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深圳速度莲花山上的纪念
2021-05-06高伊琛发自深圳南方周末实习生刘欣昊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发自深圳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欣昊
莲花山上的邓小平塑像。
CFP❘图
10米高的雕像望向远方,步伐坚定、衣襟“飞扬”,雕像注视下的深圳,在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建立了经济特区。当年仅有3万人的小镇,到了2019年已成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三百万。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广东什么都要凭票,有46种票证,买火柴要票,买两块豆腐要豆腐票。”陈开枝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有两个票,一个邮票,一个股票,股票是改革开放才有的。”
莲花山邓小平铜像的建立历程:
1994年8月深圳市政府产生制作邓小平雕像的想法。
1994年9月做出邓小平雕像设计方案第一稿,为站立姿势,后被否定。
1995年1月深圳市政府正式下文,决定制作邓小平雕像。
1995年4月-8月白澜生、滕文金、刘林、杨金环等四人几易其稿,完成雕塑成稿。
1995年-1997年为邓小平雕像选址,最终确定莲花山。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全国14个改革开放城市都要求做邓小平纪念雕像,但均未被批准。深圳邓小平雕像工程也被搁置。
2000年正值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建造邓小平雕像工程又被提上日程。
2000年11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莲花山为邓小平雕像揭幕。
信息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 梁淑怡 ❘ 制图
莲花山位于深圳市区中轴线,俯瞰下去是福田区,数十栋摩天大楼矗立,包括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这片土地,是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
2000年11月,经中央批准竖立的邓小平雕像在莲花山落成。历年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登上山顶,敬献花篮,纪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座1992年建立的山顶公园,因邓小平雕像的存在,成为了重要的城市地标。
10米高的雕像望向远方,步伐坚定、衣襟“飞扬”,雕塑注视下的深圳,在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建立了经济特区。当年仅有3万人的小镇,2019年已成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三百万。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傅高义在回忆文章中认为,高速发展的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尝试将市场经济融入计划经济体制中,更成为改革开放的典范,“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帮助塑造中国现代生活的开路先锋”。
深圳人对邓小平1984年和1992年两次视察印象深刻。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巩固了深圳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将该政策扩展到更多城市。
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完整记录了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的全程。他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没有南方谈话,就没有十四大。没有十四大,中国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深圳是在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的。傅高义书中记载,1978年,深圳所在原宝安县穷困落后,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深圳河,偷渡去香港。有人认为,这些偷渡者破坏社会治安,但邓小平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根本问题在于经济。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展内地一侧的经济。
1979年3月,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那年春天,袁庚在深圳蛇口创办蛇口工业区,这是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试验区。当时蛇口工业区的第一项工程就是移山填海,兴建码头,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建成了600米长的码头泊位,可停靠5000吨以下的货船、与香港互通的航班客轮。此外,工业区陆续建了拆船厂、炼钢厂、炼铝厂,还有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
这个码头在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获得了表扬,“你们搞了个港口,很好”。
袁庚当时向邓小平介绍,工业区之前是偷渡香港的线路,特区成立后,原本偷渡的年轻人留在当地工作。他们不仅留住了人,还“冒了点风险,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包括人事制度实行招聘和合同制,工资实行职务工资加效益挂钩的浮动工资,员工考核培训后上岗,通过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实行任期责任制。袁庚告诉邓小平,他们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工业区的口号,邓小平的肯定让他大受鼓舞。
当时,在深圳的视察,邓小平没有留下评语,“我们不敢让他题词,结果老人家跑到珠海去题词,弄得我们很被动。”吴松营笑道。
听说珠海有了题词,深圳的干部心里没底,派时任市接待处处长张荣追到广州,请求题词。警卫秘书张宝忠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张荣将准备好的纸条递给邓小平女儿邓楠,邓楠给父亲念着:“深圳特区好、总结成绩和经验、把深圳特区办得更好”等。但邓小平拿起笔,所写话语令张荣惊喜不已,落款留下的是考察深圳那一天: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写了这样一句话:“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的这次考察,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回到北京后,他找到中央负责同志谈话,兴奋地谈了自己的新思路,“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并首次提出特区的四个“窗口”作用(指经济特区的技术、知识、管理、对外政策),为特区发展定了明确基调。
在傅高义的记录中,随着深圳建设起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和现代工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
和地方很多官员陆续来深圳考察学习,市场经济让他们大开眼界。中央各部委和各省下属机构也在深圳成立办事处,以便随时了解深圳发展情况。怀着理想的企业家纷纷来了,最先来到深圳打工的是广东的农民,更多青年知识分子也来到深圳。
“深圳是一个大熔炉。这里是北方人和普通人的天下。”在上世纪80年代多次来到广东的傅高义写下了《先进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记录了改革开放前十年的热烈场景。
1992年的南方视察
1992年元旦,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在佛山南海沙头镇接到时任省委书记谢非的电话,说“我们盼望已久的那位老人家要来了”。
陈开枝一下就听明白了,连忙返回,直奔资料室看电报。电报很简单,只有一行半字,大意是小平同志要来南方休息,请你们做好接待和安全工作。
这份电报被陈开枝称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绝密电报”。
彼时,正值国内改革面临理论困境、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动之时,理论界姓“资”姓“社”争论激烈。吴松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深圳给人家骂得够呛,说我们深圳在搞资本主义复辟,还有人说,深圳除了一面五星红旗,别的都已经变‘资了。”他说,他们迫切地想听老人家讲一句深圳姓“社”不姓“资”。
作为邓小平此行的“首席接待官”,陈开枝知道邓小平此行前来,不是为了休息。在研究巡视路线方案的时候,他提出了“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广州—上海”路线,要让老人家多看看、多谈谈。
跟随邓小平四十年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回忆,当时小平同志决定去深圳时走得很急。直至途中,听到几次谈话,张宝忠才逐渐悟出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南方考察。
身边的人知道,邓小平一向寡言。但这一次,一到深圳经济特区,
他的话就开始多了。张宝忠感觉,首长“就像换了一个人”,看到问题就说,感受随意而发。许多问题,他不再惜字如金,而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
吴松营也觉得这次邓小平到来,有话要讲。“我们感觉还没那么深,但他的秘书跟着他从北京过来,在身边观察,老人家在火车上,到武汉停了一下子,就开始讲话。”
整个南方视察中最有分量的讲话,是邓小平抵深次日在深圳国贸大厦发表的。国贸大厦是当时中国最高的楼,号称“神州第一楼”。邓小平的右耳听力不太好,邓楠就站在父母之间,帮助翻译传达。负责记录的吴松营,站在邓小平、邓楠、卓琳的后边。吴松营回忆说,老人家谈兴很浓,讲了近一小时的话。
“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三个有利于”这些理论,都在1992年1月20日的国贸大厦被记录下来,随后传播至全国。
“他反复讲的,都是当时大家的心里话。”吴松营说,“我的心里面很清楚,老人家是要讲给全国、讲给全世界听,中国一定要继续改革开放。”时隔近三十年,吴松营仍能清晰地想起那一幕。在国贸大厦时,旋转餐厅正好转向香港新界,山岭后是一片高楼大厦,服务员指着窗外说,那是香港。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汇报,香港号称人均国民收入7000美元,深圳只有2000多元人民币,远比它少。但深圳人的生活比香港的更加稳定、有保障,普通职工家庭基本上都能住上五六十平米的两室一厅。
“老人家就打断李灏的话。”吴松营回忆,邓小平年事虽高,但头脑清醒,马上就讲,“社会主义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老百姓办好事。”
南方谈话的扩散
在吴松营的记忆中,南方谈话传播的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从“绝对保密”,到“争取派了记者”,再到“可以报道”。
深圳视察一事,在当时被要求“绝对保密”,邓小平在深圳国贸大厦、先科公司与众多市民见过面,消息迅速扩散。
此事实际已无“保密”可言,思虑再三,吴松营决定让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黄新华给出回复——“邓小平是在深圳视察”。世界各大媒体将其视为重大新闻,迅速播发。
吴松营负责记录。为了确保准确,他还从宣传部办公室调了一个可靠的四川籍干部,从深圳广播电台调了一名技术员,在深圳迎宾馆将录音一字不漏地变成文字稿。他再与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陈锡添进行文字整理。
199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二号文件,正是从这些记录稿演变而来。
管理新闻出版的吴松营一边整理一边想,“这讲话太重要,应该争取我们报道。”但请示邓小平是否公开报道,他想了想,摆摆手,笑笑说,“不破这个例。”
“到他这里,他都这么说,谁敢(报道)。”但吴松营不甘心,希望将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宣传报道出去。经过协调争取,最终他们在《深圳特区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猴年新春八评”。3月26日,又发出了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文章引起巨大轰动,被各大媒体转载。那年12月,一首歌颂邓小平南方视察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被创作出来,随后传遍大江南北。
在南方视察后,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特区、开发区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国内遍地开花,陆续开放了多个靠近边境的开发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新一波的国家级和地方级开发区建设热潮。截至2008年,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设立了开发区。
▶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