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2021-05-07
文题亮相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仍给我们很多启发。在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请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2: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多重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思路导引
1.观点明确——用观点凸显理性思考
话题1主要是引导同学们就孟子“发政施仁”的设想,在今天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就孟子的思想,我们在学习了《齐桓晋文之事》后,已经系统地了解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可以在写作时进行辩证思考。如:可以谈“仁政”对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在“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社会保障”“推己及人”“政治教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话题2,对“庖丁解牛”的寓意,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积累不同、阅历不同,审视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可以是“顺应自然”,可以是人要“保全天性”,还可以是“熟能生巧”。不论持有什么论点,一定要明确观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证。
2.论据有力——用事实凸显论证力量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比如写话题1,可以拟题为《君子怀仁,厚德载物》,并用以下素材作为论据:“爱心强子”王春胜资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和重病患者,其大爱无私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为了外甥不被饿死,冒着危险去偷一块面包,他满怀仁爱之心,收养珂赛特,是一个善良、美好的人……举多个典型素材来论证观点,会使素材更丰富,论证更有力。
3.结构清晰——让议论闪烁理性光芒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由此可见作文结构的重要性。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并列式、正反对比式和递进式。如用递进式结构写以“顺应自然”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先分析什么是顺应自然,然后写为什么要顺应自然,再写顺应自然需要怎么做。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思辨,如写顺应自然并不是碌碌无为,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就避免了说理的单一性。
佳作展示一
仁法共济,以致中和
◎侯雨露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始终得不到重用;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却被奉为正统,何也?儒家思想是否兴盛,与其思想核心能否符合时代需求密不可分。
孔子极力推崇仁治,孟子提倡仁政,荀子认为“君舟民水”……这些事例无不体现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儒家的民本思想不仅使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得以稳定和延续,而且对后世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孟子在与齐宣王对话时,劝说其:“发政施仁。”孟子认识到,贤君对一个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起决定作用,“贤”体现在何处?爱民、惠民,换种说法,即是“推恩”。古代著名的贤君尧和舜,皆爱民如子,以民为先;今天的中国政府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诚然,“发政施仁”有利于国家稳定,但是,如孟子所说那般“仁政”“德治”“推恩”,就可以“保四海”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我之见,要想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仁法共济”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人的行为,要用仁德来“自律”,但也需要法律来“他律”。正如古语所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法律对人们私欲的约束,哪有井然的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汉代以来,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但施政实为“外儒内法”,唐太宗主张“礼法合一,依礼制法”,这实际上是法律的伦理化。朱元璋也曾提出:“为国之治道,非礼则无法,若专法而无礼,则又非法也。”也就是说,只用“仁德”或“法制”治国都是行不通的。《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使仁德与法治达成中和,即是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
所以,仁政并非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法制也不是万能的,制定了便可高枕无忧。仁法共济,以致中和,才是正道。
点评
对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以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该生有自己的深度思考:仁有弊端,需仁德和法制共建,才能达到和谐之美。作文思路清晰,先从儒家思想兴衰写起,肯定“仁政”的积极作用;然后思辨性地谈了仅有仁德不足以“保四海”,进而提出“仁法共济,以致中和,才是正道”的解决策略。条理清晰,论证有力,对名人名言的引用恰到好处,体现了该生丰富的积累。
佳作展示二
仁法结合,国泰民安
◎吴雨洋
千乘之国,难道仅以仁政就可保国祚绵延?“滚滚长江东逝水”,千百年来,无数先例都向我们证明,国家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仅依靠“仁政”是行不通的。孟子所言的“推恩”,是一种理想境界,只有将法治和仁政相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读《桃花源记》时,我脑海中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田塍如线,白水参差,竹林茅舍间,白纻裙和绿蓑衣往来穿梭,乡邻间闲话家常。这样的淳朴闲适如何实现?我认为,是因为“熟人文化”——基于对他人的信任而产生的安定感,这种安定感是不需要法律支持的。如此想来,“发政施仁”使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在小小的村庄尚可实现,但如果是“千乘之国”呢?这样的安定闲适是否还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基于“熟人文化”的仁政是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大国的,中间将存在着巨大的断裂带。
事实上,儒学思想是在逐渐契合管理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成熟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未被重用,是因其过于理想化,过于“孤高”。直至汉代,儒家思想才被确立为正统,但此时它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外儒内法”的特征鲜明,已非孟子所言的仁政了。
战国后期,礼乐崩坏,战争愈加频繁,尚武霸道之风盛行,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性的弱点在此时显露无遗。不妨试想,此时施行仁政,真的能“保四海”吗?难道不是纸上谈兵吗?宋襄公固守的仁义,使他在泓水之战中惨败,不久后便亡国。当他面对血流成河、马革裹尸的战场时,心中是何滋味,我们无从知晓,但倘若从结果来看,这样不合时宜、没有土壤的“仁政”,无疑是一种失败。
面对世风日下的社会,该如何挽救?唐太宗答:“礼法合一。”常言道“教之以仁,束之以法”,空谈仁德而没有规矩,是不切实际的。这时,法治的定义更趋向于一种“有底线的仁政”。将法治伦理化,且与仁政相结合,也许就是适应当时社会的最优方案。
让我们走出形而上的误区,奔向仁法结合的康庄大道吧!如此,方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点评
本文较好地阐释了“只有将法治和仁政相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的观点,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作文先亮明观點,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发政施仁”的条件,最后提出唐太宗所说的“礼法合一”才是国泰民安的“康庄大道”。作文思路清晰,论证明确;该生认识深刻,出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