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2021-05-07胡彦红
胡彦红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写作,还是一张白纸,教师要抓住时机,创新教学方法,打好他们的写作基础,为其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和综合素养,需要运用到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由于难度相对较大,导致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写作文。这样的局面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设法解决这一难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进而喜欢上写作,促进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创新呢?
一、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写作教学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写作的难点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内容可写。这导致文章空洞,没有具体的事例作为支撑,不能达到引发读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写作。比如学校举办运动会,教师就可以提前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和运动会有关的作文。这样学生在参加运动会时就会留心观察赛场上、赛场下的情况,以及拉拉队员、选手、裁判、观众等的反映和表现。如运动员的动作、精神状态、神态、外貌等;观众在加油时的状态、己方队员胜利时的反应、己方队员失利时的反应……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观察,学生对赛场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写作时,将自己观察到的运动员、教师、拉拉队员或者观众的表现真实地呈现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除此之外,在写人物类作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锁定生活中的某个人物进行描寫,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事迹,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写班主任对学生认真负责,就需要举具体的事例。如一个学生生病,教师背着他去校医室,并在每天下班后,给他补落下的课;或者写教师的认真负责,比如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等……这些事例能充分体现班主任的性格特点,将他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二、引导学生互评互批作文
点评作文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学生能看出文章哪部分写得好,哪部分写得不好,在自主写作时才能有意识地规避不好的地方,发扬好的地方,写出佳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批改能力,让学生写完作文后互批互改。在批改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对拿到的作文负责,勾画出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指出存在的问题,写上评语,给出修改建议,最后还要签上自己的名字,方便之后的交流。通过互相批改,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写作水平,学习其他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以他们的错误为戒,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此外,互批互改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能力,是实用且有效的写作教学手段。
三、引导学生尝试多样化写作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语文知识的多样化。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引导学生尝试多样化写作,不应局限于一种内容或类型。通过多样化的写作,学生能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写作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比如,现代诗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抒情方式,它讲究音韵美、形式美、建筑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课本中的一两节诗歌,换一个写作对象进行仿写,斟酌字词的使用。这个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在学习古代诗歌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古文以及古人的表达习惯写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古人吟诗作对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以练习写书信。书信属于应用文,便于人和人之间交流,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给父母、同学、朋友、陌生人或未来的自己写信,谈自己的经历、看法或感悟。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丰富写作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