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2021-05-0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李海峰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李海峰
分层教学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固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他们合理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且区别对待,使其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好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当积极实施分层教学,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收获。
一、合理划分学生层次,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时,教师首先需将班内学生合理划分层次,结合他们在平常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与能力等因素,一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教师还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订分层教学目标,使所有学生都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迈进,提升学习行为的有效性。
例如,在实施“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将其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并制订与之对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其中学困生要求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依据图像基本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中等生以学困生的基础,锻炼作图能力,通过观察与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总结性质,提高分析与推理能力;优等生则以前两个层次的目标为前提,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图像与性质中的体现,培养探索未知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先把学生的层次划分好,再依据所授知识制订分层教学目标,使学生以本身层次的目标为导向,同时努力参与更高级别的目标活动,掌握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二、设计分层教学过程,兼顾整体教学对象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围绕具体知识精心设计一系列层次性问题或任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思考、讨论与互动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处理,使他们均有所收获。
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先设计浅层问题: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回顾旧知识,过渡:不等式与等式仅一字之差,两者的性质是否类似呢?让学生对新课充满好奇。接着,教师提升问题层次:已知爷爷的年龄为a 岁,爸爸的年龄是b 岁,则有a >b,5 年前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不等关系该怎么表示?10 年后双方的年龄呢?不等关系又该如何表示?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式子,教师追问: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学生相互讨论、发现规律。
如此,教师通过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设计分层教学过程,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通过递进性问题为其带来引人入胜的感觉,辅助他们顺利探讨出不等式的性质。
三、课后作业实现分层,促进学生巩固知识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想全面实现分层教学,不仅要考虑到知识传授环节,还需注重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所以在课后作业方面也需突出层次性。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以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为基础,布置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包括一般型、发展型和挑战型,学生根据个人层次选择相应难度的作业,促进他们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将课后作业进行层次划分,将作业设置成一系列难易程度不等的题目,要求学生先完成个人层次的作业,再向高层次的作业发起挑战,充分发挥出作业的价值和作用。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数学知识的特点应用分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等多个方面分层,使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让他们都学有所获,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