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业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1-05-07阮思甜
阮思甜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優化产业布局、提高水产养殖育种和养殖技术水平、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安全、高质高效方向发展,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水产品出口贸易需求。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产业优化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近40%,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99万亿元,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将加快升级,水产品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为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贸易,我国水产养殖业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育种和养殖技术水平、加强行业监管,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产业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水产品产量一方面来自于捕捞,一方面来自于养殖。我国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水产养殖。目前,我国每年的水产品养殖产量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到201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水产品产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为6938万吨,2018年和2019年水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6469万和6450万吨,分别较2017年下降6.76%和7.03%。2011年到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上升,从2011年的4026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5050万吨,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长了25.43%(见图)。近年来,我国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加快,水产品产量增速放缓,养殖面积稳中有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全国水产养殖面积已由2014年的838.64万公顷降至2019年的710.85万公顷,下降了15.24%。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1.37万公顷,同比减少1.44%;淡水养殖面积为511.67万公顷,同比减少0.58%。在我国海水、淡水养殖产量和产值总体提升的情形下,海水、淡水养殖面积却双双下降,说明我国的养殖技术在逐年优化、养殖产出效率逐年提高。
随着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国家渔业大数据统计平台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和淡水养殖产业总产值分别保持了5%和2%左右的年均增长率。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为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为5849.6亿元。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高质量蛋白的需求日益增长,水产品的消耗量随之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从2013年10.4千克提升到2018年的11.4千克。
目前,我国仍是全世界唯一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2019年,我国水产品进口增速明显,出口微降。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为1053.32万吨、进出口总额393.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28%和5.42%。其中,出口量为426.79万吨、出口额206.5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8%和7.96%;进口量626.52万吨、进口额187.0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94%和25.57%。贸易顺差19.57亿美元,比2018年同期减少55.93亿美元。进口水产品主要来自俄罗斯、东盟、秘鲁等地,其进口量分别增长6.9%、39.0%和5.6%。受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我国水产品自美进口量同比下滑11.8%。水产品出口主要向日本、东盟、欧盟、韩国等地,2019年对日本、东盟、欧盟出口量同比小幅提升,对韩国出口微降。受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18.7%。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水产品贸易供应受限,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下滑。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海产品进口总额约127亿美元,较2019年(156亿美元)下降20%;出口总额约183亿美元,较2019年(215亿美元)下降8%。2020年下半年的进口市场萎缩更严重,进口总额约59.5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31%;上半年的进口总额约6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就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会长崔和接受UCN采访时曾表示:“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水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肯定要下降,预计2021年的进口市场将继续低迷,或难以恢复至2019年那么靓丽的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水产优质种苗的培育。截至2018年,我国自主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已达215个,其中自主选育186个,包括淡水鱼类79个、海水鱼类11个、虾类21个、蟹类8个、贝类35个、藻类 21个、鳖类3个、棘皮8个,选择育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截至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所需的苗种除了南美白对虾和个别冷水性鱼类外,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是目前鳕鱼、龙虾、头足类、蟹类、三文鱼等品类有关育苗技术仍在攻关当中,进口依赖度较大。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直接决定了我国的水产品经济效益,要提高我国水产行业竞争力还要从种苗培育着手,深入开展水产育种研究。
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中央“三农”决策部署,积极实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水产养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和养殖证制度的实施保护养殖生产空间,促进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启动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依法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十三五”以来,各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和养殖证核发工作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级、257个地市级和1544个县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本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核发《水域滩涂养殖证》达12.2万本,确权登记水域、滩涂面积约422.4万公顷,为稳定渔业基本养殖水域发展空间、保障养殖渔民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明显下降。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2017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其中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是农业源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共同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单位产量排污强度是衡量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最主要指标。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的排污数据,2017年单位水产品养殖产量的排污强度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3.6公斤/吨、氨氮0.45公斤/吨、总氮2.02公斤/吨、总磷0.33公斤/吨。与十年前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相比,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分别降低了20.0%、23.8%、30.7%。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几年间产量大幅增加,而污染物单位产量的排污强度明显下降,实现了增产量降排污率的良好局面,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已初见成效。
三是生态健康养殖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部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革新养殖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工厂化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海水立体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健康养殖技术。我国水产养殖的模式不断创新升级,目前已形成以下几种效率更高、更环保、更创新的运作模式。一是稻渔综合种养,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鳖等)养殖结合的一种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器、土、肥、种等资源;二是智能渔场,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业生产深度融合的新型养殖模式;三是休闲渔业,将养殖、加工、流通和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四是渔菜共生,集蔬菜栽培和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经农作物净化吸收水又可作为养殖水循环利用。目前,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800多万亩,因地制宜开展的盐碱水生态养殖面积超过100万亩。
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十三五”期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不断完善,监测范围扩展到全国34个省(区、市),监测指标增加到10项,监测品种扩大到28种。组织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对违法用药涉案企业和养殖户坚决依法查处,五年共抽检样品2.5万余个,总体合格率99.5%,已连续八年保持在99%以上,市场例行监测合格率也由2013年的94.4%提高到2018年的97.1%,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指导各级地方农业农村(畜牧兽医、渔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进口、经营和使用假劣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开展三年整治,着力整顿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秩序。
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建议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水产养殖的产出销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但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相对滞后。我国水产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淡水养殖业依然存在大量的小规模个体养殖户。与国内肉鸡、生猪行业规模化程度相比,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受制于养殖水域资源分布和养殖户特性的影响,规模化趋势并不明显。以淡水养殖为例,目前仍然以个体养殖户占主导的池塘养殖为主,工厂化养殖方式占比较小。数据显示,68.21%的养殖户仅仅经营养鱼,涉及产业其他环节的养殖户不到30%。由于水产品种类极为丰富且每个品种的养殖技术各不相同,导致部分品种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程度有限。
二是区域性特征明显、物流渠道建设不健全。受区域和供给量的影响,我国水产品的消费呈现出区域和群体的分化,东部和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发达,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更多,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人均水产品年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西北、华北地区消费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至60%左右。特别是目前我国的物流渠道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海水养殖产品的物流需求,因此各地的养殖效益、养殖规模各不相同,从而造成水产养殖业集中度提升困难,养殖户的产品附加值偏低的现状。
三是水产养殖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偏低。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波动下降,水产品加工能力也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根据《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水产加工企业有9323个,水产冷库8056座。水产加工品总量2171.41万吨,同比增长0.68%。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2649.96万吨,同比下降0.13%。我国高附加值鱼类出口量有限,头足类、藻类以及贝类在水产品出口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部分品类优质品种欠缺导致当前我国出口水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中末端,出口水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料鱼以及粗加工的鱼条、鱼块和鱼片等产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增加优质水产品比例,缓解水产养殖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降低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水产种业,推进联合育种和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是未来我国水产业必然发展趋势。
為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高质量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产业布局、水产育种、养殖技术、科技研发、行业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是优化水产养殖产业全国布局。业内人士认为,应围绕优质高效,优化水产养殖业布局。将养殖水域滩涂纳入国土空间统一规划,明确重要养殖水域范围,调优产业布局,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加快形成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生产格局。以主体品种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中,构建渔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
二是推动水产养殖育种向高标准、智能化方向发展。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介绍,目前我国发现有近2万种水生生物种类,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土著种有 280多种,培育或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229个。胡红浪表示,中国水产种业面临种质资源家底不清、品种质量不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应更加注重种质资源保护,将现代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育种。此外,还应培育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育种资源、技术、人才的大型跨国种业企业。
三是加大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以及加大水产养殖业相关科学研究。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水产养殖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者从中受益。科研机构、水产养殖企业要加大产业上下游科研投入,多元化、多角度开发水产养殖加工产品及附加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四是加强水产养殖业用药监管,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产品安全。水产养殖用药的残留不仅会危害公众的健康,对养殖区水域环境也造成了潜在危害。水产养殖用药的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水产养殖用药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残留。目前水产品中主要的药物残留有喹诺酮类、抗生素类、磺胺类和呋喃类,以及某些激素等。经常摄入含有低剂量药物残留的水产品,残留的药物可在人体内慢慢蓄积而导致各器官的功能紊乱或病变。药物残留对低等水生动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作用,使环境中对药敏感的种群消失,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因此应积极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制定完善的水产养殖用药的使用、停药期、残留检测的标准,健全水产养殖用药相关法律、法规,对养殖用药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滥用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