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趋势与管理对策
2021-05-07高象国
高象国
一、前言
秦始皇建设的秦长城、法老建设的金字塔,虽多年饱经风霜但至今屹立于世,最关键当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可后续的修缮维护也必不可少,公路工程与建筑工程一般,再好的施工质量也禁不住人为或自然损耗的不断侵扰,做好养护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公路工程系民生,带给人们出行便利的同时又与出行安全挂钩,找准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所在。为此,相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全面提高道路养护质量,有效应对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精神需求不断扩大的新时期发展现状与民众诉求标准的提升,采取科学的管护措施,为自身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二、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一)公路养护管理基础薄弱。当下很多公路养护和管理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很多公路养护和管理档案不够规范,公路养护专业技术力量太过单薄,缺乏专业优秀综合性管理人才,很多养护与检测设备普遍存在落后的现象,尤其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及时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某些方面还无法真正有效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普通公路有关融资难度将会变大更大,在公路养护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比较少。预防性公路养护和管理方案机制不够健全。
(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目前而言,从事公路养护的相关人员,大多都参与过施工验收前的必要养护处理,虽然他们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道路铺筑完毕后的养护方法有一定了解,也有着较多的养护经验,但对道路投入正常使用后的维修养护手段与相关管理方法并不了解。
(三)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低。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在公路养护设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方面与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此情况下,国内公司一般很少成套购置高价的外国公路养护设备,从所选用的一般皆为国内生产制造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就是因为养护设备质量不达标、功能不全,才无法满足公路养护的实际需求,使得机械设备使用率大大降低。
(四)养护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图片显示提醒的安全设施多但电子方面的安全设施少,带有声音提醒的安全设施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缺乏导致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对驾驶员起到提醒的作用。
三、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作为现代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混乱的局面。制定合理的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与管理条例,并对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做好详细的记录,这不仅能够确保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能够及时处理高速公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最低的投入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二)养护管理体制逐步规范统一。公路的使用是长期性的,它的养护管理问题也会伴随着时间逐渐凸显出来。公路开通后,其较大的交通量给公路的养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公路的管理投资相对比较多元化进而使得收费站相对较多,给车辆的通行造成了诸多不便。这就需要在公路管理中,加强养护路段的交通引导,根据公路上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调整,把养护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化与统一化。
(三)创建高素质公路养护人员分析。公路养护是一项复杂性比较高带有很强专业性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当下公路养护与管理现状并不能真正满足新时代公路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综合性优秀人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定期对公路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此帮助他们提升自身公路养护专业水平。积极创建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进而有效实现公路养护进行机械化水平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与管理水平提升。
(四)养护趋于机械化。目前,机械化养护虽然做不到完全不用人工参与,但与纯人工的养护模式相比,虽然一次性购置设备所需的资金较多,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更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去购置相关设备,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根据公路项目的特性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养护工作,比如在北方的诸多地区,路面在冬季时容易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此时可采用清扫车对路面进行必要清理,在通过加入融雪剂等方式保障道路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束语:公路质量的优劣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出行安全,更会对某一地区、甚至是某一国家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把控,做好从勘察设计到招投标再到施工验收等各个要点环节,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在道路投入正常使用后还需采取实用、科学的养护措施,切勿疏于管理,而是要对公路投入使用后的整体性能进行把控,避免出现意外,延长其使用寿命,收获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