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2021-05-07王敬任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战略成本

王敬任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含义,是企业为了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利润目标,在设定预算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对于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长足发展意义深远。

一、目标成本法概念

目标成本法,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为基础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成的成本目标值,即生命周期成本下的最大成本容许值,其内容包括目标成本的确定、目标成本的分解和目标成本的实现。

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将目标成本管理运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去的目的是为了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益,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方式主要包含了两种,第一种是降低企业的成本,第二种则是提升物价。但是对于企业而言,物价往往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物价的决定者是市场,若是企业一味的哄抬物价,不但无法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能被市场淘汰。这便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到成本降低的重要性,通过成本降低的办法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全面的监测管理企业的成本,帮助企业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价值,帮助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和抗压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发展战略,如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等。以获得竞争优势,抵御内外压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市场影响力,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通过管理目标成本和在现有资源范围内及时重新设计流程来规范基础培训流程,以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通过基于目标的管理加以协调,不同发展战略下的成本管理需求与公司目标非常一致。

三、目标成本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未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企业成本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即成本过高或成本过低。过高的成本售价,与其他企业性能基本相同的产品相比,性价比较低,消费者的花费较多,购买欲望下降。产品的高售价虽然一时能增加企业利润,但消费者购买力不足会逐渐失去市场。反之,企业片面压缩成本开支,则不能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制新产品,产品的功能、质量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同样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过高或过低的产品成本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过高或过低的产品成本也反映出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观念意识淡薄,接受、应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的现象。在成本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未曾考虑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因素,而过度注重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因素,这都极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

(二)目标成本管理体制缺位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制,则会对后续工作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各项政策难以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和目标实现。由于缺少健全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制,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很难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员工由于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出现,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会由于目标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和经济管理方式落后造成企业破产。同时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管理者,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将大部分侧重点放在产品成本的削减中,没有合理控制生产经营中的其它成本,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下降流失大量的客户资源。总而言之,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目标成本管理体制至关重要,是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措施

(一)增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在将目标成本管理运用于经济管理中时,首先要提升的就是企业内部整体的成本管理意识,不仅要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意识,也要在企业内部对目标成本管理进行全面化学习,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可通过请专业人员进行介绍的方式来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认识,也可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采纳企业多数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目标成本管理中,提升企业员工的参与感。在培养企业员工目标成本意识的同时,也可拉近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使得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直接有利的影响。

(二)完善企业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不仅需要财务部门投入大量精力,还需要企业其他职工、部门与其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首先,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项目人员应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项目策划,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安全分析、生产进度与风险预测等内容,并根据以上工作内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其次,将企业目标成本控制管理内容通过分解形式落实在各个部门中,将成本控制与工作职能结合,切实提升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最后,企业应在经济管理体系中构建沟通机制,确保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时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与经营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沟通,通过相互配合加强成本资源利用效果,防止因沟通问题发生浪费有效资源问题,在各个部门相互监督、制约的基础上实现目标成本控制。

(三)完善考核评估制度监督激励员工

为了做好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必须完善评估控制系统,从而对员工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通过企业成本的监督和考核能够很好的了解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实施的实际情况,从企业内部出发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管理,给目标成本管理的进行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改进其管理。此外,企业还可以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和加薪的标准,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转变企业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首先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管理理念,注入目标成本管理思想。因为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不仅需要在价格方面占据优势,其销售工作、生产工作与采购工作也至关重要,从而需要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根据市场环境需求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其次,在企业完成产品销售工作后,还需对后期维护工作进行妥善安排,在产品售后中的维修工作、保养工作都需要企业成本消耗。因此,企业可以缩短产品周期,最大程度降低支出成本,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五)企业要制定目标成本管理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抵抗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选择和制定与目标成本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战略尤为重要。不同的企业战略为达到企业目标起到了概括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如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材料消耗节约降低成本;服务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送货、安装,售后、维修的服务,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因此,从成本的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经营战略,使其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把成本控制理念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始终。

结束语: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使得目标成本管理应用于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充分发挥优势,还可不断提升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尽管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已意识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待改进的问题,如企企业管理者未强化成本管理意识;目标成本管理体制缺位等。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在管理实施时要增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进一步明确目标成本管理的制度。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战略成本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战略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