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和影响因素探析
——以宿州S高校为例

2021-05-07胡正春王楷舒方明梁江皖杨文周婷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购物消费大学生

胡正春 王楷舒 方明 梁江皖 杨文 周婷

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新时代的消费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消费需要为导向,基于此时代背景,笔者选取安徽省宿州市S高校展开相关消费类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日常消费支出、生活费用等,了解大学生现阶段消费状况,并进行相关可能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

笔者以宿州S高校为依托点,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实地采访,并对调查结果做出了相关统计分析,对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特点与可能影响因素有了部分认识。本次问卷共计344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另设有线下采访。此外,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主要年龄段为 18-25 岁,总占比 99.25%;立足宿州某高校,涵盖文史类、理工科、教育类、艺术类四大专业体系,调查对象广泛,包括城市、乡镇、农村生源学生。基于此探析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特点与影响因素,调査及分析程序符合抽样调查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结果现状分析

(一)网络消费常态化

调查显示,在购物方式选择上,87%的学生选择使用主要的购物方式为互联网线上购物,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主要的购物方式为在实体店线下购买商品。我们通过采访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使用移动端购物方便快捷、自主选择性高;而坚持线下购物的学生则更加侧重商品的实际性能体验和工作人员的销售服务;在购物平台方面,有91.43% 的学生选择使用淘宝,4.76% 的学生选择使用京东购物,还有 3.81%的学生选择使用拼多多购买商品。上述软件作为移动端主要购物平台,是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首选,符合当前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

此外,多数大学生热衷于互联网直播购物,针对部分明星代言商品不过多追求性价比以及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更多关注的是商品代言人本身。

(二)消费理念趋于健康化、理性化

目前,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总占比 90.84%,月生活费在 500-1000 的占19.05%,1000-1200的有 41.9%,1200-1500之间的是 23.81%,另外 15.24% 是1500 以上。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79.05% 的学生在消费时主要出自求实心理,此类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商品自身的性价比,是否满足消费者的购物初衷,售后服务保障等;20.98% 的学生以绿色消费为主,主张环保低碳、节能减排,并尽可能多的推广,不追求盲目跟风,整体消费理念健康理性;74.28% 的学生有每月攒钱的习惯,坚持记账的学生占总比例的65.71 %。除此以外,部分学生还表示,日常攒钱是为了能和朋友们在假期的时候外出旅游,也有同学表示是出于防患心理等。

在支出比例方面,除却正常伙食、交通通讯费用外,另有 14.29% 的同学更注重于图书消费,选择购买专业或兴趣爱好方面的书籍,调查显示该类学生多为大三或大四学生,还有 30.48% 的学生会用于日常交友上面,大学课外活动相对高中较多,接触人群也比较多样,适时扩大交友圈层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在商品选择上面,性价比(84.76% )、质量(78.1% )是学生购物主要考虑方面;在大额商品的选择上,72.38%的学生更多抱有“金钱来之不易”的心理,59.05% 的学生比较担心商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问题[1];就当前消费状态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持满意态度的。由此观之,大学生消费理念侧重理性、健康、求实、绿色,善于考虑自身实际条件,合理做出健康消费分析。

三、大学生消费特点可能影响因素

(一)文化效应

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在消费理念上主要表现为健康、理性、文明消费,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大精神层面的追求,例如:假期外出旅游、购买相关爱好类课程、与同学朋友外出郊游等。此外,受政治因素影响,部分学生更多关注国货品牌,最近的华为、苹果手机,微信等事件,无一不激起了大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关键时刻,还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不盲从听信他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做理性消费者。

(二)家庭观念

调查显示,注重商品质量与性价比的同学表示,平时会更倾向于和家长一起购物,学着如何挑选商品、货比三家以及优质售后;在大额商品的购买方面,月生活费在2000 以上的学生购买比例普遍较高与其他学生。还有些学生会更多的考虑家庭经济水平,在学有余力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兼职,一方面锻炼个人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家庭负担,家庭观念在大学生日常消费中占据很大比例。

(三)网络营销模式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截至2019年6月,网络直播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半年增长均超三千万,网络直播带货渐成潮流。以李佳琪、薇娅为主的网红带货主播以专业性、高销售额出名;现下娱乐行业紧跟消费潮流,推出明星直播,“饭圈消费”、抽奖等,极大的吸引了消费者目光。大学生群体作为消费用户的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消费群体而言,接触网络时间长,信息波及面广,且不乏部分追星学生,热衷于购买明星代言产品。每年的购物节也是商品热销的重要时间,例如:双十一、双十二、618、818购物节等,商家会提前放出满减优惠、先订制后付款等价格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购买。就大学生而言,每年的购物节基本上是我们囤积生活用品的主要时间,当然也不乏各种大额商品的买进。由此观之,商品的宣传力度以及价格策略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情况[2]。

四、存在问题及拟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缺少合理理财规划理念

现今,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消费理念整体方向上以积极健康绿色消费为主,但在支出理财方面则显得过于缺失。

据调查,26.67% 的学生基本没有坚持记账的习惯,48.57% 的同学表示只是偶尔会记账,并没有就此形成长期习惯;另有25.71% 的同学从未有过攒钱的想法。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团体,生活费用是每日不能避免的话题。就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生活费用做到合理规划,月头的时候大量购物,以至于临近月底生活费不够用,花呗欠款、京东白条,更有甚者铤而走险,选择网络贷款等,一个月压一个月,等到下个月又陷入此类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只会是打乱正常生活学习节奏[3]。

2.盲目跟风消费

大学生多为住宿制,学生长时间聚集在一起,交流共同喜好,分享生活见闻。一个商品的出现往往可能会引起周围群众对该商品的购物热潮,链接分享快捷便利,双人拼单价格优惠,商品使用者的亲身体验式介绍,加之学生消费群体辨别商品真伪能力不高,极易引起部分学生盲目跟风消费。

3.“变味的”人情消费

人们常常以为,人情消费一般只会出现在大人的世界里,殊不知学生群体也是如此。中国社会自古讲究礼尚往来,这点在我们身上可见一斑。例如:朋友生日、社团聚会等。生日和节日互相往来礼物,社团组织间频繁聚会,明知这样做不明智,然而在接受邀请的时候还是不懂拒绝,依旧本着将“面子工程”进行到底的原则,“变味的”人情消费正在一步步蚕食大学生的正常生活[4]。

4.精神文化投入与物质享乐消费不对等

调查表明,66.27% 的同学会更侧重服装类消费,只有 14.29% 的学生会购买图书类用品,且集中为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众所周知,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是集中考级考证的主要时段,该阶段图书需求量相对较多;对比之下,其他年级学生对图书类的关注与购买量较少。在大学阶段,学生经济尚未实现完全独立,精神文化类投入较为单一,图书、旅游成为大学生群体主要精神消费支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大学生又多热衷追求时尚潮流,物质商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商品选择面更广,极易引发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助长享乐风气。就目前调查来看,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投入与物质享乐消费呈不对等态势,且该趋势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二)拟解决措施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5]。

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健全身心健康的一代,理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不盲从,不偏听偏信,自觉绿色健康消费,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践行科学健康消费理念。

2.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大学生可以提前对现有金钱做出合理规划,在满足当前生活需要的同时,尽可能的余出一部分资金,这份资金既可以用于个人兴趣爱好培养,也可以备不时之需。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进行兼职,在拓展个人能力的同时,亲身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不盲目拜金跟风,学会拒绝奢侈品诱惑,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打造干净人际关系网

学会拒绝不必要的聚会往来,勇敢说“不”;打破“面子工程”,踏实走好科学健康理性消费路线。我们要在复杂的人群交往中保持初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随波逐流,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编织干净纯洁的人际关系网,健康理性消费。

4.适当增加精神文化消费

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大学生作为消费的主体之一,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消费侧重方向,加大精神层面的输出,提升个人消费层次;家庭应注重健康消费观念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学校也可开设相关课程教育、主题讲座,开展类似主题类活动等,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引领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各级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宣传攀比、功利、拜金的商品理念;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消费氛围,大力提倡科学消费观,强化大学生消费主体责任意识,拒绝超前消费、透支消费、借贷消费,争做新时代校园文明消费者。

猜你喜欢

购物消费大学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圣诞购物季
大学生之歌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新消费ABC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