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禁痰令”

2021-05-07田甜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防公勺随地吐痰

田甜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勤洗手、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制等原本并不被人们重视的文明习惯正成为人们日常热议的话题。借此契机,多地出台“禁痰令”。今年6月,《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正式实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其依法委托的单位责令清除痰渍,并可以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视具体情形予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禁痰令”可以说是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大背景下的应时应势之举。

(选自“中公教育”2020年11月30日)

素材解读

1.廣泛开展“禁痰令”文明宣传活动,加强对民众的引导。相关部门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向群众解读禁痰规定细则,让民众对相关规定了然于心,避免出现“犯法却不知法”的尴尬情形。

2.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支撑。多地出台“禁痰令”,让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法律的关键在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是目前“禁痰令”实施过程中,在精准定位随地吐痰者、随地吐痰即时取证、耗费成本等方面均充满了挑战,“禁痰令”的落实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加强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管理需要创新方法与手段。

适用话题

卫生安全 环保宣传 法律保障

猜你喜欢

外防公勺随地吐痰
痰盒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治理随地吐痰,罚款不是关键
疫情防控下的北京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用餐新时尚 健康好习惯 宿迁市举办“文明餐桌·筷乐行动”主题活动
礼多人不怪之公筷公勺用起来
公勺公筷能否成为新风尚
《疫情就是命令》
随地吐痰伤了中国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