
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利于大学生在步入职场后,提高自身的职业满意度和生涯幸福感,不断去发掘生存、生活、生命的奥义,做对自己忠实、对社会有用的新青年。大学生应该了解职业人不是生涯的唯一角色,今后,他们会成为家庭成员、社会公民、终身学习者等,要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对生活智慧以及人生价值进行探寻,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个人成长,既要“安身”,也要“立命”。
(二)塑造健康心理是就业创业工作的强基之石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下,进行心理健康的塑造,就有必要引入“生涯灵性”的概念。生涯灵性指个体在适应复杂的生涯历程时需要具备的积极心理特质,是一种更通用和更超越的适应力。[3]
雇佣形式的变化,必然造成雇佣心理契约的变化。在原先的长期、甚至终身制雇佣关系里,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是“忠诚”;而今不论自愿或被动变换组织和工作,雇佣心理契约都变成了“价值”,即你能为这份工作和这个组织贡献的产值和绩效。
于是,雇佣心理契约的责任从组织责任转移到个人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契约的维系显得更加灵活和脆弱,另一方面对个体“适应变化”的能力要求更高。员工固然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但同时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
由此,高校应当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就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悦纳生涯的不确定,鼓励他们用更加开放灵活的态度,保持身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利用自我生命设计建构职业生涯,找到个人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提升挫折商。
(三)规划职业生涯是就业创业工作的核心要义
传统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下的就业创业工作,核心关注点是毕业生初次求职择业,一切为了学生“找工作”而服务;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则更侧重生涯规划的全过程,希望学生不仅找到“饭碗”,而是拥有“事业”。
职业生涯规划远非临近毕业突击式的宣讲政策、提供机会、传授技巧所能完成。它需要通盘考虑,提前作出安排,长时间渗透、分阶段进行,既要注重多数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也要兼顾个别学生遇到的特殊问题。所以从就业指导转变为生涯辅导,从追求就业率转变为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从单纯提倡创业到辅助初创公司存活,引进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完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显得必要而迫切。
三、无边界职业生涯新理念下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五阶段”
著名职业学家萨伯(Super)1957年出版了《职业生涯心理学》一书,首次使用“职业生涯”概念。[4]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5]萨伯的五阶段论构成传统职业生涯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
笔者在此基础上,利用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作为内核,将大学生所属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又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分别是启蒙阶段、适应阶段、演练阶段、实战阶段、调整阶段,把就业创业工作从踢好“临门一脚”向前后两端延伸,以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
(一)启蒙阶段:思政美育排头兵,构建完整人格
新生入校初期,恰是进行职业生涯启蒙的最佳时期。高校应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必修课程、学生组织、校园活动等平台,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等基本观念渗透,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能量。职业生涯启蒙的范围不仅限于构建职业价值观,而应促使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主动建构、不断发掘个人成长和发展中职业的意义。归根结底,个体才是职业生涯的所有者和塑造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生命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驱力和自律的习惯,并将过去的记忆、现在的能力、未来的期望串联起来,形成自我觉察的生命主题—这是个体对生命探索后建构出来属于自己的主观理解,将影响个人一生的职业选择。
(二)适应阶段:积极心态做支撑,培养职业能力
不论职业角色和工作岗位是主动流动还是被动转换,都会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尤其突发疫情导致就业岗位缩减,职业危机感无处不在,初次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和已步入职场的社会人,都有必要培养生涯适应能力。
生涯适应能力作为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中就业创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6]这是一个心理属性概念,是指个体在面对未知变化时,能够在心理上不怯场、不躲避、不畏首畏尾,同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挑战,并灵活适应的能力。
当然,在职业生涯发生变化的伊始,很多人无法接受现实,有短暂的心理失调也是正常现象。但变化是永恒的,时刻都在发生,若生涯适应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随时作出心态调整的能力对职场人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大学里重点培养。就业创业工作者需不断研判形势,除了以课程、讲座、培训、沙龙等方式普及心理学知识外,可以探索新渠道、新方法,采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主题活动、心理测试、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围绕常见职场问题,以助人理论和实操技术促进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生涯成长与发展,彰显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
(三)演练阶段:亲身实践勇试错,模拟工作情境
演练阶段发生在真正进入职场之前。虽说大学是职业预备期,但大学生毕竟身处象牙塔,对职场的认知还存在许多偏差。而且,在没有亲身体验前,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极限。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体验式学习机会:不论是就业创业相关的课程、讲座、比赛、培训;还是各类社团、学生会、校园活动;亦或是学生一只脚提前踏入社会去兼职、实习、见习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氛围和环境。就业创业工作者在这里提供的是无数磨炼机会,使学生得以在校期间提前模拟工作情境,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通过不断尝试、勇于试错,排除不适合自己的领域,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路径。
(四)实战阶段:抓准机遇不放松,试水真实职场
毕业前夕,要进行生涯抉择,是进入社会找工作、自主创业,还是继续深造。如决定进入劳动力市场,要从兴趣、需要、能力、期望、家庭影响、就业形势等各方面通盘考虑,以明确职业倾向、选定工作领域、搜索岗位信息、掌握应聘技巧、探寻市场价值。此时,就业创业工作应侧重于运用传统职业生涯理论在“人职匹配”方面的优势,下大力气破解“人等岗位、岗位等人”的结构性矛盾,开源拓岗,挖掘新业态中的就业创业机会,广泛应用“互联网+”新模式,帮助毕业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同时,也要兼顾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所强调的“适应”,帮助毕业生认清真实职场,上好“最后一课”,把好“关键一关”。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毕业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无法一概而论。因此,高校除了探索新渠道,提供大量的机会外,还应有效对接,精准匹配,进行个性化服务,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一对一量身定制方案,做到“一人一档”、“一生一策”。
(五)调整阶段:逐浪流动巧应对,坦然直面变化
达成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或注册成立公司后,毕业生开始真正进入职场、寻求职业发展。但部分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与预期相比,有着较大的落差。这部分学生将会立即面临职业的适应与调整问题。一旦无法解决,他们就会考虑离职转而谋求更好的发展。
此时,跨越组织边界的职业选择就出现了。当今劳动力市场规则不断变化,如何不被社会淘汰、挖掘能力的可迁移性、创造个人价值,是职场人需要研究的终身课题。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时,就关注并尝试解决此类问题,建立大平台、资源库,通过不断线的就业创业服务,鼓励毕业生不断地评估自我和现实境遇,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探索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以上五个阶段的生涯辅导方式并不具有唯一性,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可以选择更有利于这一阶段的普适性方法,综合使用效果更佳。
就业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职场人的物理流动和心理流动都成为必然。如何重新认识职业生涯,主动建构自我的生命设计,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本组织和不同组织间调整、穿越和变迁……这些都是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职业生涯教育命题。
后疫情时代,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从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形势,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方向,从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新要求。职业生涯教育不仅应解决学生在求职当下遇到的现实问题,更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适应、个人技能和市场价值,为学生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应汇聚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各方力量,促进校地、校企、校校资源精准对接,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以自主和自驱动性拓展生存宽度、生活广度、生命长度,砥砺奋进新阶段,开启人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