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增值税税务筹划

2021-05-07张妍张丽文王晓雪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筹划税负纳税人

张妍 张丽文 王晓雪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一、增值税纳税筹划的重要性

(一)增值税的含义。增值税是现今大多数国家都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主要是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各环节的新增价值进行征税,属于价外费用。营改增后,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新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主要由国家税务部门(进口环节增值税由海关征收)负责征收,占有中国全部税收60%的最大税种[1]。但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中,我国增值税税额平均值占到了我国财政收入的45%,但国家近年来为减低企业收受负担不断降低税收税率,再加上宏观经济的不景气,税基下降,导致近年来增值税的税收额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

(二)增值税的种类。增值税是依法定增值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种流转税,由于法定增值额的计算方法不同,根据是否扣除固定资产价值,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余额为课税对象,即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次性全部扣除。承担对象主要为消费者。

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的余额为课税对象,不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每年上缴的增值税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税负过高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虽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对于科创新企业来说,不能够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人们消费几乎被冷冻起来,餐饮业,旅游业等企业营业额大幅度下降,过高的税负可能使企业雪上加霜,因此降低税负势在必行。而电商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医疗设备制造业则迎来一个春天,但随着收入的增加,税额则在增加,这时合理避税,税务筹划可以使企业资金更多的应用于科技学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二、疫情期间国家对增值税出台最新政策解读

国家为了让企业平安度过疫情难关,分别针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的运输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以及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快递收派服务等企业分别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

(一)增值税的税收调整。自2020年1月1日起,对交通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的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4号)中规定“纳税人适用8号公告有关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收入,相应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体现了国家对对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照,为企业七情过后的较快恢复提供了保障。除了这些普适政策,国家还针对小规模纳税人湖北省以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于3%征收率的销售收入,可按1%征收率进行征收增值税并且按1%预征率来预缴增值税。

通过税收缓解企业压力,降低企业支出,维持企业生存,这些收受减缓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扶持与关照。

(二)加计抵减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等。主要针对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由省级及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确定。

三、纳税人的增值税税务筹划策略

(一)针对一些休闲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来说,疫情的发生无疑对其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时企业可能就会出现进项税额较多,销项税额较少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适用国家新调整的免增值税的政策,则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不得抵扣销项税,如果企业不享受免税政策时就会出现留抵下期抵扣的现象,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这时企业放弃免税政策反而对企业更加有利[2]。

(二)对于保障物资生产企业来说,享受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申请退税,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在疫情期间,由于国家出台相应的减税免税政策,一些小规模纳税人拥有了,减按1%和不享受税收优惠任按3%两种选择方法,这是如果企业同一般纳税人进行业务往来时,由于进项税抵扣变少,小规模纳税人就不得不降低销售收入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时可能会减低企业的营业利润,这是不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反而更能增加企业收入。

(四)由于收到疫情影响,国家推迟了增值税的纳税时间,从货币时间价值角度来说,晚交税增加了企业收入。

(五)在疫情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或者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无偿捐赠用于应对疫情的对捐赠货物的增值税等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虽视同销售,免但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3]。

总结:在疫情背景下,国家已于一定的补助或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税务支出,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扶持与照顾,但企业应该针对自身状况,合理进行税务筹划,进而考虑是否采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

猜你喜欢

筹划税负纳税人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