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2021-05-07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512000喻红英焦臣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降脂中层阿托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512000)喻红英 焦臣泽

脑血管病是脑血管引发的脑功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部供血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导致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患者出现脑组织细胞坏死[1]。据调查发现,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复发和死亡[2]。近年来,常规降脂治疗的效果欠佳。临床研究发现,强化降脂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机体血脂水平,疗效甚佳[3],指南[2]亦推荐对于LDL-C≥2.6mmol/L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选择我院接诊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具体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就诊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采取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治疗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至84岁,最小至44岁,年龄平均值(58.96±4.63)岁;病程6~28个月,平均病程(12.43±2.45)个月。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至86岁,最小至41岁,年龄平均值(58.74±4.55)岁;病程6~26个月,平均病程(12.31±2.63)个月。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②此次研究患者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此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感染性疾病者;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③出血性脑卒中;④心源性栓塞型缺血性脑卒中;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

1.2 方法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吸氧治疗、生命体征监测、抗血小板治疗、调整血压治疗、血糖治疗等,同时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规格:20mg)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20mg po q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治疗,40mg po qd。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复查并计算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②复查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TC、TG、LDL-C、HDL-C。③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校准,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TC、TG、LDL-C、HDL-C的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表述方式为(%),组间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 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5±0.33)mm小于对照组的(1.26±0.55)mm,观察组斑块面积(9.88±0.41)mm2小于对照组的(10.09±0.44)mm2,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均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3 计算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2例出现消化道不适,未影响后续治疗;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肌痛症状,肌酸激酶检测正常,未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治疗期间,复查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均未见异常。

附表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s)

附表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s)

组别(n=48)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23±0.52 4.23±0.53 2.46±0.52 1.21±0.45 4.78±0.45 2.73±0.56 0.82±0.14 1.22±0.27对照组 6.33±0.32 4.85±0.52 2.65±0.46 1.69±0.86 4.79±0.44 3.21±0.69 0.83±0.20 0.94±0.22 t 1.1347 5.7851 1.8960 3.4262 0.1100 3.7422 0.2837 5.5699 P 0.2594 0.0000 0.0610 0.0009 0.9126 0.0003 0.7772 0.0000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发展迅速,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包含早期诊治、早期预防再发和早期康复[4],而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复发和死亡,也可显著减少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根据2013年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脑卒中患病率为1596.0/10万,由此推算,我国每年有240余万人发生脑卒中,并且该疾病的高风险人数还在逐步升高[5]。调节脂质代谢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首选的药物,具有降脂、抗炎、稳定斑块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阿托伐他汀能对患者血脂进行良好调节,具有抗炎效果,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对患者损伤部位的炎性反应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有效降低患者脂质沉淀[6]。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内源性总胆固醇,使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进而降低密度较低的蛋白质胆固醇的释放与合成,提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指标,有利于调节血脂,拮抗LDL-C[7][8]。在常规治疗上应用强化降脂治疗,可以更好地发挥增效作用,提升治疗疾病的效果。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均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上,强化降脂之效可以更好地提升斑块稳定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情况,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且强化降脂治疗不会显著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数据,优于常规剂量的效果,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降脂中层阿托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