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缘何推崇刘秀这个皇帝
2021-05-08
刘秀画像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古代的明君之一,刘秀在河南南阳境内举兵一统天下,创立东汉王朝。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帝王。毛泽东一生肯定的帝王将相屈指可数,但他唯独对刘秀推崇备至,曾评价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学历最高、最早土改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文化巨匠南怀瑾也曾说:“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光武帝刘秀一人。”刘秀在帝王资源中是一个“稀缺性帝王”。
那么,被毛泽东、南怀瑾推崇的光武帝刘秀从“庄稼汉”到九五之尊,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
公元前6 年,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他是西汉皇室后裔,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脉。刘秀的先世,从王降为列侯,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公元3 年,刘秀的父亲去世,他一家人回到故乡南阳,成了普通的平民。刘秀28 岁之前,一直在南阳郡老家种地,“性勤于稼穑”,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史书记载,刘秀性格内敛谨慎,甚至有些沉闷。他的哥哥刘性情豪爽,并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广交豪杰。兄弟二人相得益彰,待机而起。
公元23 年,绿林军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复用汉朝国号,这大大震动了新莽王朝。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兵42 万,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当时,驻守昆阳(今河南叶县)的起义军不过数千人,连同周边几座城池的驻军,一共不超过2 万人。大军围城,形势岌岌可危。
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河南禹县),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撤回昆阳。昆阳汉军仅9000 人,众人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此时王莽军已逼近城北,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1.7 万人赴援昆阳。
当夜,刘秀自率步骑兵1000 多人为前锋,并一马当先斩杀新莽军队数十人,使更始军士气大振。后来,刘秀使用“信息战”和“攻坚战”,斩杀了新莽主帅王寻及主力部队近万人,此后,刘秀数次死里逃生。不久他收编了河北的铜马等农民武装30 多万人,这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不久,他在河北鄗城(今河北柏乡县)称帝,被称为“铜马帝”,与更始政权分庭抗礼。
又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刘秀最终统一了中国。与刘邦截然相反,刘秀称帝后,并没有诛杀一个功臣,当年跟着他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除少数人意外病死,其余全部富贵善终。公元25 年,刘秀称帝,重建汉政权,将都城东迁到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平定天下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富国强兵的政策和措施,使国家走上了“中兴”之路。
毛泽东对刘秀在历史上的战例尤为重视。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及《论持久战》中两次提到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新汉昆阳之战。在《论持久战》这部军事著作中,毛泽东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新汉昆阳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也许因为刘秀帝业兴起于南阳,因此,毛泽东在关注刘秀的同时,对南阳的了解也深谙于胸。
1958 年,毛泽东在接见河南省委书记时谈到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地方,其一就是河南南阳。西汉时期,南阳已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郡。东汉时,因光武帝刘秀帝业起于南阳,故南阳又有“帝乡”“南都”之美誉。
据有关资料记载,毛泽东留下了许多记载南阳名人的笔记,1939 年在送别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开赴晋东南前线时,毛泽东专门提到南阳名人姜子牙的“三件法宝”,并表示也要送“三件法宝”给抗日师生。毛泽东临终前还曾一字不漏地背过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写的《枯树赋》,庾信就是南阳人。
对南阳一些文化名句典故,毛泽东也极为熟悉。1939年他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说:“现在很多人的文章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这话出于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朱浮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封信。”毛泽东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句子亦源自南阳人、南朝史学家范晔的“夫涓流虽寡,漫成江河;爝火虽微,卒成燎原”一说。毛泽东在1958 年元旦社论 《乘风破浪》发表后对《人民日报》总编吴冷西谈到:“你们的元旦社论写得好,题目用乘风破浪也很醒目,南阳人,宋齐时的文学家宗悫,年少时,其叔父宗炳问其所志,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朝一个历史学家,将宗悫那一语话提炼为乘风破浪一语……”
“谋圣”姜子牙 “智圣”诸葛亮 “商圣”范蠡 “医圣”张仲景 “科圣”张衡
1948 年11 月4 日,毛泽东获知国民党南阳守敌王凌云率部弃城逃走,中原解放军占领南阳的消息后,欣喜不已,挥笔写就《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留芳千古的不朽佳作。该篇佳作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文笔优美,而且历史掌故运用与当时形势结合得恰到好处。当时毛泽东曾给胡乔木一封亲笔信,要求新闻界以后写作以此文为范例:“请注意写些综合报道,其办法是借着一个适当的题目如像占领南阳之类去写。”
该文谈到南阳时说: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此文反映了毛泽东对历史,尤其是对南阳历史的了如指掌。
毛泽东的诗词歌赋也与南阳文化颇有联系。“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外出求学时留给父亲的诗句,反映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立下救国救民的决心。诗中的“桑梓”来源于南阳人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1934 年7 月27 日 清 晨,时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毛泽东健步登上会昌山,即兴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末尾是“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他专门向警卫解释了“郁郁葱葱”一词的来历:《后汉书·光武纪》中有“望气者至南阳,曰:气佳哉,郁郁葱葱”!
总之,通过以上事实,可知深谙中国历史文化的毛泽东不只是出于爱好而读史,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做到了极致,抓住一个问题就紧追不舍,非要探根究底了解透彻才算罢休,直至成为这个课题的专家,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有关的典故信手拈来作为论据,真正做到以古鉴今,为所有领导干部做出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