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制培训:创新小学技能学科新教师培训方式

2021-05-06王兴庭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8期

王兴庭

[摘要] 伴随着教育的深度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教师素质理应成为教育发展的内核,而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以江苏省Y市J区小学新教师培训为例,通过现状与要素分析,探寻用定制的方式培训小学技能学科新教师的策略。

[关键词] 新教师培训;定制方式;技能学科

小学阶段综合技能学科的师资队伍,历来是小学教师队伍的短板。随着核心素养培育的国家战略和人文需要,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应具有同等的地位,小学综合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应成为新时期师资力量提升的新源泉。

一、现状剖析:小学技能学科教师培训的薄弱

从国家基础教育文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所有的学科都是基础性、核心性、普及性的课程,没有所谓的主科、副科一说。从实际情况看,当下很多小学综合技能学科教师的地位并不高,相应地,其学科培训也未能及时同步跟进。

1.兼职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不高

技能学科在很多学校成为“零头肉”,由于课时较少,有语数英学科新教师兼任技能学科,出现了很多尴尬的现象:科学是语文老师教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小学阶段的不少教师认为,语数英教师地位要突出,学科重视程度自然更高,于是就会出现技能学科课时被挤占的现象。在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的状态下,很多新教师认为通过大量训练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学成绩提升,技能学科可以随机调整。通过对J区的调查发现,小学技能学科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85%以上的兼职新教师认为,投入工具学科质量时间还不够,对于技能学科的学习和培训自然是冷落不已。这样的认识使得技能学科兼职新教师对学科质量建设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

2.技能学科教师培训的组织不畅

技能学科的周教学课时一般在2~4课时不等,除了体育学科课时相对较多,其他学科一般都在2课时左右。Y市J区有98%以上技能学科教师周课时在14课时以上,其中78%教师周课时(含社团课时)在16课时以上,因而他们普遍缺少在岗培训的时间。

在规模大的学校,一个年级的技能课教师在2个以上,尚可以合作做些学习和研究。如果每个年级只有一个技能学科教师,甚至没有专职的技能学科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只能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综合性培训,具体学科的培训很难具体到个人,特别是兼职新教师。从区域小学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情况来看,“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还未能实现。

3.技能学科教师培训内容混杂不清

技能学科的教师数量各不相同,导致整个培训系统不完整,在学校层面缺少专业化的组织,教师发展中心缺少专职的研训员。技能学科和工具学科相比较,很多时候都处于应对状态,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而从技能学科新教师培训的内容来说,多由一系列听课活动代替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不够宽广,系统性科学性不够,使得新教师从新手向成熟过渡的周期变长。调查显示,J区59%以上的新教师认为培训的内容缺少系统性,培训内容与工作需要接轨不足。

二、要素分析:小学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需求

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在高等院校内经过一定的专业理论学习,需要尽快熟悉工作性质和教学要领,成为一位学校认可、家长认同、学生喜欢、同行赞许的优秀教师。因此,应当对他们的培训现状和需求进行理性分析。

1.岗位特征认识培训

很多技能科的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倦怠程度不断加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我的岗位定位认识不足。技能學科教师需要认识到由于认识层次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小学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岗位性质。诸如岗位重视程度不高,岗位专业压力外加的多内在的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浓等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如果只凭一腔热情走上岗位,遇到挫折就会不堪一击。

可见,技能学科教师的培训,首先要能够激发新教师积极发掘岗位的独特性。小学技能学科普遍应试压力不大,并不意味着不被重视,相反新教师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比如,科学教师可以在科技创新上作出探索,音乐教师可以在合唱社团上作出实践性研究,体育教师可以在学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上作出探索。因此,新教师心怀什么样的职业定位,就能获得什么样的未来。

2.教育技能素养培训

教好书、上好课是每个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最迫切的实际需求,他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各种工作技能,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技能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因此,岗位技能培训是新教师最紧迫、最现实的培训需求,要通过专题研修和教学实践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3.科研素养培训

很多专家认为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伴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的。从实际观察来看,随着工龄的增长,享乐主义思潮冲淡着教师的科研热情。所以,教师的科研素养培训理应从新教师开始。一则新教师在大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科研方法,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让他们初步具备了科研素养;二则新教师具有较充沛的精力,他们有参加系统教科研阅读、教科研写作、教科研研讨的时间。可见,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提升新教师的科研素养应当是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策略思考:用定制的方式培训新教师

1.定制培训模式

新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科学,培训的过程要规范。这就要求新教师培训要从顶层做好设计,不能因为技能学科新教师在不同的学校而设计程度不一的培训。如以下培训模式:(1)委托培训。从培训模式上来说,针对技能学科教师数量不等的情况,可以采用较大规模学校牵头,区域化组团的形式进行。而城市规模大的学校学科专职教师较多,可以将城市规模小的学校学科专职教师进行委托培训。(2)联合培训。针对农村技能学科教师数量少的现状,可以在区域内进行联合培训,培训在几所学校轮流进行,杜绝不培训现象。(3)在线培训。结合城市和农村学校,进行线上结对的直播培训,要求人人参与展示,人人表述观点,发挥现代技术对培训的支持功能。(4)挂靠培训。当下培训活动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参与的质量和培训的效果。新教师培训可以和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培训交叉整合,部分培训直接挂靠在名师工作室进行。另外,每个区域可以将县级技能学科新教师培训和市级、省级、国家级教师培训进行整合,让新教师参与各种不同层次的培训。(5)全生活培训。这是未来教师的必然方向,教师将学习培训生活和日常生活融合起来,如进行爬山休闲运动时融入岩石考察培训和植物认识培训,骑行活动时进行水域生态培训,烧烤活动时进行动物解剖培训。这样的全生活培训对新教师而言具有新鲜性和时代性,容易被新教师接受。

2.定制培训特色

一个区域的技能学科新教师所要参与的培训,总体上不外乎师德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阅读培训、管理能力培训这些模块。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学科发展方向各有特色,所以新教师培训要与当地教育项目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区域性的培训特色。比如,J区正推进省级前瞻性项目“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那么所有新教师的培训要牢牢结合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特色进行解读和培训,使得新教師不断提升执行项目的能力,成为教育生力军。结合培训特色,J区近年来的新教师在幸福教育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此外,在学科层面上也要进行定制化培训,如J区是省级STEM教育示范区,所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专职新教师培训就可以围绕STEM项目展开,从系统上认识STEM,形成培训内容和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

3.定制培训项目

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在通识上要固本,在特色上要多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培训项目的定制实现新教师职业生命的光彩焕发。比如,J区为了培训音乐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成立了新教师合唱团。合唱团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在合唱团的训练过程中,新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指导学生合唱社团的能力不断提高。新教师合唱社团在市内外不断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学生合唱社团在市内外遍地开花,形成了一定的合唱特色。目前,J区的体育新教师的团体操项目培训,美术新教师的非遗文化项目创新培训,班主任的幸福班主任管理培训都各具特色。

4.定制培训评价

技能学科新教师的培训评价要根据各自的学科特色进行量身定制,不能搞一刀切,采用考试成绩的方式来评价技能学科新老师。比如,小学体育学科新教师不仅要评价其理论增长情况,还要评价其大课间设计、团体项目组织、竞赛训练等维度,让新教师在第一个培训周期内均有收获。对小学科学新教师来说,要评价其实验室管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辅导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评价不是通过简单的考试或者书面测评就能了解清楚的,要多维度多元化评价。同时,J区通过新教师过关课评价课堂教学能力的达标情况,通过新教师演讲比赛评价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情况,通过新教师教学论文征集评价新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情况。这样不同形式的评价促进了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发现了新教师的特长,为接下来第二轮的深度发展培训提供了参考依据。

新教师培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技能学科新教师培训基于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需要各级培训组织者以研究性的思维进行教师培训设置和管理,从而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提供更多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