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麦株高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2021-05-07姚佳延于国琦许如根

华北农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穗长大麦株高

姚佳延,于国琦,洪 益,吕 超,许如根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 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大麦(Hordeum vulgareL.)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禾谷类作物第四,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1]。大麦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2-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改进,大麦的利用价值正在被人们重视[4]。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与大麦生物产量及抗倒性密切相关,生物产量是经济产量的基础和高产前提,但株高和生物产量偏高会增加大麦的倒伏风险。不同用途大麦品种的株高类性状的要求不同,青贮大麦要求株高高、穗下节间长,有利于形成高生物产量;籽粒用大麦要求株高矮、穗下节间和穗长长,有利于籽粒高产、稳产。此外,大麦株高类性状与株型构成和抗倒伏性有关。因此,株高类性状是大麦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5-6]。

大麦矮化育种主要使用的半矮化基因有short culm 1 (hcm1)、semi-brachytic 1 (uzu 1)、semi-dwarf 1 (sdw1或denso)、breviarist-atum-e (ari-e)[7]。其中uzu1基因编码一个BR受体(HvBRI1)在我国大麦育种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 8]。株高类性状为数量性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是研究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重要手段[9-10]。Ren等[6]与Chen等[11]以株高、穗长、穗下各节间长为指标,在大麦7条染色体上均定位到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等性状相关的QTL。Chutimanitsakun等[12]在大麦2H的156 cM处定位到一个同时控制株高、穗长、产量的主效QTL,在1H、3H、5H、6H上定位到控制穗长的QTL。Wang等[5]在大麦7H的80 cM处定位到贡献率为23.2%的株高QTL。Peighambari等[13]筛选327个分子标记在72个大麦DH系中检测到3个株高QTL及2个穗长QTL。

随着分子标记与连锁图谱的发展,基因定位更加精确[14]。近年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发掘与基因分型及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技术的发展,促进功能基因定位研究[12, 15]。本研究以我国饲用大麦泰兴9425与日本啤酒大麦Naso Nijo构建的177份DH群体及亲本为材料,构建群体的SNP分子图谱,对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进行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为大麦株高类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精细定位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参试材料

以我国饲用大麦泰兴9425与日本啤酒大麦Naso Nijo的杂种F1的花药诱导产生的177个DH系及亲本材料。

1.2 田间设计

2018年将参试材料分别种植于新农场(32°23′N,119°23′E)和盐城市大中农场农科所试验田(33°7′N,120°39′E)。每份材料播种1行,行长1.0 m,行距0.3 m,每行人工点播20粒,3次重复。参照当地大田管理。

1.3 株高类性状调查

在参试材料收获前,每个行选取5株生长一致植株,测量株高(cm)、主穗长(cm)和穗下节间长(cm)。

1.4 DH群体遗传图谱

DH群体遗传图谱由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提供[16],标记分布情况见表1。该遗传图谱含有1 551个SNP标记,覆盖大麦7条染色体、分布均匀,全长957.09 cM,2个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1 cM,且各条染色体标记间的平均距离均小于1 cM,分别为0.60,0.95,0.41,0.69,0.68,0.93,0.47 cM。

表1 DH群体遗传图谱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DH population genetic map

1.5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 2016程序对试验数据初步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对DH群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利用Windows QTL IciMaping V4.1.0.0 软件(http://www.isbreeding.net/software/)对株高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LOD阈值设定为3.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及DH群体株高类性状的表现

亲本及DH群体株高类性状表现见表2。如表2所示,泰兴9425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均低于Naso nijo,t测验表明,株高和穗长在亲本间差异极显著。DH群体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2%,11.43%,10.33%。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遗传力分别为78.98%,89.31%和84.50%。

2.2 DH群体株高类性状的方差分析

DH群体株高类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3。从表3可知,3个株高类性状在DH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穗长和穗下节间长在试点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株高和穗下节间长在环境与基因型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大麦株高类性状由基因型、试点气候及栽培条件共同决定的,穗长和穗下节间长较易受试点条件影响。

表2 亲本及DH群体株高类性状的表现Tab.2 Plant height-related characters performance of parents and DH populations

表3 DH群体株高类性状的方差分析 (F值)Tab.3 Analysis of variance on plant height-related characters in DH population (F value)

2.3 株高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株高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列于表4。由表4可知,株高与穗长、株高与穗下节间长、穗长与穗下节间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862和0.600,表明大麦株高越高,其穗下节间长和穗长越长。

表4 株高类性状的相关性Tab.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traits of plant height-related characters

2.4 株高类性状的QTL分析

利用Windows QTL Icimapping V4.1.0.0软件,对3个株高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定位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2个环境共定位到6个株高QTL,分别位于2H、3H、4H及7H上,未检测到两试点共同的QTL;两试点均值定位到4个株高QTL,其中位于3H上的qPH-3-1、4H上的qPH-4-1,与大中农场试点的2个株高QTL重演,且qPH-3-1的贡献率较大,在19.98%~38.30%。2个环境共定位到5个穗长QTL,其中QTL位于5H上的qSL-5-1在两试点重演;两试点均值定位到3个穗长QTL,包括位于5H上的qSL-5-1,但其贡献率偏小。2个环境下共定位到4个穗下节间长QTL,位于2H上的qSIL-2-1在两试点重演;两试点均值定位到2个穗下节间长QTL,包括位于2H上的qSIL-2-1,该QTL的贡献率在7.32%~13.94%。除第1,6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LOD值为3.50~32.46,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1.53%~38.30%。其中qPH-4-1、qPH-7-2、qSL-2-2、qSIL-2-1、qSIL-3-2均未见报道,可能为新位点。

3 讨论

株高是大麦最重要的性状之一,适宜的株高是确保高产的基础,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生物产量,也可提高大麦的抗倒性,降低倒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不良影响[17]。大麦株高由包括穗长及4个左右节间与节构成,大麦穗长与穗型有关,一般垂穗型大麦品种的穗长大于直穗型品种,同一穗型品种间穗型的穗长差异较大[6, 11],穗长的长短影响到穗粒数和粒型。穗下节间长影响到植株上部功能叶的分布与通风透光性,大麦品种的穗下节长度占株高的比例越高,其产量潜力越大。目前已报道的与株高相关的QTL多受环境影响[14],利用多环境定位株高类性状的QTL,可提高定位QTL的稳定性[9, 15]。DH群体是一个永久性群体,可以实现多环境鉴定数量性状,不但可以提高定位基因的基因准确性,也可以分析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18]。大麦DH群体已广泛用于大麦株高类性状、产量性状、生物抗性和非生物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分析等[19-23]。本研究所用材料即为DH群体永久群体,通过多点鉴定大麦株高类性状,保证定位QTL的稳定性。

表5 株高类性状相关的QTLTab.5 QTL for plant height-related characters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麦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的遗传力较高,分别为78.98%,89.31%,84.50%,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可在杂交育种早代进行较为严格的选择。鉴于株高与穗长和穗下节间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人的研究相同[3, 6, 13]。因此,在对3个性状选择时,应选择株高适宜、穗下节间长占株高比例较大、穗长略长的植株。本研究共检测的6个株高相关QTL中,2H上的qPH-2-1与PH-1[7]、Qph2.1[21]、11_11505[22]距离相近,可能为同一位点。qPH-2-2、qPH-7-2分别与Yu等[7]定位到的PH-2、PH-7距离较近;3H上的qPH3-1与Schmalenbach等[23]定位的来自野生大麦导入系的QHei.S42IL-3H.a距离较近,可能为同一位点。qPH-4-1、qPH-7-2附近未报道相关位点,可能存在新的控制株高的基因。5个穗长QTL中,4H上的qSL-4-1与Islamovic等[3]定位的QTL距离较近;5H定位到qSL-5-1与Lakew等[24]定位QTL位点相同;未见与qSL-2-1、qSL-2-2位置相近的穗长QTL报道,可能为新的穗长位点。4个穗下节间长QTL中,3H上的qSIL-3-1与Ren等[6]定位到的Qion3-9距离较近,可能为同一位点;qSIL-3-2附近未报道相关QTL,可能为新的穗下节间长位点;2H上定位到的稳定的qSIL-2-1,贡献率10%左右,该QTL未报道,可能为新的穗下节间长位点,尚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穗长大麦株高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世界和中国的哪些地方产大麦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大麦若叶青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