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英赛“桃田爆冷”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021-05-07程勇民

羽毛球 2021年4期
关键词:控制性李梓连贯

程勇民

左等右盼,终于等来了2021年全英公开赛桃田贤斗的亮相。可是,球迷心目中的“超一流”天才居然在第三轮就被淘汰,还是颇感意外。不禁很好奇:这一年多的休战,桃田贤斗究竟在修炼什么?!

其实,看过第一、二轮比赛后,笔者的好奇心已基本得到解答。整体感觉桃田贤斗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整个打法风格仍然延续2019年总决赛获得冠军时的风格,稳健有余进攻不足,对于技术细节更加推崇,可以说已经雕琢到无缝插针的地步,这大约是桃田贤斗牛年首秀的第一个亮点吧。但是,他在全英赛前两轮的表现也让人隐约生疑:也许基于2019年获得巨大成功的打法体验,桃田贤斗似乎越来越沉迷于技术雕琢和控制性打法,反而使整个打球节奏和连贯速度有所削弱。尽管他在第一、二轮顺利过关,但主要归因于对手速度相对慢,主動失误相对多。一旦遇上进攻凶、连贯速度快的对手(如金廷、安赛龙等),桃田贤斗如果还是这种打法,就不一定能占上风。没想到,第三轮,他就被马来西亚新秀李梓嘉爆冷。

重视技术细节的雕琢不是坏事,当然也不是败因。问题是:羽毛球竞技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博弈,技术更多体现“空间”特征,技术好可以赢得空间优势,并转化为“时间”上的主动;击球力度和连贯速度,更多体现“时间”特征,速度快可以赢得时间优势,并转化为“空间”上的主动。“时间”和“空间”在羽毛球竞技中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而羽毛球竞技实践证明,“快”是制胜核心,“时间”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空间优势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时间优势上来,才能真正体现制胜的作用。但是,“时空优势转化”又是有条件的,如果在优化技术的同时,没有恰当处理好时空转化关系,那结果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以下,我们就以实战案例来讨论分析桃田贤斗在比赛中的得与失。

一、桃田贤斗凭借技术上的精雕细琢赢得空间优势

从这次比赛过程看,桃田贤斗的假动作使用频率增加。图1-1显示,对手在左区发网前小球,桃田贤斗接发球摆出的动作架势是“反手推挑底线”(图1-3)。结果在击球瞬间,他的肘关节一抬,腕关节一抖,球拐出了一个对角(图1-4/5/6)。由图1-5对手的起动姿态可见,明显有受骗迹象,先向后顿挫再上网,从而导致起动延迟,网前击球点过低(图1-8),回击难度大大增加。于是,桃田贤斗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高点击球机会(图1-11),这样不仅技术选择余地大,搓、推、勾、放、挑随意使用,更关键的是容易“居高临下”,使得技术发挥的难度大大降低。只见桃田贤斗轻轻一个放网,球贴网而落。对手反搓下网(图1-15),桃田贤斗直接得分。这就是所谓的靠击球“空间优势”赢得比赛主动权。

图2是桃田贤斗的另一个假动作。如图2-1所示,对手在正手底线被动过渡直线网前。桃田贤斗在网前已经取得主动态势,完全可以在图2-2的位置出手击球,放网、推挑都是主动球,可是他偏偏没有快出手,而是略有停顿后选择了低点出手(图2-3)。对手明显吃到了他的这个假动作,以为桃田贤斗是要放网,整个身体重心明显前移(图2-6)。就在对手前移的瞬间,桃田贤斗改变发力,变成了正手推直线(图2-7)。对手又是两次起动,导致正手底线的更加深度被动(图2-9),几乎失去还手之力,再次勉强过渡直线网前,质量大打折扣。如图2-11所示,桃田贤斗又在网前抢到了高点击球机会,这次的“空间优势”之大简直可以让他随心所欲地处置对手。果然,桃田贤斗轻轻一个扑杀,轻松得分。

在技术细节的改进方面,除更多结合假动作以外,桃田贤斗在技术发力的精准度上也在不断地追求极致。

如图3-1所示,桃田贤斗在底线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反手弹拉直线高远球,弧度和落点的控制极其精准,让对手非常难受。如图3-7所示,对手的姿态显示出想转身又难以转身的尴尬,最后干脆放弃,眼看球落地,搏一下运气。运气当然是偏向于有准备之人,大家注意看图3-9中球的落点,正好处在边线与底线的交界点上,是100%的球场死角。

在前两轮比赛中,桃田贤斗对于控制性技术(高球、吊球、推挑球)的落点控制要求很高,真的到了“极致”的程度,且非常自信,对于裁判的判罚,挑战成功率也很高。

如图4-1所示,桃田贤斗在底线头顶吊直线,对手判断为出界球,所以放弃回击,裁判立刻判为:出界。就在裁判做出判决姿势的同时,桃田贤斗立刻提出挑战。结果如图4-9所示,球砸在边线的外延一点。由此可见,桃田贤斗对于击球落点精准度的追求,简直到了“疯狂”程度。

从目前的比赛状态看,桃田贤斗比较沉迷于注重技术质量的“控制性”打法,更多反映了“节省化”的战术思想,即运用控制性技术四点打开打准,一方面消耗对手,另一方面等待对手失去耐心而失误送分。

在第一场与印度的普拉卡什的较量中,桃田贤斗一直坚持这样的战术策略。甚至在对手加强进攻,不断追近比分时,他仍然没有改变战术,第二局即便到了20比20的关键分,他还是临危不乱,坚持高吊控制战术,最后凭借精准的高球落点和对手的失误连得两分,赢得最后胜利。这种平稳的战术定力非常不容易,绝对是高水平的一种属性。

图5是第二局20比20关键分的那一个回合。任凭普拉卡什如何加快速度进攻,桃田贤斗始终坚持高吊控制。在一个多拍拉锯之后,他以漂亮的高吊动作一致性骗过对手。图5-3显示,普拉卡什有一个明显的上网制动动作,然后眼睁睁看着高球落到自己的后底线而无能为力(图5-5)。

二、桃田贤斗对于技术精度的过分追求反而削弱了“速度”优势

凡事都有两面性,正所谓“成也控制,败亦控制”,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打法。在普遍追求“以攻为主”打法的世界潮流背景下,纯粹控制性打法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其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年轻运动员狂轰乱炸式的进攻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更加成熟的顶尖运动员的快速连贯突击的压力。

桃田贤斗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从单纯进攻到控制进攻的打法升级,如果从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看,如今的他更需要考虑在控制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结合进攻。显然,在这一年多的休战过程中,桃田贤斗在控制性技术上下的功夫颇多,而进攻环节似乎被忽视了。

在全英公开赛的前两轮比赛中,桃田贤斗的打法明显是控制有余、进攻不足。他的底线的强力进攻非常少见,大多是软压控制。所谓“软压进攻”,最明显的就是球速偏慢;所谓假动作,就是出手要有停顿和延迟;所谓“控制性”打法,就是高吊技术使用频率过高,连贯节奏较慢。所有特征集中起来,就变成了球速慢、出手慢、连贯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你有技术优势,赢得了“空间优势”,也难以转化到“时间优势”,从而丧失比赛的主动权。虽然凭借精湛的控制性技术,可以达到“节省化”的战术目的,但因为整体速度的下降,也降低了给对手的压力,反过来就给了对手更多的反击机会。所以,一旦遇到速度快、反击能力很强的对手,桃田贤斗的处境就危险了。

如图6-1所示,桃田賢斗在底线头顶软压直线。对手抓住战机反抽大对角反击,桃田贤斗的场区漏洞立马显现,正手底线明显处于被动状态(图6-6)。因为对手在时间上的巨大优势,逼迫桃田贤斗只能应付,而无力实施更多的技术变化。桃田贤斗只能勉强挡直线,此时对手的时间优势已经转化成空间优势,在网前抢得高点(图6-8),果断、快速地正手推压对角。桃田贤斗反手挡直线(图6-10),对手仍然居高临下,反手抽压直线追身(图6-13)。此时,桃田贤斗的击球空间几乎被对手压缩为零(图6-14),最后以正手被动挡网失误而告终。

本次比赛,桃田贤斗在前两轮比赛中的对手,整体速度都不是很快,而且主动技术失误较多,因而给桃田贤斗的时空压力不大,使他拥有充足的时间尽情发挥技术魔力。

然而,第三轮桃田贤斗面对的对手是马来西亚新秀李梓嘉,他不仅年轻有力,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身材高大,底线起跳两边劈杀威胁极大,加之网前技术有特长,快推、搓放都有过人之处。面对这样的年轻小将,加快速度、限制进攻是首要的,但桃田贤斗在战术准备上似乎并没有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仍然采用了与第一、二轮相同的策略,这样出现下风和落败的结果,也就合情合理了。

如图7-1所示,桃田贤斗在底线头顶吊对角,李梓嘉非常轻松地放网应对(图7-5)。然后桃田贤斗上网,同样采用正手放网(图7-9)。此时李梓嘉抓住战机,上网快推后场。这一推球出手极快,几乎是一出手即达到过人目的(图7-14)。接下来桃田贤斗的处理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从图7-16/17桃田贤斗的击球姿态看,他是在极端被动的状态下回击高远球的,质量肯定不理想。图7-19显示,李梓嘉从半场就开始起跳,然后居高临下正手劈杀大对角,球直接钉在了地板上(图7-24)。

显而易见,在第三轮比赛中,桃田贤斗的慢节奏控制未能给对手制造太多困难,反而为对手提供了进攻便利,而自身的防守能力又不足以防御对手的凌厉进攻,这是桃田贤斗输球的主因。

三、展望东京奥运会,桃田贤斗仍然希望满满

从本次比赛的全过程看,桃田贤斗的发挥不算失常,失利主因在于战术针对性欠缺,或者说是长期休战后比赛感觉的缺失。通过这次比赛的检验,相信桃田贤斗很快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笔者之所以仍然看好桃田贤斗后续的比赛潜力,主要基于两点:一,他的进攻性特长技术仍在,只是使用偏少;二,战术性调整对于高手来讲是家常便饭,易如反掌。

桃田贤斗最擅长的进攻技术是介于重杀和软压之间的打点突击杀,落点比较深,且靠近边线,攻击效率很高。如图8-1所示,桃田贤斗在底线起跳,正手杀直线,球直奔边线而去(图8-6),但是还没等对手的拍子伸到位,球已经落地了。

当然,这种攻击性技术的实现,需要有很快的连贯速度作保证,首先要在意识上把速度提起来。对于桃田贤斗来讲,实现这一点应该不难。

透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到桃田贤斗的连贯速度仍然保持良好。图9-1显示,桃田贤斗在底线起跳,实施正手劈杀对角,落点贴近边线,对手只好鱼跃救球(图9-6)。然后桃田贤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网扑球,其连贯速度之快让对手毫无反击之力。显然,是否决定加速,要加到多快,关键在于桃田贤斗的战术决策。其实,在与李梓嘉较量的第二局后半段,桃田贤斗是有加速的,但最终失利,一则是他的战术改变有点偏晚,二则是运气也差了一点,结果功亏一篑。

一次比赛的结果,除了技战术原因外,也有偶然性,所以还不足以给双方运动员定性。李梓嘉的胜利,只能说明他有特点、有潜力,并不代表他的整体竞技实力已经超越桃田贤斗;桃田贤斗的输球,只能说明他这次发挥欠佳。客观来看,桃田贤斗的基本技术绝对一流,战术打法也比较成熟,且比赛心态非常平稳,仍然是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希望他不负众望,在后续比赛中能够呈现让人大饱眼福的表演。

猜你喜欢

控制性李梓连贯
爱的那一刻
A Healthy Lifestyle
美好的梦想
第七只鸟
美丽的大爱湖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