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后长春地摊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021-05-07陆琪孙连铮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长春市经营者经营

陆琪 孙连铮

吉林工商学院

地摊经济又称经济夜市经济,是指通过业余时间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在新冠疫情后时代,科学规范推进长春地摊经济发展,提升地摊经济建设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激发城市活力的新举措。

一、疫情后长春市地摊经济现状分析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失业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6.2%、5.9%、6.0%、5.9%,在此背景下地摊经济悄然兴起。2020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期间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此后,地摊经济成为2020年的热门话题,多地纷纷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地摊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焕发新机。

(一)长春市地摊经济场所类型

针对长春市地摊经济主体和空间特征,本文将长春市地摊经济场所分为:公共场所开放型,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在城市公共场所进行夜经济活动,包括城市展馆、体育馆(场)等;露天市场延伸型,它利用露天市场空间场地通过延长经营时间、丰富经营内容进行经济活动;临街商业外拓型,具备一定规模或商业基础的临街商业,利用部分室外空间进行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和繁华商业街;自有用地经营型,及已经取得营业场所在原有经营范围内,经营时间上的延伸。根据《长春市2020年夜市经济场所现状》调查资料显示:“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地摊场所有74处,其中朝阳区11处、南关区22处、宽城区11处、净月区9处、二道区4处、汽开区2处、长春新区15处”。其经营日期为4月到10月,经营时间多为双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晚17点到10点。

(二)长春市地摊经济经营人群分布

经调查采样分析,疫情下地摊经济的经营人群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没有稳定职业和收入人员。如失业人员、无业人员或家庭妇女,他们是地摊经济的主要经营群体,普遍特点是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利用地摊经济的低门槛与时间自由的性质,依靠地摊来支撑生活;第二类是学生或者是创业初期没有资金成本的年轻人。他们在疫情的机遇下,运用所掌握的电子商务知识,通过线上进货线下售货的方式来赚取资金或一些零用钱;第三类是一些店面装修或被征收的个体经营者,他们因为房屋原因,暂时通过地摊的方式进行售卖及甩卖,以加速资金周转回笼;第四类是季节性农副产品生产自营者与经销商。

二、地摊经济对促进长春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地摊经济能够满足居民出门消费的习惯,创造新的消费群体

地摊临街店铺经营,扩大了商铺的经营面积,能够将店铺的主打商品直接展示出来,让消费者快速看到,并能够加速商品销售速度;大型商场露天促销,能够扩大营销影响,商家根据活动促销优惠,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能够轻松实现商品的利润转化;流动商贩在小街小巷、小区周边等区域贩卖商品,这种流动经营能够针对性的选择客户群体,让商品快速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特别是食品及传统工艺,能快速恢复活力。以上这些现象,使一些本没有消费欲望和消费计划的消费者加入新的消费,创造出新的消费群体。

(二)地摊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吸引更多经营者参与经营

地摊的经营者自身是失业者或无业者和第二职业人群,他们的经营资金普遍不足,适应门槛低,费用小的经营特点。一般生产与经营者不用购置固定成本,不需要支付门店商铺等的大量资金,大多不办理营业执照,甚至不用缴纳税款,只需要简单的设备和少量的资金投入就能支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可以在网络批发商手中直接进货,从而降低中间商赚差价,提高竞争优势,这样原来没有经营能力的经营者参与经营行为,创造出新的经营者。

(三)地摊经济扩大产品生产,创造新的财富

地摊经营者在路边、公园、广场、天桥等公共场所自由贩卖,是一种自发非正规的就业渠道,产生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新消费,扩大了消费数量,根据消费决定生产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产者产品销售压力,进而为生产者提供扩大生产产品的空间,在缓解疫情下就业问题的同时,客观上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地摊经营者从政府手中攫取的公共区域,以道路为对象进行“寻租”,通过合理的利用,所产生的效用是可以大于政府的让度,其利益超过其外部经济产生的负效用,这个均衡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三、长春市地摊经济存在的隐患与问题

(一)环境卫生隐患问题

地摊经济的灵活性、流动性特点,使有些摊贩们随意离开后,留下许多垃圾污染环境,也给城市的清洁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小吃餐饮摊贩排放的噪声、油烟、气味和排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过更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后,会形成对人体以及大气环境危害更大的污染物。

(二)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地摊经济流动性与临时性的特点注定消防设施不完备,在人群密集的场所经营的摊贩,发生事故时很容易对周围群众造成伤害。同时他们普遍消防意识淡薄,没有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止损,容易造成事故恶化。相关部门对地摊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存在着许多漏区、盲区。此外,餐饮摊贩多为露天经营,缺少相应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不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尤其是夏季,有些食物可能存在变质,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三)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隐患问题

在地摊中售卖的商品本薄利小,有些经营者就以次充好,卖假冒伪劣产品,或者缺斤少两来欺骗消费者,由于摊位的不固定性,消费者即使发现后,也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还有一些经营者假借“名牌打折工厂”等名义,欺骗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假商品,来赚取高额利润。冒用他人商标专利,来为自己增加利润。这些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侵犯了正版的知识产权,为市场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长春市地摊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就是政府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根本,以此来把握时代背景,用改革思维和改革精神来看待地摊经济现象;科学规划就是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市民生活为目标的理念,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合理布局,构建空间有序、支撑有力地摊经济空间布局体系。长春市地摊经济要依托市级商圈打造特色商业集市,依托大型文体设施打造特色文化集市;依托旅游、生态资源打造休闲集市依托生活圈,培育便民夜市;依托现有的桂林路商街、重庆路等“特色集市”,结合居住周边现有市场、早市、商街、自由市场,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体验等方式,打造多处“便民夜市”,形成特色品种齐全、业态丰富、文明全国的“春城地标”,引领全市地摊经济发展,同时依托生活圈,培育“N”处综合便民地摊型夜市,满足居民夜购、夜食、夜娱、夜行的夜经济场所,提升生活圈配套服务。使地摊经济成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长春经济名片。

(二)依法合规,确保安全

依法合规,就是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要坚持政府依法准入制度,严禁擅自开设经济场所,经批准的地摊、夜市场所要向社会公示,设立标识牌,根据经济场所的类型和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经营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地摊经济管理制度和文明行为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依法、有序、规范经营。要有明确具体规范要求,在占用道路问题上,规定地摊与机动车道的距离,明确禁止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上进行贩卖,违反者依法处置;在食品安全方面,市场监督增加随机抽查质检,确保商品质量,为消费者增加保障;对于即做即吃的小吃摊贩,必须配备灭火器等消防措施,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三)加强法制宣传力度

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经营者素质,做到自觉遵纪守法。政府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地摊经营者学习经营规范与安全演练,以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执法人员要主动宣传,细致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城管与商贩之间不应再像之前一样“猫捉老鼠”模式,应该更多的体现人性化管理,与商贩多沟通多交流,统一协调,互相配合,使长春市地摊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长春市经营者经营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登泰山
《经营者》征稿启事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