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生态旅游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2021-05-06张懿

中国市场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广州市可持续发展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 借助官方数据和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在广州促进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广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经济优势和教育设施在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实力和潜力。

[关键词]生态旅游;广州市;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Graburn和Jafari(1991)将 “可持续旅游” 定性为不受意识形态约束的科学方法,并以 “基于知识的平台” 为核心。出于对当地情况、相关背景研究和任何相关目的地的规划管理考虑,将大众以及替代性旅游視为旅游业发展的合法和有益的模式。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早在1965年,学者和冒险家Hetzer就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国际论坛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尤加坦进行了首次生态旅游(Weaver,2001)。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试图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和解释,“生态旅游”的定义被“混乱”所包围(Cater,1994)。例如,Blangy 和 Wood(1993)认为“生态旅游”为 “在负责保护自然环境并维护当地人民福祉的自然地区旅行”。无论如何,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它始终与自然保护和人类福祉密不可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旅游的定义已广为人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生态旅游的繁荣和增长期超过了整个旅游业。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现象,例如发达国家的航空旅行相对便宜,可支配收入和休闲时间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原始自然环境经验的需求以及政府意识的增强。此外,发展中国家有潜力利用这种需求(Clifton和Benson,2006)。

1992年中国引入“生态旅游”以来,国家旅游局已将1999年的主题定为“生态环境年”,并且在2000—2006年,相关文献的数量正在激增。尽管如此,云南和四川的旅游地还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广东的角度来看,它还集中在韶关的丹霞山和河源的万绿湖等著名景点(Zhong,Ma和Zeng,2016)。

但是,广州在可持续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论文鲜少,尽管这也体现了本土领域研究的新颖性。因此,本文将分析广州生态旅游的现状,以证明广州在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2 研究意义

根据对广州自然景点旅游现状的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指标,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广州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促进自然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自然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产,而广州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广州,将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压力和景观破坏等各种问题,必须平衡游客人数和需求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离不开教育对可持续性的支持。例如,在环境方面,通过生态旅游期间的环境教育,游客可以提高环境意识和地方意识,改善消费态度,树立提高环境资源的观念,并承担促进本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2 广州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旅游被定义为“充分考虑其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并满足游客、产业、环境和东道国小区需求的旅游业”。根据其定义,旅游业已实现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三个:SDG8(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和SDG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作为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在经济领域,旅游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也就是说,旅游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它需要自然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人员以及游客在旅途中对目的地自然保护区负责,保护自然环境,照顾并维护当地人的福利,还应包括教育(2015年)。

2.2 广州市自然旅游现状,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及相关保障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为7344.40平方千米(2016年)。根据《 2016年中国可持续城市报告》的数据:在衡量生态投入和人类发展方面,广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中国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地理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是广州旅游发展的基础。

相关数据(2018年)表明,广州在可持续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8年新增生态景观林带80千米,建成2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00千米绿色道路,创建3个森林小镇。有湿地公园19个,森林公园90个,城市公园24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3%。

与2016年相比,林业资源差异不大,但略有下降。

以南沙湿地公园为例,各种候鸟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政府的工作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 2019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将包括61个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享受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固废处置等166个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6月5日,已完成101个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

此外,政府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设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8年,有92个项目被授予国家绿色制造示范项目。

广州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2017年,广州的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接待游客的十大景点中,三个自然和生态景点被列入名单。其中,莲花山风景区和宝墨花园位居前列。

根据以上数据,广州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实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经济位居全国前列,政府工作相对到位。因此,探索符合广州特色的可持续生态旅游模式,有利于广州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2.3 广州发展可持续生态旅游的挑战

如前所述,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基于自然且受保护的生态旅游也或多或少地与17个目标相关联。但是,根据广州市政府近几年发布的数据,广州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8(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SDG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SDG14(水下生物)、SDG15(陆地生物)和SDG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有关。这六个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相对应——环境(Environment)、经济(Economy)和社会(Society)。详见图1。

2.3.1 环境挑战

生态旅游与各种自然因素(如动植物、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空气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无论多么谨慎,都会对自然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例如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游客携带的隐藏异物、垃圾、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管东生(2000)的研究数据还表明,人为干扰会影响广州的森林群落结构,公园植被中的重金属含量从污染源远远超过了现在的植物。

此外,环境的破坏和拥挤的景点也将影响游客对旅行体验的满意度,并使游客产生消极心理。

旅游目的地的能源使用涉及交通、住宿水电、餐饮加工和人工服务等项目。图2中的数据描述了2017年广州各种旅游项目的收入。高收入也表明能源消耗高。生态旅游的能源利用应成为低污染、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是,如果追求污染少、消耗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成熟,更多的游客将涌入自然保护区或生态景点。在旅游旺季,这种交通拥堵现象更加明显。在发展方面,许多建设项目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混乱的土地规划、过多的人工设施建设、污水处理不当以及对当地动植物的破坏。它还可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以及周围居民的可持续发展。

除开发建设外,旅游活动也将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在海上活动中,通常会设计观看大海的环节。船体排放的废气和废物可能导致富营养化或重金属超标。沿海垃圾,垃圾桶和腐败的水都会影响当地野生动物的健康。

2.3.2 经济挑战

大多数生态旅游区都位于偏远地区,例如西藏一些原始的生态景点。基础设施的缺乏和游客数量的减少导致经济回报率低,也没有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这种模式也反映在广州的生态旅游中。对于高度发达的广州市,生态旅游的经济利益可忽略不计。广州市中心的生态旅游区更多地是在保护资源。

但是对于广州较弱的农村地区和偏远郊区,生态旅游的好处至关重要。这种经济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以及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提升了经济效益,并实现了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保护或恢复。促进当地传统经济模式(农业,渔业)的转变以及政府的环境治理。当然,这是积极的一面。如果管理不当,将很快对资源和环境的使用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

2.3.3 社会挑战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当地社会的文化。

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更多现代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原始区域社会的传统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地的传统文化将逐渐被忽略。当地独特的文化很容易陷入庸俗化、商業化和功利主义。他们的运作模式逐渐与其他旅游区相同。到那时,原始的特殊性将丢失。

商业化已经定价了一些本可以免费提供的服务。例如,越来越多的有偿洗手间和有偿摄影区,原始的小区关系已成为金钱的衡量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年轻人并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浸礼。在现代化模式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不如老一代。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可能会面临衰落的结局。

2.4 生态旅游案例讨论——广州市海珠区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旅游以观赏性湿地为旅游目的地,以了解和观察湿地景观、当地生物物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它在休闲娱乐、气候和环境教育、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珠湿地的总面积约为1100公顷,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三倍。它主要由海珠湖和39条河涌组成,属于典型的红心洲与河流、涌沟果林镶嵌而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类型。

在《2018年国庆旅游数据报告》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在热门景点和市政公园的客流量方面均排名前十。

海珠湿地公园最独特的特点是它于2015年开放的自然学校。这所学校是由政府领导并涉及整个社会的开放式校外教育平台。目的是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公众通过生态教育,可以树立一种责任感和一种地方感(环境意识)。

绿色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建了一个环境治理网络,结合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实施进入校园、企业和小区的三项策略。

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自然教育中心外,还有适合各年龄段公众的特色农业基地、观鸟平台和科普长廊。绿色学校还为各个年龄段的参加者设计了课程计划,以更好地传播知识,帮助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并鼓励他们环保。

通过现场观察,大多数游客在湿地生态保护区旅行时都有特定的环境意识,并且对环境相对友好。但是,针对混合人群(所有年龄段)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并且主要基于观察和听觉,例如在观看平台使用望远镜对鸟类进行观鸟。简单的科普解释不会引起游客太大的兴趣,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有更多的人选择拍照。

在教育方面,笔者建议结合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普及知识。这种基于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以问题为导入,项目的自由化探索相对更能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例如为鸟类设计适合栖息的环境,尝试利用简单机械进行环境清洁,为中小学生设计教学项目,尝试改进或开发鸟类学习网站等。

通常这样一个项目常用于提高小组协作能力,也相对适用于20人的参观团。在设计过程中,教育者主要负责引导和启发,他们会根据项目进度适时地提出问题,团队成员再根据教育者提出的问题对项目进行改善。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都会因为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对湿地教育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3 结论

3.1 局限性

本文仅涉及广州的生态旅游情况,并不一定适用其他地区。选择的案例也是城市中心的湿地公园。没有对关于广州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进一步讨论。

在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现场检查时,不再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游客的喜好、环境知识、意识和环保行为只能由观察代替。

3.2 建议

在实施生态旅游时,广州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地理位置对环境的影响。使用交通工具,尤其是游客,在周末选择私家车进行自动驾驶游览,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是,市中心的生态旅游景点,例如前面提到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可以利用便捷的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来减少交通带来的损害。

其次是教育的功能。目前,没有什么景点值得像海珠湿地公园这样的环境教育。大多数生态景点仍然只提供休闲服务,游客并没有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因此,城市生态旅游区应重视游客的休闲娱乐,并进行适当的环境教育。

节假日期间,加强访客管理和服务至关重要。白云山和海珠湿地公园等廣州生态旅游受到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有助于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资源和设备来增加经济收入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而且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一直对相关旅游业进行了许多分析和研究。但是,对于中国城市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了解仍然有限。该市的生态旅游区是进行非正式教育的好地方。生态旅游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为核心内容,这是一项积极的学习和参与活动。

广州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优越的教育设施以及政府对管理的重视,都表明广州具有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的实力和潜力。本研究报告的发现和思考将启发相关专业人员进一步考虑广州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ANDREU R, CLAVER E, QUER D. Tourism in China: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leading journals[J].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2010,6(4), 343–357.

[2] BLANGY S, WOOD M E, LINDBERG K.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cotourism guidelines for wildlands and neighboring communities[J].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1993:32-54.

[3] CATER E. Ecotourism - A sustainable option[J]. Geographical Journal,1993(159): 114-115.

[4] CLIFTON J, BENSON A.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ecotourism: The case for research eco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y destinatio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14(3):238-254.

[5] FISK D.The urban challenge[J].Science,2012,336(6087):1396–1397.

[6] GSSLING S, HALL C, WEAVER D. Sustainable tourism futures: Perspectives on systems, restructuring, and innovations[M]. New York: Routledge,2009.

[7] GRABURN N, JAFARI J. Introduction: Tourism social sc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1):1-11.

[8] HONEY M.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 (2nd ed.) [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2008.

[9] AIREY D, CHONG K. National policy-makers for tourism in Chin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2):295-314.

[10] MIKA J. Education in the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2016—2030), sustainability in the educ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Sciences,2017,7(4):43-61.

[11] POCIOVALISTEANU D, NICULESCU 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eco-cultural tourism[J]. European Research Studies,2010,13(2), 149-160.

[12] UNWTO,UNEP. Tourism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journey to 2030[M].Madrid:New UNWTO Publication,2018.

[13] WEAVER D B. The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M]. Oxon, UK: CABI Publication,2001.

[14] ZHONG L, MA X, ZENG Y. Progresses and prospects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6,35(6):679-690.

[15] 管东生. 旅游和环境污染对广州城市公园森林植物和土壤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3):277-280.

[作者简介]张懿(1997—),女,汉族,广东广州人,香港教育大学博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育、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广州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