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道施工企业库存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1-05-07魏景琦
魏景琦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工作涉及到了诸多方面内容。比如,对于管道施工生产型的企业来讲,应当切实做好库存管理工作。其中库存管理属于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部分,同时库存管理水平也是判断企业资金是否受到合理利用关键性一大指标。通过库存管理能够有效地节约企业成本,同时可以避免物资的积压。其中库存属于流动性的资产,占据总资产很大一个部分,这就需要企业能够针对库存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让企业经营成本得到大幅度缩减和降低。根据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加强库存管理能够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同时让经营不善以及经济效益过于低下的企业状况得到改善。
一、企业库存管理概述
(一)管道施工企业施行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类物资。而对于我们管道施工企业的存货:主要包括各种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管道施工企业具有生产施工地点的流动性、点多线长以及室外和露天作业等特点,极大增加了施工企业存货管理的难度。此外,管道施工行业存货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和落后,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很大,各种物料消耗量在工程中所占比重较大。凡此种种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正视库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从而提高管道施工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
(二)施工企业存货管理的功能
1.保证生产稳定进行:管道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增加生产存货有利于排除物资供应不稳定而对企业生产秩序的千扰,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适应市场变化:管道施工企业外购存货有利于在生产经营上升时及时满足需求。但存货的增加,一方面需要企业追加投资,因而需要承担这部分投资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成本。所以存货管理应做到:在满足企业生产施工对存货储备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存货的储备数量,以降低存货占用资金成本和风险,加快存货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企业库存管理存在问题
(一)缺乏库存管理风险意识
目前管道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库存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企业健康稳定以及持续发展。但是,大部分管道施工企业在实际库存管理过程当中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其中,针对于风险进行分析,其主要就是指一种可能性,风险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贯穿始终。企业库存可能会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导致出现各类问题。例如,错误计算容易造成企业在实际采购过程当中材料数量上偏差,造成企业资金过分占用,还会占用大量仓储场地。此外,企业要派遣专门人士对于库存材料进行管理及维护,但是派遣过多会导致耗费过多人力成本,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除此之外,若是企业自身过多的库存容易造成产品积压,不但容易导致质量问题还会产生其他各种不同状况,导致产品属性及价值逐步丧失,造成重复购置增加运营成本。但是,在企业中如果货量不足、种类不齐全也容易导致企业造成竞争力不足错失市场先机。所以这就要建立起风险应急预案以及预警机制,避免各类库存问题而造成风险,实现企业健康稳定以及持续性发展[2]。
(二)库存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管道企业库存管理过程当中所采取方式还是不够合理及科学,主要集中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在采购材料过程当中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以往企业经营管理者通常都是根据经验方式来对于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制定、监督以及实施,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僵化,缺乏科学性、严密性以及合理性,对于企业库存管理造成阻碍和影响;第二,存储不够科学以及合理。通常来讲大多数企业库存方面往往数量相对较为庞大,规格相对较为繁杂、多样,价值相对较高。目前一部分企业库存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不够科学、库存存储过于盲目。企业若是缺乏合理及科学库存管理容易对于企业抗风险能力降低、企业资金流动性以及企业资金链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其中,过度库存不仅仅导致企业资金被严重占用,同时也意味着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库存管理方面,也会导致企业缺乏流动性资金,原材料供应方面会受到一定阻碍,对于企业后续生产经营工作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3]。
(三)部门责任划分缺乏明确性
一般来讲,企业库存管理的过程当中通常都是各大部门负责,但是,在针对于责任进行划分过程之中缺乏明确性,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很难追究责任。一般企业通常都会将订单、入库、仓储、发货分为若干小的模块,并且将不同模块交给不同部门加以负责。从表面上进行分析,通过采取这样模式能够节约人力成本,但是这样模式也存在着相对明显负面作用,难以保障对于库存进行科学有效化管理,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部门库存信息将会不断交换,导致信息交流成本居高不下。例如,一旦在库存方面存在着问题,负责部门过多情况之下信息交流比较频繁,难以查清问题所产生原因,同时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各大部门往往会互相推诿责任,无法找到最终负责人,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4]。
三、企业库存管理主要对策分析
(一)完善企业库存管理制度
在目前为了切实保障库存管理工作达到理想效果要促使库存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制度是保障所有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重大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相对合理及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才能够切实保障各部门人员能够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如今,随着当前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库存管理方面更加需要建立起分级管理制度,要明确各部门库存管理相关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可以迅速找到负责人。其中,库存管理制度要以历史库存数据作为前提和基础制定。此外,还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指标并且要将资金计划指标、库存指标层层分解到有关部门,切实保障各部门具备共同努力方向,同时促使各部门之间实现相互监督、各负其职、各尽其能,实现库存专业化管理和控制[5]。
(二)对于库存进行合理以及科学规划
在目前库存管理的过程当中最为困难一大环节就是要针对于库存数量进行严格规划,这对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有重大作用。首先,要对于实际库存量进行明确。其次,要具备完善制度,总结出历史参数,从企业施工进度、需求计划、采购订单以及消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库存数量管控。例如:油料消耗,在制定库存数量过程当中还需要考虑资金占用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当前财务管理部门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合理及科学占用额度。制定占用额度方式过程之中应当注意:第一,结合库存周转率以及资金周转率来进行明确;第二,根据与库存资金相关因素比例关系来对于资金额度进行明确[6]。
(三)进一步明确各大岗位分工
对当前公司来讲,若其规模越大,在岗位分工方面就会越细。其中,岗位职责、岗位设置以及岗位权限需要定位明确,不同岗位之间要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及相互分离。不仅仅需要明确岗位责任,更加需要针对库存出入库加强审批工作,同时要对于审批人权限加以明确,要尽可能避免越权办理业务的情况。此外,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要严格的加以抵制,同时,库存验收、库存取得、库存入库、库存保管、仓储处置等等都需要做好相关记录,并且要保管好有关凭证。
(四)在企业建立良好激励机制
在当前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一般企业经营管理具备刚性化管理。但是,为了能够促使企业得到升级转型,同时为了提高企业人员的凝聚力更加需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及柔性管理。其中柔性激励政策有利于促使企业员工凝聚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柔性激励政策主要包括了学习机会激励制度、工作职位激励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以及物质激励方式等等。通过采取柔性激励促使每一个员工真实需求得到满足。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采取柔性管理模式还可以促使企业工作环境更为协调,同时让员工对于企业产生较强依赖性。另外,通过柔性管理也可以让企业发展利益需求和员工个人利益需求实现相互的统一,同时给员工提供和企业管理者相互沟通交流机会,员工可以给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言献策,切实保障企业作出决策之后不会产生紊乱的局面,为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7]。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管道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对于我们企业而言,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更加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有效加强库存管理工作。对于库存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问题要采取合理科学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让企业更好地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