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写作教学策略
2021-05-07吴有莺
吴有莺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收集作文素材,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做到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一、观察日常生活,培养写作习惯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社会实践较少,因此写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素材可用,无话可说。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并认真记录和注意积累,以便写作时调用。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指导“我的父亲”这一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前,仔细观察父亲,包括容貌、五官、体型、性格等,还要了解父亲的生平和事迹,这样有助于学生梳理写作思路,筛选写作素材,使刻画的父亲形象更生动立体,使文章条理分明,更具层次感。又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将在家、在学校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写作能力,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对写记叙文有极大的帮助,如写“春天”这一主题时,学生就可以调用春游时的观察记录,作为写作素材,这样作文内容会更加充实。
二、养成阅读习惯,收集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文章的血肉,一篇作文若全是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事例的支撑,就会显得空洞无味,乏善可陈,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般来说,作文素材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这方面在上一点已经提到;二是从课本中积累,小学语文课本是多位教育专家精心编撰的,知识是精细化的,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挖掘课本内容,积累写作素材;三是积累课外知识,即多阅读课外书籍。如此一方面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积累课本知识,无非就是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名句,可以让学生将课本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运用到作文中,以提升写作能力。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的《走月亮》一文后,学生可以研究文中对月亮的描写,学习写作手法,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下一次写有关月亮的话题时可以应用。在课外知识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分享读到的文章和心得体会,这样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精神境界。
三、限时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生刚接触写作,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还是一张白纸,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专门设置一节作文课,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练习词句的运用,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构思文章结构等。也可开展限时写作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速度,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想写出佳作,不仅需要大量素材,还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可以专门开设一门作文基础课,讲解作文的理论基础知识,如词句的修饰,语言逻辑的运用,整体结构的构思等。如在讲解议论文时,要讲清楚议论文的几种结构,以及论证方法,论据的种类等。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及质量,教师可以自主命题,让学生限时写作,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作文是小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學习,从而更快更好地汲取知识、理解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写作中,提高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